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故事>

女生励志创业史(2)

弘达分享

  女生励志创业史三

  英国27岁女孩,把丢弃蔬果变成了高价果酱

  清晨四点,伦敦New Covent Garden市场里挤了两百多家花卉、农产品、食品业者,两千五百多个工人在英国最大的蔬果市场里忙进忙出,叫卖声此起彼落,抢夺着来自全球的新鲜蔬果。

  在他们之中,一个二十七岁女生的身影穿梭。她一头金发、雅痞穿着,高学历的年轻白领模样,却跟商家们聊着肯尼亚四季豆、菲律宾芒果、土耳其西红柿,接着走进比人还高的弃置蔬果堆,一颗一颗的捡起、打包,载回家。

  她是珍妮道生(Jenny Dawson),手里捡起的那些蔬果,让她三十岁不到就登上CNN、BBC、Financial Times、泰唔士报等英美主流媒体。

  2010年创立〝废墟中的宝石〞(Rubies in the Rubble,简称RIR)这个品牌,用了四年的时间,珍妮不仅让RIR成为市场中高端的酱料品牌,攻进英国近七十个通路,连英国名厨奥立佛(Jamie Oliver)的菜单、英国女皇爱用酱料的名单上,都看得见RIR的名字。

  将市场旁一堆堆的被丢弃的蔬菜水果,转变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高端品牌,珍妮道生四年来每天起早赶晚,以市场为家、与菜贩天天在一起工作。原来在私募基金工作的她,有着人人称羡的薪水与职位。

  珍妮说:“我的前老板与同事都认为我疯了”。

  “是什么让你离开光鲜亮丽的生活,走进市场的那堆被丢弃的水果蔬菜垃圾中呢?”、记者问道:

  “第一次清晨拜访市场的震惊。”珍妮说:

  “那天清晨天还未亮呢,我骑着自行车前往,气温很低,需要多穿几件保暖的衣服才能御寒。”珍妮回忆。时间是清晨的四点,当时市场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许多批发蔬果的买家与卖家互相议价着。

  盯着被丢弃的“蔬果山”,珍妮的睡意全都被问号与惊叹号赶跑了。“这些蔬果都没坏掉,为何被丢弃呢?”珍妮向菜贩们打听。

  原来是长丑了、大小不对。这些还都新鲜的蔬果只是长相不好,让那些采购主管、主厨们看不上。

  珍妮用数字描述她离开私募基金的金饭碗,开始她的果酱生意的心路历程:

  全球超过十亿的人口面临饥饿。

  在英国,每年有一千八百万吨的食物因此被丢弃、掩埋,价值超过了一百二十亿英镑。每年还需花费超过二百二十亿英镑的公共预算,改善食物浪费。

  “这些被丢弃的蔬果一定可以做成什么的”。珍妮这么想。

  于是她收购一些被弃置的蔬果,按着妈妈的配方做成了果酱、甜辣酱(chutney)等,在伦敦的市集摆起摊来,几十罐产品一个上午卖光,净赚了两百英镑。

  “这是个生意!”,数字在脑中跑了起来,“也是一个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实现自我的创业机会”,珍妮于是辞掉工作、开始创业。

  “资源被这么荒谬的浪费掉”,就是这种惊诧让珍妮有了创业的火花。但让这把火继续烧下去,并在四年内成为全英国知名的品牌。

  “要成功,除了有了点子以及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接近真实。”珍妮说。

  “过去在私募基金的工作经验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知道那些成功的公司,都给了消费者他们想要的东西”

  “此外,紧盯着数字、了解现实的状况是公司长期经营的王道。”珍妮说。

  珍妮更进一步以RIR的成长历程,解释她是如何贴近现实:

  第一, 需要找到关于市场需求的真实状况。珍妮认为,产品的设定应该由下而上。

  RIR 的市场调查很专业,从蔬果的产业链、供应量的稳定性,到果酱、甜辣酱的市场通路分布,〝要先确定『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在哪里卖最适合、(架上其他竞争者)强弱分析也很重要!〞。

  RIR 的商业计划书直到六个月后才有第一版。

  “就是为了接近事实啊!”珍妮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与了解后,确认了 RIR 的定位、商业模式、产品包装等。

  透过分析目标产量、成本等,珍妮决定定价、营销策略以及财务可行性后。她稳健并量力而为的发展着这个生意。

  “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的生意,肯定走不远”珍妮说。

  第二,找到企业的”真实价值”。伦敦不乏以高端食材、小农为诉求的产品。“当然,靠故事吸引消费者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重复购买的顾客为什么支持你?”珍妮说。

  RIR 花了整整两年时间透过摆摊、与消费者直接互动,来确认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透过摆地摊,你会知道谁再来而谁没有,为什么不来了,一定要仔细了解,要问出来。就是我们产品的真正价值。”

