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财务监督的分类和工作阶段

玉叶分享

  财务监督是指对财务活动合法性、效益性折监察和督导。下面学习啦小编和你探讨财务监督的分类和工作阶段。

  财务监督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监督主体,财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前者指企业外部有关机构对企业实施的监督。按照不同的监督内容,财务监督分为财务状况监督、财务成果监督和财经法纪监督,前者指以财务收支活动为内容的监督,主要检查财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财务状况的优劣及其原因;次者指对财务活动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内容的监督;后者指以国家法令制度和财经纪律遵守情况为内容的监督。

  按照不同的监督阶段,财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前者指对财务活动实施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监督,主要检查财务计划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次者指对正在进行的财务活动实施的监督,即检查财务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以及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制止或纠正;后者在财务活动完成后对其结果的监督,即检查财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成果的真实与否和财务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财务监督,以国家有关的法令条例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计划为依据。

  财务监督的工作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检查对象、内容和任务,组织检查人员,安排检查时间。

  2、实施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检查取证。

  3、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整理检查资料、编写检查报告。

  进行财务监督,普遍采用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审阅财务文件,核对账簿、报表,统计分析财务数据等方法。

  财务事前监督的加强措施

  第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前提。在我们审计工作中还发现有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决策的个别企业管理者。他们对财务事前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把财务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监督和控制,对财务监督持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财务工作仅仅是经济信息的加工和反映的观念,充分认识事前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使事前财务监督在企业经营决策和其它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是做好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保证。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财务人员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适应事前财务监督对财务人员的高要求,事事都是似是而非,就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作为财务人员,仅仅具备会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备有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统计学、工程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各种管理技能,了解各类企业的管理现状,善于分析和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财务工作不但只是报账、算账,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建立和完善事前财务监督制度。

  建立和完善事前财务监督制度是开展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依据。是财务事前监督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事前财务监督制度应当成为企业领导执行和财务人员实施事前财务监督的有效依据。

  第四,设置财务总监。

  设置财务总监是具体实施事前财务监督的手段之一。财务总监的工作重心不但在于重大财务决策、H常的财务活动、重大的经营决策,而且还在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经营风险控制。财务总监这一职位要由业务强、素质高的人员担任,能了解和反映真实情况,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忠诚和倾心于事前财务监督工作。

  经济越发展, 财务监督越重要,实践证明,实现事前财务监督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要我们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够使事前财务监督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一个具有事前财务监督制度和机制的企业必将是一个逢勃发展的企业,一个重视企业事前财务监督的企业领导也将是一个成熟的、有远见的、优秀的企业家。

财务监督的分类和工作阶段相关文章:

1.财务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2.财务监督有哪些类型

3.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优秀总结

4.2015行政单位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5.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内容和分类

6.财务部门工作目标计划范文

    253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