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关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黄宇晴分享

  创业者善于组合大资源,包括大人才、大资金、大项目、大技术、大市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一、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办学优势的需要

  大学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源”和技术、管理、文化等的创新基地。地方本科院校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也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它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从人才培养上,它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上,它能够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从课程教学上,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此地方高校要树立区域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专业学科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度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度上、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特色融合度上做好文章,以培养人才的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力强赢得社会声誉,发挥出独特的办学优势。

  (二)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综合力的需要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传统行业提供的岗位数量越来越有限,科技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无形中打压了就业空间。这就要求高校要主动适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如广西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循环经济为着力点,优化发展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同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部分高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和创业者,是就业指导内容的一部分。在价值取向上注重短期效果,作为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时之举,视为提升学生就业率的有益补充。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在进行教学时,内容大多为“挑战杯”和创业大赛等赛事内容的介绍和备赛经验的传授,过分注重分数和排名,带有功利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或者在课堂上过分强调赚钱本领和财富积累,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理解的偏差,直接导致管理部门漫不经心地管,教师只言片语地教,学生浅尝辄止地学,影响了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与教育教学体系脱节

  很多高校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视为选修课、课外活动、讲座等,没有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机结合,没有和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狭隘的认为是技能与技巧的培训,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基础,这就形成一个教育误区,高校认为开了课程就是贯彻了上级文件,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改革中,学生也仅仅是为了得到学分被动地去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

  (三)师资队伍欠缺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知识且具有实践性、实战性的特点,教师的体验性、引导式教学效果会多于传统的概念性讲授,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业管理经验。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只是满足于从书本到书本,没有相应的管理和实践经验,上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有的学校教学任课教师选聘上采取“拉郎配”,从行政口和辅导员中选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老师,这些教师上起课来多是“天马行空”;有的学校采取从外校的企业界、商界聘请创业导师,但因资金落实、组织协调、教学考核以及外聘人员缺乏教学经验等原因,教学效果难以有制度性的保障。

  (四)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地方本科学校所在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的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规定上很多不具体,缺乏实际操作性,同时有些优惠措施落实往往滞后,需要高校与政府部门多次协调、多次沟通。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倾向于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对大学生创业还没有足够的支持和尊重。有的高校开设的课程、创建的创新创业基地等只是针对一小部分“精英”群体,受益面小,大部分学生还只是看客,缺乏浓厚的教育氛围。学校的职能部门缺乏通识教育观念,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属于就业部门,有的认为属于学工部门,有的认为属于教务部门,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有效开展和学生的创业热情。三、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视角

  根据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实际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实践,笔者建议通过“区域化+项目化+基地化”(三化)一体的建设,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区域化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土壤,是创新创业教育彰显地域价值,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活力和时代感的根基,也是理工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体现;项目化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学生以项目参与为抓手,构建团队学习、师资与政策保障、考核与评价等的创新创业教育运作体系建设;基地化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实践(实验)基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演练平台和成果孵化平台。

  (一)区域化

  在区域化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找准发力点,主动出击,积极对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订单联合培养等方式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紧扣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改革中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促进教学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长。如广西理工科院校应紧密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的广西战略发展任务,即: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面向全区千亿元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学科资源,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高校要开门办学,积极推进校企结合和产学研结合,将地方企业优秀的科研团队、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用的科研项目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等人才培养改革工程为切入点,通过导师选聘、课程优化、项目联合攻关等方式,不断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在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要通过挂职锻炼、学习培训等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选派到地方政府部门、企业,让教师实地感受地区发展情况和企业管理运营实务,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二)项目化

  项目参与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尝试将项目教学融合到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以项目参与为抓手,设计或选择部分科技立项课题、商业性项目等,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经营与运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干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与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构建以团队学习为主的组织形式;构建包括师资、资金、政策在内的保障体系;构建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团队学习模式的组织形式:即让一定数量的学生与教师组成团队,参与到实际的创业项目中,由老师担任教练与指导的角色,由专业研究人员作为协助,从而帮助学生在团队学习与项目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

