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帝王坟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仿佛在诉说着也在印证着昔日大秦帝国的荣光与强盛。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精心选址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秦始皇之所以选择把陵墓建造在骊山脚下,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其一,这里靠近秦国的东陵区。秦国的陵区是随着国都的动迁而东移的。东陵区在骊山西麓的芷阳,即今临潼区韩欲乡的地窖村至油江村一带。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就埋在东陵。显然,秦始皇把自己的陵墓选在骊山北麓,是有意继承先王的传统。
其二,这里的风水很好。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相信风水之说,这不仅体现在选择都城,或是建造房屋住宅上,即使在陵墓的选址上也非常注重风水。骊山北麓背靠秦岭,面朝渭水,地势高,风景宜人,加上当地位处温泉,又盛产黄金美玉是块修建阴宅的风水宝地。
其三,这里地势宽广,可以修建规模庞大的陵园。秦始皇陵如此庞大的规模,没有一块足够大的地是无法办到的。骊山脚下地势宽广,因此这里便成了秦始皇陵的首选之地。
规模宏大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建造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开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所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之间。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以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潼,工程十分艰巨,工程量巨大。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如此巨大的陵墓呢?这恐怕与秦人对死亡的观念有关,并且与秦始皇本人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关系。
秦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虽死犹生,只不过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而已。因此要象对待活人一样对待死人,就必须为死者建造好阴宅,并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秦国的国君都十分注重修建陵墓并进行祭祀活动。
秦始皇作为秦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当然也不例外,他不断追求博大、完美和永恒。因此,特别注重陵寝的修筑,希望自己死后能够一如既往,永远高高在上,保持生前的威严和荣光。
修陵人数众多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现在已无法看到他们设计的宏伟蓝图,但据考古资料,秦始皇陵封域内有两重城墙,呈“回”字形,陵园中的各项建筑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如此庞大的工程,必须要有一位“工程总指挥”。在那个时代,究竟谁是这项史无前例的“总指挥”呢?从有关资料来看,应但是秦国的丞相。
秦始皇陵修了38年,期间丞相昌平君、隗状和李斯主持过秦始皇陵的修建工作。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第一位丞相,也是秦始皇陵的筹建者;隗状担任丞相时,则扩大了陵墓的规模;而将修建工作推向高潮的则是李斯,他在公元前212年率天下刑人隶徒70万修陵。
有了总指挥,还要有具体实施的人。丞相是秦始皇陵园工程的总指挥,具体负责人则是将作大匠和将作少府等官吏。由于史料缺乏,他们的姓名已不得而知。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看,秦始皇陵的修陵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刑徒,一部分是局赀,还有一部分是官府和民间手工业作坊的工匠。
地宫谜团
在秦始皇陵园中,地宫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2000多年来,深藏地下的地宫构成了先秦文化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关于秦地宫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蚀,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通过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始皇陵的情景,穿三泉而建的地宫充满穷奢极侈的陪葬品,有以水银来表现的百川大海,有防止盗墓的机关弩矢,宫顶装饰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拟同意后的中国疆域,还有用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照亮了整个地宫,很长时间都不会熄灭。
《汉书》、《水经注》、《博物志》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记载不知引起了多少人对秦陵地宫的遐想,也不知勾起多少盗墓贼对地宫财富的欲望,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人们都想弄清楚秦陵地宫中的奥秘。可是秦陵地宫尚未发掘,我们只有根据仅有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它进行探索。
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陵园中的设施,还包括大小不等的陪葬坑。
目前发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已达数百处之多。这些陪葬坑、陪葬墓在文献中没有记载,但从考古资料来看,在陵园设施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以兵马俑坑规模最大,一经发掘就惊动了世界。铜车马坑的发掘,也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并且在马厩坑、陪葬墓等陪葬坑中埋藏有大量的文物,目前已出土数万件。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被排列在墙间空当之中。
