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故事>

农村劳动创业经历(2)

弘达分享

  农村劳动创业经历二:

  种植红乔薇成功翻盘的千万“负翁”

  创业之路无止境,沿途可能鸟语花香,也可能荆棘密布。

  赵挺勇就是一个经历过风光与失意的创业者。风光时,他开着保时捷,住着豪华别墅;然而,被成功冲昏头脑盲目转行时,却马失前蹄沦为穷光蛋;幸运的是,他又从一株观赏植物中觅得商机,得以东山再起。

  A.自信爆棚 身家近亿的建筑商成“负翁”

  赵挺勇1971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90年,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的他,跟随同乡到上海浦东做建筑工人。

  凭着聪明好学,他从搬运工一路做到项目经理,1992年下半年开始负责楼盘园林绿化。当时,地产行业慢慢崛起,赵挺勇敏锐地意识到,未来10年房地产绝对是个朝阳产业,心想与其在这里辛辛苦苦地打工,还不如自己开公司当老板。

  1996年10月,赵挺勇毅然辞职,成立一家建筑公司。公司从小到大滚动发展,业务逐渐涉及道路、绿化、房产和市政等领域,到2005年底,赵挺勇的资产已高达8000多万元。

  开着保时捷、住着别墅的他有了更多的想法,“何不在家乡从事农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隔行如隔山,朋友们听说他要做农产品加工,纷纷劝他别冒险去做不熟悉的行当。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意孤行,于2007年注册成立一家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承包几千亩水域进行淡水养殖。同时,还一口气投入6000多万元,建造上万平方米的厂房,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赵挺勇养殖鳝鱼、甲鱼等水产,由于在技术上是外行,加上对市场行情不熟悉,无法把握生产节奏和规律,导致价高时没有产出。而由于资金需求巨大,赵挺勇被迫将厂房和汽车作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并将建筑方面的资金不断补充到养殖场。但随着后期投入越来越大,最终资金链断裂。赵挺勇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不说,还欠下外债1000多万元。

  B.引种成功 1万株红乔薇成“摇钱树”

  那么大的产业说没就没了,赵挺勇不甘心:自己负债这么多,一定要找个好项目打翻身仗。

  为此,他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创业项目。正在这时,他的发小从日本回国看望父母。发小告诉他,日本有一种叫红乔薇的植物,抗风、抗寒、抗虫,适合各种环境种植。

  赵挺勇眼前一亮,突然想起另外一个大家熟知的植物红叶石楠也是从日本引种,十几年来在国内创造了数千亿元的价值。“如果能把红乔薇做成红叶石楠那么大的产业,不就可以东山再起了吗?”

  2009年春,赵挺勇前往日本考察。他了解到,红乔薇的叶片全年都是艳丽的红色,夏末秋初转为紫红色、花期长达160天,不但花开艳丽,更集观花、赏叶为一体。同时,红乔薇的净化能力非常强,还具有药用价值。

  2010年,经过发小牵线搭桥,他成功谈妥红乔薇引进事宜,一口气带回1万株红乔薇苗,在绍兴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生活。1年后,他用1万株引种苗培育出5万株红乔薇苗,第二年就有很多园林绿化公司看上了这个新品种。到了第三年,赵挺勇种植成功的5万株红乔薇,以每株18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除去3年投资,他获得净利润700多万元。

  到2013年底,赵挺勇的红乔薇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几百亩,并在湖北黄冈、荆州等地建合作种植基地,收到的3年-10年红乔薇苗订单也接近300万株。“红乔薇这种植物很特殊,打算后期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其药用及保健价值,同时做旅游休闲及科普教育项目。”赵挺勇对记者说。

  农村劳动创业经历三:

  邵阳七十老人开网店卖玉竹药材年销1.2亿

  8月20日,隆回县七江镇石背村,年近七旬的刘克纯,正在自家小洋楼里,和玉竹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们一起,打包1000公斤准备销往马来西亚的玉竹饮片。

  就是这名曾经连电脑拼音打字都不会的乡下土农民,如今却通过阿里巴巴、慧聪等知名网站,将隆回当地种植的中药材玉竹俏销到国内外,实现年销售额1.2亿元。

  2003年,有着精明商业头脑的刘克纯发现玉竹销售效益可观,便在街上开了家玉竹收购店,收购鲜玉竹加工后再销售,生意很不错,但屡屡往返娄底、邵阳、长沙等地送货,很辛苦。一次,一位朋友对他说:“你可以把玉竹拿到网上卖呀!”一句玩笑话,点醒了刘克纯。

  2006年,刘克纯把产品挂到网上后,没想到有很多人来联系,经过在电话中沟通,陆续有客户找上门来验货。当时,每销售一公斤玉竹,刘克纯就能赚4至5元。记得有一天,他在七江镇贺家冲、大虎坪、平南、枫木冲等村收购了14吨玉竹,一转手差价就赚了7000多元。

  在网上赚钱,不会电脑寸步难行。可刚开始,刘克纯对电脑操作一窍不通。但他没有气馁,经常晚上跑到网吧,拜网吧老板或身边上网的人为师,专心学习。学电脑初期,妻子常常笑他,总是满键盘地找字母,半天才找到一个,像是捉蚂蚁。水滴石穿,刘克纯终于玩转了电脑,并在淘宝等网站注册了会员,开始正式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

  渐渐地,刘克纯的网店生意越来越火,由于买家需要大量的货,单靠个人的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客户需求。刘克纯一拍脑袋,干脆邀请了本村50余家农户一起成立了玉竹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统一回收+网上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思路运作,不断更新技术、引进品种、争创品牌。同时在七江镇石背村建立了隆回县首家玉竹科技合作基地,组织玉竹种植户按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无缝对接”,实现合作社与农户互利双赢,带动了当地农民一起致富。

  网络为媒,如今,已是隆回县七江镇玉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刘克纯,带领社员,实现了栽培技术、产品销售跨国“联姻”,合作社的玉竹产品,除远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外,还时常跨洋过海,出口美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等国。2014年,七江镇成品玉竹通过刘克纯的网站,售量突破1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种植户每亩获纯利6000多元。刘克纯富了,也圆了广大玉竹种植户的致富梦。

与农村劳动创业经历相关的文章:

1.农村劳动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2.农村劳动创业先进事迹材料(3)

3.农村创业成功的小故事

4.农村人创业故事

5.农村养殖创业经历

上一篇:农村劳动创业事迹

下一篇:农村劳动就业创业故事

124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