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创业致富事迹成功故事(2)
女人创业致富事迹三
烟台80后女生胆大心细的家政创业故事
女孩名字叫韩韶燕,来自山东烟台,是一个标准的80后姑娘,她既不娇气也不怕吃苦,选择了“伺候人”的家政保洁服务,成立了喜乐家政保洁有限公司 。
十几米高的倾斜铁架子敢爬上去清洁;二十层楼的玻璃敢内外都清洁;为酒店打扫卫生时将床和柜子都搬开,清理出下面的脏物;怕玻璃上结冰擦不干净,冬天主动询问业主家里是否有暖气……虽然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个“伺候人”的行业,但韩韶燕却“伺候”出了名堂。在韩韶燕眼中,干家政就四个字:胆大心细!凭着这四字秘诀,这位80后姑娘在烟台家政保洁界已经小有名气,拥有数十名专业保洁员,而且还成为烟台养老帮扶中心指定的家务服务公司。
行业调查
一名保洁员“许配”三五家
“哎,大姐,怎么又是你?”前段时间,市民刘先生曾通过一家家政公司找到一名保洁员 ,到家里打扫卫生。最近,他又拨打另一家家政公司的电话,希望再找别的保洁员来试试。让他没想到的是,虽然他联系的是不同的家政公司,但最终来的是同一名保洁员。
烟台的家政保洁市场亟待规范 。为了节省开支 ,烟台的家政保洁公司很少有自己固定的员工,一般与保洁员都是“ 口头协议”:如果我公司揽到活儿,就打电话联系你来干活。一名保洁员“许配”三五家公司的情况很正常也很普遍。
但这样做对市民和保洁员都是不利的。对市民来说,如果对保洁员不满意,或者事后发现问题,很难找到这名保洁员,维权存在困难。而没有公司的管理和约束,保洁员可能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规范、不负责等问题。另外,对保洁员而言,维权同样是难题。如果出现工伤,最终可能也是“三不管”。
初入行
给老板找保洁员,发现商机做家政
韩韶燕出生于1982年,毕业后,她曾经到单位工作过,也曾做过小生意,但最终都觉得不太适合自己。2008年,韩韶燕给当时的老板找家政保洁员,为老板家里做保洁。当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偶然为老板服务竟然会开启她人生的新篇章。
她找到一位做家政服务的大姐。“大姐,您说我能不能成立个家政保洁公司,如果能联系到活儿的话,您帮我联系人咱们一起干?”在与大姐聊天的过程中,韩韶燕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大姐的鼓励下,韩韶燕毅然决定进入家政行业。
学技术
以为擦玻璃简单,谁知学了整三天
谁没擦过玻璃?谁不会擦玻璃?在一般人眼中,擦玻璃是非常简单的活儿,刚入行时的韩韶燕也是这么想的。“其实擦玻璃是最难的,如果玻璃能擦好,这个家政保洁员基本上就是合格的。现在我们招保洁员,一般先问会不会擦玻璃。”韩韶燕凭着一股子闯劲入了行,但对专业技术还是一知半解。她当时想从最简单的开始学,没想到这个在她眼中很简单的擦玻璃,她学了整整三天。
“擦玻璃有玻璃清洁器,看起来很简单,现在好多顾客都自己买了玻璃清洁器,还有专门的学习视频,可最后基本上都扔在家里闲置了,还得请专业家政人员来擦玻璃。”韩韶燕告诉记者,玻璃清洁器中间有块磁铁,吸在玻璃两侧,想用玻璃清洁器把玻璃擦干净需要巧劲儿。劲儿大了玻璃清洁器就分开了,从玻璃上掉下来。劲儿小了玻璃又擦不干净,一道一道的,看上去花里胡哨的。如果是楼层较高的客户家,还要用加长杆才能把窗户的外面擦干净。经过认真的学习,韩韶燕很快就从门外汉变成了“专家”。
重人才
看人拎小桶去搭话,技术好就想招
在很多人眼中,保洁和人才两个词似乎不搭界,但对于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优秀的保洁人才十分难得。
“首先你得有平常心才能干好保洁工作,毕竟很多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行业的,如果过不了心里这关,活儿肯定干不好。另外,保洁其实也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能干好的,我学擦玻璃就用了三天。”韩韶燕说,对她来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优秀的保洁员招到自己麾下。
“现在都成职业病了 ,在公交车站或者车上,一看到拎个小桶,里面还有个玻璃清洁器的,我肯定会主动上前搭话,问大姐是不是干保洁的。如果技术好的话就问人家愿不愿意到我们公司来。”对于吸纳人才 ,韩韶燕想尽了办法,走在街上,眼睛经常会不自觉地在人群中搜索拎着水桶的人。
“因为当时业务不熟练,只带了一瓶清洗剂,没有买专门去油污的产品,那次确实做得不够完美。”人才匮乏曾经让韩韶燕十分苦恼。有一次,她接到一个清洗地毯的工作,但当时没有合适的专业清洁地毯的工人,她就亲自上阵。地毯大部分地方都清洗得很干净,但在角上有一块油污却怎么也清理不掉。虽然客户没有纠缠这个问题,但韩韶燕却觉得“不得劲”。
因为这次地毯事件,韩韶燕决定再次亲自上阵,去其他家“偷师学艺”。她主动打电话给其它家政公司 ,表示想干保洁工作,可以来当学徒,如果有清洗地板等工作可以联系她。“清洗地板的活儿不是每天都能接到,只能等机会慢慢学习。”韩韶燕告诉记者,“卧底”一个多月,她终于学会了清洗地板。
新发展
