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骨头和肾之间的关系_骨骼和肾的联系

若木分享

  人体的骨骼和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骨头痛时,要注意肾病的发生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骨头和肾之间的关系的内容介绍,欢迎阅读!

  骨头和肾脏的关系

  中医学有肾主骨的理论,肾与骨的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传统医学有很详细的理论性记载,认为肾所藏的精,所主的液可以化生骨髓,骨髓可以滋养骨骼,骨骼得到髓的滋养而坚强有力。骨的生长发育、修复的强弱与肾的功能息息相关。

  现代医学研究,肾脏的功能不是为了造尿,肾脏是调节细胞的环境稳定性的卓越器官,尿既调节了内环境的体积又调节着它的成分。尿是在调节体内复杂变化过程中废弃的剩余物,肾脏可影响内分泌、免疫调节、生殖、钙、磷代谢、部分造血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功能。

  所以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如果肾功能异常,将影响钙、磷的代谢,从而影响着骨的生长和发育。肾功能正常时,肾小管能重新吸收原尿中的钙99%,原尿中的磷90%,并排出一定数量的钙和磷,以保持血钙和血磷的相对恒定,有利于骨发育直接进行。

  因此,老妖认为,中医的肾与骨,在现代医学中已得到解释和证实,我们应该积极地以现代医学的发展成果来丰富中医理论,同时也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和发现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尚未发现的有机联系,从整体制约的宏观出发平衡机体各器官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

  传统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以肾主骨的理论指导下,认为骨疾多肾气虚,治骨要补肾成了治疗骨骼疾病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了治骨为什么要补肾的理论依据。如补肾药对骨骼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可加强其成骨细胞的活性,能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

  补肾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维持体内免疫功能的相对稳定,尤其是提高了非特异性免疫力。内分泌系统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直接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和修复。慢性骨炎要补肾,常用的处方为猪腰子加碱。但是那种碱的味道大家很难以接受,所以隔水蒸腰子汤少盐,这样的方式还是具有进补的功能的

  慢性骨炎由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引起了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直接影响到重要器官,肝、肾、脾、胃、肠气化功能,补肾药在临床上的应用,直接推动了这些脏器奋发向上以正常履行其职的力量。补肾药又缓解因制动引起的全身性脱钙和患部被细菌作用后因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的破坏性失钙,治骨要先培扶肾源的理论先进也普遍被医学界所认识和接受

  肾与骨骼的关系

  中医认为健骨需健肾,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之来源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源父精母血,有生命遗传之属性,是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来源天地之精华,包括空气、水、五谷食物,经过胃的消纳和脾的运化,转输到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维持生命能量需要,生理功能需求,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来源不同,但都藏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肾中密切结合而成为肾精。

  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产生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源不断地产生,又充养和培育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和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道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的运化。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脏腑之精充盛,肾精的生成,贮藏和代谢才能正常。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经络,布散全身。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论及:在生长发育期,女子“三七”二十一岁到“四七”二十八岁左右;男子“三八”二十四岁到“四八”三十二岁左右。成骨大于破骨,骨量增多,骨增长变粗,直至骨骺板完全骨化,长骨即不再增长。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

  下。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状。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脑衰少,天癸竭。

  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状。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这段论述明确的指出了机体生、长、壮、老,己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对,机体的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是观察肾中精气的征候,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发是肾之苗”,肾主骨生髓,是指肾精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滋生骨髓,脑髓和脊髓的作用。“肾生骨髓”是指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腔之中,以滋养骨骼。肾中精气充盈,骨髓生化有源,则骨髓,脑髓,脊髓得以充养,髓得所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骨骼得到髓的滋养,才能坚固有力。反之,肾中精气不足,骨髓生化无源,不能营养骨髓,髓海亦失养,出现头昏乏力或骨骼脆弱无力,甚或发育不全,如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佝偻失形,骨痿无力,不耐久立和劳伤,或容易发生骨折,或常出现腰膝酸软,步履不稳等症。

  “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但也由肾中所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小儿则牙齿生长迟缓。

  肾藏精,精又能化血,血以养发,肾精足则血旺,血旺则毛发黑而润泽,故说“其华在发”因发又能反映肾精的盛衰故又间接地反映骨骼强状与否的状态。因此,从中医臓象学角度认识到骨骼养护必须遵循:健骨需健肾,肾精充足,骨亦健壮。

