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世界上有记录的最大的蛇

巩诗分享

  蛇虽然让不少人感到恐惧,但在不少地方还是收到人们的饲养和膜拜。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各位小伙伴介绍一下世界上最大的蛇,大家一起看看吧。

  印度尼西亚捕获一条长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为止,这条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这条大蛇是在印尼西部苏门答腊岛的一个原始森林中被发现的,当地人将它捕获后卖给了公园,公园的管理人员将这条大蛇取名为“桂花”。虽然名字听起来比较温柔,但据说“桂花”的大口一旦张开非常吓人,可以很轻松地吞下整整一个人。

  印尼当地媒体报道说,印尼的国家科学研究所、农业研究所等学术机构都对这条蛇进行了检验,确认了其身长、体重以及品种。很多动物学家都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长的蛇。

  据说,要制服这么大的蛇,至少需要8到10个壮年男子。此前,吉尼斯世界记录中所记载和公认的世界最长蛇是一条身上花纹呈网状的大蟒,身长10米,已于1912年在印尼被射杀。

  研究所的动物学家还透露说,此次发现的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蛇是东南亚的“土著蛇”,在印尼、菲律宾等国家都比较常见,但一般都没有这么长。

  蟒蛇简介

  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以肉类为食。

  外形特征

  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生活习性

  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0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产完卵后,有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

  蟒蛇喜热怕冷,尤喜在湿热交加的环境中生存。一般说来,活动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饲养最佳温度是25~28℃;韩国相对湿度为50%~80%。若温度过低,蟒蛇不愿活动;温度过高,又易造成死亡。因此,在盛夏季节来临之前,要提前落实好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因蟒蛇有在树荫下盘成一团或横躺在阴凉处静止不动的习惯,所以要给予满足。此外,蛇场、蛇窝的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蟒蛇周身性水疱疹和局部皮肤溃烂,应加以预防;但也不能过于干燥,使之不能正常蜕皮,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增重。

  栖息环境

  蟒蛇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35~5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15-1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蟒取食在25℃以上, 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夏季高温经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繁殖期短,为每年4~6月。

  文化地位

  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古代皇帝穿的是龙袍,其亲兄弟及其他诸王穿的是蟒袍。在古人心目中,蟒仅比龙低一个等级。在古代,蟒袍加身,是大夫们的最高理想,即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

  在印度乡村有饲养蟒蛇的习俗,从小到大的蟒性情温顺,能听懂主人的笛声。家里有蟒,其他 毒蛇便不敢靠近,一般野兽也不会光临,经过训练,蟒还会帮主人照看婴儿。

  在南美洲,森蚺犹如大河之灵受人崇拜,它是生命与死亡的象征。亚马逊的印第安人将森蚺视作神圣的神,他们相信被森蚺吞掉的人会在森蚺腹中永生。

  在泰国,蟒蛇被列为四宝之一。

  在现代有些家庭,还将蟒蛇当宠物饲养。

  保护级别

  亚洲岩蟒是国家1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的野生蟒蛇只有亚洲岩蟒这一种。

    364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