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专为老年人做保洁
“能参与到政府的社会服务项目中来,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荣誉。合同已经签了,据说今年四月份就正式开始工作了。至于服务内容也不是统一的,得根据老人的要求进行"个性化"服务。”韩韶燕现在的QQ签名是“今年运气不错呀”。运气好在哪里?韩韶燕向记者透露,她的喜乐家政保洁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烟台养老帮扶中心指定的一家家务服务公司,政府出资专门为80岁以上的老人做保洁。
“今年我们已经开始为一家汽车4S店服务,另外一家小区正在洽谈!”另外,今年还有一件运气不错的事情,她的事业已经从家政保洁扩大到了物业管理服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物业管理将成为她事业新的出发点,这离韩韶燕的“家政梦”又近了一点。
服务理念
不管有啥要求,都得干到客户满意
“其实干我们这个行业什么样的客户都会碰到,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很受打击,客户怎么这么不理解我们。但后来逐渐想明白了,客户付了钱,肯定希望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有个别顾客要求特别高很正常 。”韩韶燕现在对员工的要求是,无论客户有什么样的要求,都要一直干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果觉得与客户沟通不顺畅,不准与客户争吵,可以马上给她打电话。
“玻璃清洁器上有块海绵,主要是浸水后用来打湿玻璃的,并不是用来清洁的。那块海绵是固定在玻璃清洁器上面的,拿不下来,想完全把海绵清洗干净基本不可能。无论你洗几遍,可能一使劲还是能洗出灰来。我们的要求是擦完的玻璃像没有玻璃一样 ,但对玻璃清洁器的海绵没有要求。”韩韶燕回忆,一位大姐到客户家擦玻璃,这位客户觉得,虽然玻璃看起来很干净,但玻璃清洁器海绵里的水还是混浊的,必须要擦到海绵也是干净的才行。
“活儿你已经干了这么多了,那就再擦几遍吧,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大姐给韩韶燕打电话,哭着说这次干活的钱不要了,玻璃也不擦了。但在韩韶燕的开导下,大姐想通了。随后,韩韶燕又给客户打电话,解释其中的原因。后来,大姐又把玻璃擦了三遍,客户满意了,大姐也顺利拿到了报酬。
胆大心细干家政
胆大
十几米高的架子,也得徒手爬上去
“干我们这行一定要胆大心细!”在采访过程中,韩韶燕多次提到“胆大心细”这四个字。她觉得能从一名门外汉到今天的行业中坚力量,这四个字是她成功的动力。探出身子擦十五楼的玻璃,清洗八十米高大楼的玻璃幕墙……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爬到三五米的高度就会觉得害怕,但对家政保洁员来说,哪怕是一百米,他们也要工作,而保证他们安全的经常只是一根绳子和吊板。
韩韶燕告诉记者,她曾经接到一个活儿,到一家工厂去打扫车间卫生。去了之后,她发现车间的屋顶非常高,车间内部有很多大型的金属架子。在保洁过程中,工厂临时要求把架子上的灰尘也清理一下。“里面全是架子 ,我们根本没办法搭脚手架,只能徒手爬上去。另外那个架子很窄,容不下两只脚并排放在一起,看着保洁员往上爬,人逐渐变成了一个黑点,说实话,站在下面看都害怕。”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保洁员还是爬到了十几米的架子上坚持工作。
心细
卫生间五步“开荒”,注重细节才能赢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学习到了一个新名词“开荒保洁”,这是保洁行业特有的名词,一般是指新房装修(粉刷)后的第一次保洁。“其实床底下、柜子下都是最藏灰的地方,但如果不搬开的话,很多人都会忽略这些地方。”韩韶燕特别重视细节,在给宾馆、酒店等“开荒”的时候,她坚持把所有的床和柜子都搬开,把下面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首先得看卫生间顶子的材质,根据不同的材质用不同的清洁方法打扫;用清洁球或是板刷清洗卫生间的墙壁;用毛巾清洁卫生间的洁具,用不锈钢清洗液对各种龙头、管件进行清洁;用洗地机对地面进行最后清洁,尤其是地面边角,用清洁球和刀片对洗地机洗不到的角落进行针对性地除污、去除水泥渍。最后,再用干毛巾把水龙头等管件擦拭一遍……”一提起卫生间如何“开荒”,韩韶燕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细节,让人惊叹于她的心细。
“如果不心细,弄的还不如人家顾客自己清理的,那还要保洁干什么?”对于这些普通人看起来有些烦琐的过程,韩韶燕觉得这才是她的家政保洁公司能脱颖而出的绝招。
敬业
西北风把手吹麻,也得擦干净玻璃
对于家政保洁员来说,能在室内擦玻璃是十分幸福的,而被吊在数十米高空忍受西北风的辛苦却是常人无法忍受的。