在一号坑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饰、发型各不相同,各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锁甲外,其余的均身穿短袍,腿扎裹腿,着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
陶武士俑身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题部队,各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坑道里,排成38路纵队。
防盗措施严密
秦始皇是否为自己如此庞大的“地下寝宫”设立了防盗系统呢?相传秦始皇陵地宫的周边填了一层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这沙海就是秦陵地宫的第一道防线,使盗墓者无法通过挖洞进入墓室。
如果说沙海只是一种传说,那么暗弩则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肯定地说,秦始皇陵中设有暗弩,当盗贼进入秦陵触动机关时,就会被强弩射死。与暗弩配合的机关还有陷阱等。盗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会掉入陷阱中摔死。
此外,秦陵地宫中有大量的水银,水银蒸发的气体中含毒,会把盗墓者毒死。由此可见,秦始皇陵的防盗系统是相当严密的。
司马迁对地宫结构的文献记录中也有关于水银的记载。研究人员对秦始皇陵园进行过汞含量测试,发现在封土中心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个强汞异常区。封土中的汞异常是地宫大量存在的水银挥发造成的,其分布呈有规律的几何形,证实了《史记》中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之说。
在我国古代,炼丹家已掌握了将硫化汞分解得到水银的方法。如果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大海,估计使用了100吨水银。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但是营造恢宏自然景观,在地宫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的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以毒死盗墓者。
这些数量巨大的汞是从哪里来的呢》据考证,四川东南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汞矿的主要产地。当时四川东南一带的汞矿跨长江、溯嘉陵江而上,走巴山,过汉水,经过千里栈道被运到关中,其艰辛可想而知。
兵马俑
兵马俑坑中的武士俑身材高大,平均身高达到1.85米,最高的达到2米。1984年4月29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时,曾进入一号坑与武士俑比过高低,结果发现武士俑比他要高,里根风趣的耸了耸肩。
为什么武士俑的身材比现代人还要高大呢?有专家指出,一方面武士俑是仿照真人制作的,原型是皇家卫队,身材高大,体格强壮。另一方面,从雕塑艺术的角度来说,要制作与真人一样大的雕塑,必须有所夸张,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第三,陶的制作过程中有两次自然收缩,一次是由湿泥干燥成泥胎,另一次是泥胎经高温烧成陶。考虑到有两次收缩,工匠需把泥胎的尺寸适当放大,还有,考古测量的是“通高”,即从陶俑脚下的陶制踏板起一直量至头顶最高点(如帽子或发髻)。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会感到它们比真人高大一些。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秦朝人普遍比现代人长的高。
如此逼真的兵马俑,没有高超的造型技巧和烧制技术根本无法完成。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发现烧制兵马俑的窑址。这些真人真马大小的兵马俑究竟是如何烧制出来的呢?是在发现兵马俑坑的地方烧制完成,还是在别处烧制然后运送到秦陵的呢?兵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同时放到窑里烧,火候如何把握?泥巴掺和石英的比例如何把握?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至今依然是一个谜。
早在2002年,郑州大学的高正耀教授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以及陕西省秦陵兵马俑博物馆的相关人员一起,通过对兵马俑样品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推断出推断出兵马俑的烧制窑址应该就在秦陵附近。
当时,研究人员在秦陵周围10千米的范围内,选取了20个不同地址、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两个耀州瓷胎样品,以及83个兵马俑样品,然后对样品中的32中元素进行测定,尤其对La、Lu、Co等2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因为微量元素是不能由人工控制的,而且基本上不受烧制过程的影响,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原料产地的特征。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烧制兵马俑的原料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层关系密切,而与该处黄土层关系稍远,与耀州瓷胎关系更远。由此推断,烧制兵马俑可能是就地取材。
兵马俑为何在史书中没有记载
兵马俑雕塑精美,气势恢宏,但翻开史书,我们却找不到有关兵马俑的记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其一,是秦始皇陵规模太大,藏物太多。与地宫中的各种珍宝相比,这些兵马俑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能摆到显著的位置上。
其二,当时的历史学家可能并没看到兵马俑会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在史书中未对兵马俑作任何记载,甚至连被称为“青铜之冠”、{国之瑰宝“的铜车马也只字未提。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见秦陵地宫珍宝的价值之高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皇帝陵墓情况是国家最高机密,不允许有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