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成语接龙>

披肝沥胆成语接龙及历史典故

楚雯2分享

披肝沥胆是一个成语,拼音是pī gān lì dǎn,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披肝沥胆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披肝沥胆成语解析

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二、披肝沥胆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那时候,后来的蜀汉先主刘备也在徐州聚集了两三万人马。不久,曹操发动了二十万人马攻打徐州,众寡悬殊,刘备就被打败了。当时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眷,还留在徐州守备。曹操很想让他归顺自己,便在营中同将士们议论此事。大家都说:"关羽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对天盟誓,这事大家都知道。他对刘备的忠心是不会变的。要他投降,这事很难。不过,事情是会变的。关键看捉住关羽以后,我们怎么待他。先得把他捉住才行。"

于是,曹军定了一个计策,先把关羽从城中引出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接着,曹操派关羽的好友张辽去劝关羽投降。张辽见到关羽,劝他说:"曹丞相重兵围困,你想跑也跑不了,最终得把命搭上;你要是不投降,你家两位嫂子,也都跟着丧命。你既不能全忠又不能全义,不就对不住你大哥刘备了吗?"关羽权衡利弊,最后就答应投降。但他提了三个条件,一是"降汉不降曹",就是算投降汉朝,不算是投降曹操;二是他投降以后,刘备每月的饷钱还要照样发,好用这钱关照两位嫂子;三是,一旦得知刘备在什么地方,立即就离开曹营。

张辽回来之后跟曹操一商量,曹操说:"第一条,这好答应。降汉不降曹,只是名分问题。我是汉朝的丞相,降了汉不就等于降我吗?第二条,也不算什么。我不但发,还给个双份。第三条不好办。你得到刘备的消息马上就走,那我让你到我这边来干吗呀?"张辽劝曹操说,"丞相,事在人为。关羽对刘备这么忠心,无非因为刘备对他很好。如果您对他更好,他不就归顺您了吗?"曹操一想也对,便答应了。从此,曹操果然对关羽很好,可是关羽一直还是心里忠于刘备。

三、披肝沥胆成语接龙

披肝沥胆 --> 胆颤心惊 --> 惊才风逸 --> 逸兴遄飞 --> 飞蛾扑火 -->火上弄冰 -->冰肌玉骨 --> 骨鲠在喉 --> 喉长气短 --> 短吃少穿 --> 穿红着绿 --> 绿暗红稀 --> 稀奇古怪 --> 怪声怪气 --> 气宇轩昂 --> 昂昂自若 -->若明若暗 -->暗度陈仓 --> 仓皇出逃 --> 逃之夭夭 --> 夭桃秾李 --> 李代桃僵 --> 僵李代桃 --> 桃花潭水 --> 水磨工夫 --> 夫人裙带 --> 带罪立功 --> 功标青史 --> 史无前例 --> 例行差事 --> 事预则立 --> 立此存照 --> 照葫芦画瓢 --> 瓢泼大雨 --> 雨打风吹 -->吹弹歌舞 -->舞文弄法 --> 法不阿贵 --> 贵在知心 --> 心惊胆战 --> 战无不胜 --> 胜任愉快 --> 快意当前 --> 前仰后合 --> 合二为一 --> 一锤定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不惜 --> 惜玉怜香 --> 香草美人 --> 人命危浅 --> 浅尝辄止 --> 止暴禁非 --> 非同寻常 -->常来常往 -->往返徒劳 --> 劳心焦思 --> 思如涌泉 --> 泉石膏肓


披肝沥胆成语接龙及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成语典故及详解

寓言故事成语接龙

黄粱一梦成语接龙以及典故

最搞笑的成语接龙史上最全最好玩

有关才高八斗成语典故

一筹莫展的成语接龙大全

历史成语故事八则

最新成语典故几则

    8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