  实施保障:师资保障——高校要进一步引进优秀人才,鼓励教师加强对创新创业的研究,同时积极引进“双师”教师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运行,要加强创业导师团队的建设,通过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学历结构,丰富来源渠道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资金保障——应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模式的创业教育资金来源体系,在由政府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的同时,积极倡导社会及企业建立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与组织,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推广提供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推行需要有力的政策保障。政府是掌握和控制公共资源的主体,政府部门要准确定位、利用信息优势和行政职能,发挥其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考核与评价:项目参与式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学生参与项目率、项目课题研究价值、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学生创业率和就业率之比等指标进行考核评价。

  (三)基地化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高校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发挥好高校的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的育人作用,将其发展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孵化培养创业项目,积极培育其成为创业实体。要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向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通过校企联合的模式,广泛搭建学生创业平台,积极推动大学生开展科研和创业活动,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大学生参与创业演练搭建平台。积极探讨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联合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和效果评估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科技园,吸引校外企业进驻,引导在校学生加入,同时以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的形式,互惠共赢,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运营的认知。

  此外,创新创业基地要为创业学生团队或个人提供项目引导、创业培训、法律援助、工商税务、风险评估、项目融资、孵化扶持等咨询和服务。聘请校内外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人士担任创业指导师,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领域和职业兴趣,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 理论的提出

  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参会代表讨论了柯林博尔提出的新观点,即21世纪教育应发给学生三本“教育护照”。这三本“教育护照”分别是学术护照、职业护照和创业护照。其中,创业护照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因此,“创业教育”的理念为大家所熟知,而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扩大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范畴。二十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总结性和研究性文章、专著不断问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并显现出传统就业教育无法超越的优势,初步构建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框架,为其日后进一步的科学化、系统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理论的发展。

  2. 理论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3] 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育学生的事业心、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

  目前,我国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创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开发和增强青少年的创业基础素质;二是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能力和人格的培育[4],通过模拟创业环境,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第一种解释更加注重传授理论知识,不涉及深层次的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第二种解释强调创业精神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创业理论的指导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全体大学生整个学涯阶段的成长,培育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有益,而且对全部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均有提高。故而,笔者认为高校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的 ,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训练创新思维 、提高创业能力为目标,以科学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创新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一种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生规划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以创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在学习创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校企、校地、校校联合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逐步掌握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精神,树立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推动就业,提升就业竞争力

  从我国目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严峻就业形势来看,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从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来看,毕业生人数众多使得理想中的“一对一”职业规划和咨询辅导难以实现。多数院校的就业指导内容相对单一,依靠大范围的就业政策宣讲和讲座形式的简历面试辅导这种“大锅饭”形式的职业发展辅导和就业帮扶,也难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矛盾。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大学生开拓与创新的精神,让大学生能够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创业教育则是与社会全面接轨的。创业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 针对的是大学生在校几年学习的不同阶段 ;教育的内容围绕着人整体素质的提升 ;既具有普及性,又具有针对性。普及性的创业教育能够提升整体大学生的社会基本素质,如对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的敏感度、认识深度,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意识、促进对个人人生及职业的规划;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在对创业团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情商等创业素质。

  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质量是当前社会背景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剖析:从模式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就业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传统的就业教育关注的是毕业生最终求职能力的提升,其实施阶段主要集中于毕业求职阶段 ;而创新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低年级时强调创新教育、高年级时强调创业教育,提升其创业综合素质。从培养目标来看,传统的就业教育致力于改变就业观念,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面试水平、就业竞争力;而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综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教育、人生成功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5]、事业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等 。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也是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新创业教育还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造性、缺乏动手能力、依赖性较强的缺点。从附加值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还可以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一名求职者、就职者,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不仅能解决个人就业问题,而且能带动一批人就业;不仅是找了一个工作,而是起步了一份事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就业的进步,提升了就业质量。
猜你感兴趣:

1.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2.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3.创新创业的目的和意义

4.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5.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6.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7.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356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