  除了消费者,珍妮还跟着那些长期为伦敦几千家小区小店配送果仁、高价食材的物流队,四处拜访,了解真实的需求。

  “这些人最知道产品的价值差异,以及该怎么卖出去。”

  经过这些实际的市场调查,珍妮调整配方、并拟定通路策略。

  如今RIR的一罐以弃置蔬果做出300克的果酱,要价约五十元人民币。

  面对事实,这样的思维帮助我做很多的困难决定,从2014下半年开始,RIR产品制造过程决定外包,放弃了自己设置工厂,为弱势家庭创造工作机会的第二重社会使命。

  就像所有关怀社会的创业家一样,没有一刻不想着如何更能贡献社会,珍妮犹豫了很久,也试着将生活百分之百付出,试着减低成本、增加产能,但怎么样都无法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

  “这本来是一个很难的决定,但我拿起数字来看,一下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毕竟持续经营是最重要的目标”。

  产线外包之后,RIR顺利展开与在线零售商Ocado 的合作,2014年顺利将五万吨的弃置蔬果化为产品,年营收超过六百万台币,英国电讯报(The Telegraph)预估,RIR2015年营收将是今年的三倍。

  利用被丢弃的蔬果制造果酱、甜辣酱的商业模式,被CNN形容为“把厨房剩菜变成宝物!”。Forbes杂志说,这是从剩食创造道德消费的一种致胜模式。

  从社会关怀起步,却能把梦想转换成现实,不仅量入为出,更脚踏实地的从最底层做起。去年更入选为英国观察家报(Observer)〝英国50大不媚俗的梦想家〞。

  从关怀地球资源,将被丢弃的新鲜蔬果,重新赋予价值,是珍妮的创业原点,“但是懂得紧跟着现实,了解消费者需求,并灵活的改变商业模式、改善产能,这是RIR能持续成功的原因。”不到三十岁的珍妮说:“能持续经营下去,才是我们对社会最大也重要的责任之一。”

  “我们不会停止,因为还有许多被人类浪费掉的东西,可以创造成为美好的产品”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的珍妮道生(Jenny Dawson)。

  女生励志创业史四

  从贫困生到女老板 第一桶金源自高中

  谈起自己的“原始积累”,魏思源回忆说:“那时我还在家乡上高一,主要学国画,每个星期只有10元钱的生活费。”由于家庭贫困,魏思源为了能继续念书,就在学校的食堂里做卫生,业余时间在校外给一些孩子做家教。“高中三年,每年除了生活费外,还能攒下6千元钱。”

  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魏思源2002年年底专程来到天津,花800元钱报了一个美术班学习专业课,目的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学国画需要大量颜料、画笔和纸,这些东西又很贵,我就偷偷捡同学画过的纸,用背面练习。”魏思源说,高考结束后,她分别报考了青岛、北京以及天津三个地方的四所高校,但所报的专业并不是国画,而是服装设计。“艺术生的学费很高,我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就选择了相对好找工作的服装设计专业,当时我是我们村第一个本科女大学生。”

  成立雄鹰创业联盟

  大一寒假时,为了省钱,魏思源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选择留在天津,在食品街的一家饭馆内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月薪500元。魏思源要开学了,老板极力挽留她:“小魏,我挺欣赏你的,以后你可以带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过来打工,每年寒暑假我这都要人。”

  正是这样一句话启发了魏思源。随后,魏思源就利用业余时间四处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最终有6家饭馆同意了她的要求,一共招收120名服务员。到大一暑假时,魏思源就在学校里张贴了“免费为贫困大学生安排兼职工作的海报”,没想到吸引了240多人报名,最终90人表示可以接受这份工作。大二开学后,这90名学生主动找到魏思源,每人交给了她30元钱,并称:“魏姐,你帮我们找到了工作,这是你应得的。”

  拿到这两千多元后,魏思源又动起了脑筋,“可以借这个机会创办一个学生社团,专门帮这些贫困学生找工作啊。”于是,雄鹰创业联盟成立了,设有活动部、策划部、宣传部等6个部门,会员也扩大到了500多人。

  实体鞋店大获成功

  2005年,魏思源成为天津大学生创业协会主席,有了开一家实体店,做服装和鞋子生意的想法。在简单做了创业计划,保证不会亏损后,魏思源得到了一家大企业的资金支持,首笔投资5万元。魏思源为了实现梦想,找企业挨个洽谈,最终说服了几家福建鞋厂的老板,答应免费提供鞋架、宣传资料,并答应货物可以赊销。没有实体店的店面,魏思源又找到曙光市场的老总,在市场内所有摊位都已出租的情况下,老总最终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将办公室腾了出来给她做店面。“由于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开店那天好多人都来捧场,前三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1万多元。”


与女生励志创业史相关的文章

1.四名成功女性的励志创业故事

2.80后女孩创业故事

3.成功名人的励志创业史

4.80后女性创业故事

5.女性的励志创业故事

上一篇:名人80后创业致富故事

下一篇:一个女人的励志创业史

15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