  综观所述,无论从中医的藏象学说对肾主骨生髓的解析还是从西医的解剖学到组织细胞学的角度,对骨骼系统的论述,都指出骨骼系统在机体生理功能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骨骼系统在肌肉韧带的共同作用下,除了承受人体自身重力,还要承担重力、收缩力、延伸力、扩展力、弹跳力、暴发力、冲击力等。一切生理力学,骨骼系统包括骨所组成的髗腔、胸腔、腹腔、盆腔同时还要容纳、悬系、保护脑组织,五脏六腑等全部器官系统。骨骼系统还保持人体特定的优美身材,适应多彩的活动和运动。骨骼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自由活动和生活质量。

  中医药文化在华夏大地上有五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中医对骨骼全面的认知,在两千多年的古典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早就有详细的表述。《黄帝内经》指出,肾不仅藏精主水,且生髓养骨,如书中多处所提:“肾生髓………在体为骨”、“肾主身之骨髓”、“肾主骨和主生殖”等论述,认为肾主骨,骨的生长,发育,强弱和退化与肾的功能息息相关,骨的生理,病理直接受肾的功能影响。

  现代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采用来自骨组织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也得出,中医所说的肾功能,其中性活力水平下降对骨骼影响,并且直接会引起骨组织结构改变。同时中医补肾的药物,对促进骨折和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同样非常明显,这一切结果表明肾功能和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丢失,关节软骨变性。这是源于主骨和主生殖的肾功能降低,性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抑制因素减少,骨吸收活动增强,骨形成相对不足,从而使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迟缓。正是源于此某些中药制剂在改善肾功能的基础上,对骨骼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可加强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成骨细胞数量,缩短吸收周期,从而使因肾功能和性激素分泌水平下降而诱发的骨结构改变趋于正常状态,即成骨与破骨细胞数量及活力达到动态平衡的稳定,同样也保持了骨量的稳定,进一步加快对胶原蛋白的吸纳,促进胶原蛋白的与钙离子的结合速度,促进了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矿物质(主要是钙离子结合的无机盐)沉积率的提高又促进了骨量的增长。因此,中医的肾为先天之本,主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机能,与骨骼成因健康状态密不可分并且得到了验证

  骨头痛应该要注意肾病

  骨头痛,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看骨科,可是你不知道,肾病和骨头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肾病也可能会引起骨骼问题。专家表示,肾脏除了有生成尿液、维持人体水平衡、排出人体的代谢物和有毒物质的重要功能外,也有内分泌功能。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造血,肾脏生成的维生素D能调节人体的钙磷代谢,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所以肾脏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到骨骼。因此,我们要是遇见了不明原因就发生骨痛、骨折的患者,首先肯定是要让他们去骨科接受检查,但如果排除了骨科相关问题的可能,那么一定得查下肾脏。

  痛风、尿酸高的人群要小心

  据了解,由肾病引起骨骼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痛风、尿酸高的人群,一方面尿酸会沉积在肾脏里,使肾功能受损;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关节,引起关节红肿、疼痛。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因为肾病问题,导致体内的钙、磷及维生素D的代谢发生紊乱,刺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引起骨痛、骨质疏松等肾性骨病。而且一般发生肾性骨病时,患者的肾病就已经不轻了。

  因此,不明原因发生骨痛、骨折的患者,首先要去骨科接受检查,如果排除了骨科疾病,那么一定要查一查肾脏。

  肾病其它症状:贫血、高血压、皮肤瘙痒

  其实除了骨科会出现问题外,肾病还能引起其他部位、系统的疾病症状,专家举例道,比如高血压,近60%的肾脏病患者会表现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本身又可能伤肾,所以每个初诊高血压的人都应该检查是否存在肾脏病变。贫血、出血也是肾病晚期的常见表现。还有皮肤瘙痒这种小问题,也不能太大意。

  专家建议,成人应该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平时,要观察尿液的颜色,如果尿液颜色突然变深、变红都要注意,尤其是如果刚刚感冒或者腹泻过,又出现小便颜色变红,那很可能是感染后发生IgA肾病的表现。此外,除了尿液变化、骨头疼外,浮肿、食欲差、皮肤瘙痒、对称性皮肤出血点、贫血、腰痛、血压升高等等都是肾功能不好的表现,发现后应该立即就医。


看了骨头和肾之间的关系还看:

1.腰肾部保养手法

2.拍打能排毒吗

3.肾病综合征最好的治疗方法

4.浅谈养生之道

5.肾衰是怎么形成的

    8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