“南面和大楼内部的玻璃都是人家自己清理,留给我们的只有北侧的一些外墙玻璃。”去年冬天,韩韶燕接到了一个新大楼清理外墙玻璃的活儿。大楼外墙采用了喷浆的工艺,一些浆液喷到了玻璃上。“用戗刀干铲不行,弄不下来。用稀料后喷浆软化了,但又变得像胶带,黏在戗刀上,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浆液的厂家给了韩韶燕一些稀料,但效果并不理想。韩韶燕和员工们最终决定用水冲洗试试,没想到效果特别好。零下10℃的气温,呼啸的西北风,还要喷洒凉水,很快大家的手都被西北风吹麻了,但最终玻璃被擦得干干净净。也许被他们这种不怕吃苦和认真的精神感动,很多企业都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户。
女人创业致富事迹四
专访车讯网CEO綦琳——好的人生是“算计”来的
綦琳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女强人”,不光是语言行为,从她办公室的装修风格也能看出一二。她承认自己从小就是个主意比较多的人,加之家庭经商的熏陶,以及早年留学的经历,这些促使她在26岁毅然创业。
2008年结束海外求学生活的綦琳回国,开始了创业之路。为什么会选择车讯网站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綦琳表示这和她的求学经历有关。大学她就读于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商业传媒专业,这奠定了她要做媒体而且必须和商业沾边的决心。回国之后,她发现了汽车讯息市场的空白,加之自己又喜欢汽车,于是在2008年成立了车马驿站。
尽管车马驿站稳步发展,但是綦琳并不满足,在她看来,互联网的广阔天地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让自己发挥。借着互联网的东风,2011年车马驿站正式更名为车讯网,并全面进入汽车垂直互联网领域。
经过3年的发展,綦琳认为车讯网还大有可为,2014年她做了一个对于车讯网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的决定——做“车讯互联”。在车讯互联下设车讯网、拆车坊、电商、移动四大分支业务。
然而这几次转型和变革,也正是綦琳创业之路的记载和写照。
开行业先河的《拆车坊》
“做最值得信赖的汽车网站”是车讯网一直以来的理念。因此,2012年11月,由綦琳一手打造的栏目《拆车坊》正式上线。《拆车坊》不同于其他汽车测评栏目,它通过对车辆的拆解分析来对车辆的安全性、内饰、外观等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以分数体现车辆的整体表现。所有拆解行为都严格恪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了避免非议,拆解车辆均为车讯网自费购买。
《拆车坊》整个拆解研究过程均由清华大学汽车系资深专家亲手操作、《拆车坊》编辑现场摄影摄像,保证拆解和测试过程的公开、透明以及专业性。目前,此节目已落地50多家卫视播出。
《拆车坊》至今为止已经播出了三年,拆了80多款车,共进行了25期数据发布,客观全面的拆解数据极具商业开发价值。尽管如今《拆车坊》受到业内好评,但是当时綦琳开行业之先河的做法,同样遭到了很多的质疑。“好在坚持下来了。”綦琳谈起过往仍记忆犹新,她认为这是自己创业至今做的最为成功的几件事情之一。
綦琳透露当时她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和行业舆论。对于“拆车”这件事,“不管做的专业与否,都会遭到来自外界的质疑。”这种颠覆大家消费习惯的做法要真正让大家接受,即需要时间也需要专业的结果证明。最终,《拆车坊》凭借细化的方式把拆解这种复杂的过程客观的还原给用户,同时得到了来自车企、以及同行的认可。
整车全款O2O模式
除了开行业先河推出《拆车坊》,车讯网还在行业内率先尝试整车全款O2O交易模式,实现了汽车电子商务的变革,推动了汽车销售的新格局。
2013年11月10日车讯网携手苏宁易购,率先发起双十一电商大战,缔造了国内汽车电商线上全款交易闭环模式。截至2014年9月,完成线上整车全款交易6亿元。并与国美在线首次推动整车电商O2O模式,即通过电商线上打通国美电器线下门店的方式。更率先在国内建立自有的整车电商线下交付中心,具有汽车电商划时代的意义。2014年9月26日,车讯自有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去集客形式的线上整车全款交易闭关模式得到进一步深化,上线不到一个月,交易额达五千多万。
然而车讯的电商与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在于:车讯是第一家实现全款购车形式的网站。走的是全款线上交易,是纯粹的电商模式,在车讯商城和渠道平台上买车与网上买手机没有什么不同。
整个采访过程中只要谈到企业有关的内容,綦琳所表现出来的都是百分之百的专业,和弱化女性标签的理性。“工作中不要把自己看作女性,创业没有男女之分。”她对自己从来都是如此要求,哪怕是生完小孩她也只休息了一周就出现在办公室。尽管很多时候会被外界贴上“女强人”的标签,但綦琳在平衡家庭和事业上有着自己的“角色智慧”——“好的人生不会白白就降落在你身上,要去‘算计’、勇于克服困难。”
与女人创业致富事迹相关的文章:
2.女人创业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