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2017新财富富人榜

刘丽分享

  2017《新财富》富人榜出炉!2017新财富富人榜榜单500名的是谁呢?新财富2017中国富豪榜有谁呢?名单都有哪些名人?小编整理了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名单,欢迎阅读!

  2017新财富富人榜_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名单_新财富500富人榜2017榜单

  王长田,光线传媒创始人。

  贾跃亭,乐视网董事长。

  申东日,朗姿股份董事长。

  本月初,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出炉,王健林/王思聪再登榜首。在这张榜单上,中国最有钱的10位富人中,有5位诞生于TMT行业。

  上市公司是富豪高产区。记者根据同花顺爱问财最新数据,对注册地在北京A股民营公司进行统计,发现在注册地为北京、并拥有实际控制人的142家上市民企中,诞生了34位身家在50亿以上的富豪,身家过百亿的富豪仅有13位。

  不过由于股市不振,多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身家缩水。根据2016年5月16日收盘时数据来看,包括万达电影实际控制人王健林、乐视网贾跃亭、泛海控股卢志强、光线传媒王长田等11人A股持股身家“不如去年”。

  最惹人注目的是富豪洗牌。去年同日持股市值排名第5的王长田已经跌出前十,位列第11,下降较为明显的是昆仑万维的周亚辉,其因A股最贵离婚案,由去年同日的第6名降至今年的第16名。

  记者统计发现,“京籍”上市公司的造富情况与广东、浙江比还有差距。按持股市值计算,截至5月16日京籍“百亿富豪”有13人。广东省上市民企中(按实际控制人持股市值计算),身家超百亿的有23人,浙江省18人,江苏省11人。

  首富常客王健林,A股持股市值369亿

  截至5月16日收盘,记者根据同花顺爱问财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在注册地为北京、并拥有实际控制人的142家上市民企中,诞生了34位持股身家在50亿以上的富豪,身家过百亿的富豪仅有13位。

  该统计仅以单一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在该公司的持股市值为口径,不包括该实际控制人的其他资产。

  这些京籍上市公司中,总市值最高的前三家分别是万达电影、碧水源和乐视网,总市值前三名中,只有万达电影王健林进入了京籍上市公司实控人“财富前三名”,以其对万达电影369亿元的持股市值成为京籍A股民企公司首富。

  事实上,对于坐拥“万达帝国”的王健林家族而言,万达电影的持股价值,仅仅是其全部财富的一个“零头”。本月9日公布的新财富500富人榜数据显示,国内首富王健林、王思聪父子的财富总额为1794.3亿元。

  根据同花顺数据,泛海控股实际控制人卢志强以对该公司的239亿元持股市值财富,排在身家240亿的何巧女、唐凯夫妇之后,成为京籍上市公司个人财富第三名。

  与王健林情况相似:对于卢志强来说,由于旗下除泛海控股外的上市和非上市资产庞大,局限于对泛海控股持股身家的财富值及名次,并不能反映其全部实力。

  截至2017年5月16日,上市公司泛海控股总市值447亿元,卢志强持有泛海控股53.43%股份。而在本月初公布的“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卢志强710.2亿元的财富总额,成为中国名列第7的富人。

  记者根据同花顺爱问财数据抽样统计发现,与国内其他几个经济较发达省市相比,北京的民企上市公司“造富”能力并未显示突出优势,按持股市值计算,“百亿富豪”有13人。据记者抽样统计,截至5月16日,广东省上市民企中(按实际控制人持股市值计算),身家超百亿的有23人,浙江省18人,江苏省11人。

  前“20强”里11人持股身家同比缩水

  记者统计后发现,京籍民营上市公司“20强”富豪中,超过半数的人对上市公司的持股市值相比去年同一时期是“缩水”的。

  根据2016年5月16日收盘时数据来看,包括万达电影实际控制人王健林、乐视网贾跃亭、泛海控股卢志强、光线传媒王长田等11人持股身家“不如去年”。

  此次京籍民企上市公司“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王健林,最新持股市值为369亿元,而去年此时其持股市值为561亿,同样排名第一;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贾跃亭,最新持股市值为157亿元,去年同期持股市值为401亿;光线传媒王长田最新持股市值为104亿元,去年同期的持股市值为177.6亿。

  除上述几人之外,用友网络王文京、信威集团王靖、大北农邵根伙、石基信息李仲初、捷成股份许子泉、昆仑万维周亚辉等人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持股身家下降现象。

  在造成财富值“不如去年”的因素中,多家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同比去年下降可算作其中一项原因,对比数据发现,去年5月16日贾跃亭持股乐视网36.79%,截至目前已减至25.67%;王健林持股万达电影的持股比例由59.51%减至56.77%;王长田持有光线传媒由47.56%降至41.86%。

  不过,相比上市公司市值变动影响,持股比例降低带来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根据记者统计的数据,上述11人持股身家同比缩水的背后,是11家上市公司市值的同比下降。

  乐视网去年同期市值为1090.7亿元,目前总市值为611.9亿元;万达电影去年同期市值为942.5亿元,目前市值为650.2亿;光线传媒去年同日市值为373.6亿,目前市值为250.8亿;用友网络去年同期市值为255.5亿,目前总市值为225.78亿元。

  尽管多家公司市值拖累实控人持股身家双双下降,但从财富排名来看,去年同期与今年,待在这张财富榜前列的人物没有出现大范围变动,多数都是“老面孔”。

  2016年5月16日,持股财富排名前5位的是万达电影王健林、乐视网贾跃亭、泛海控股卢志强、信威集团王靖和光线传媒王长田;到2017年5月16日,去年的前5名出现不同程度的名次进退,但仅有王长田一人跌出今年前10,排名11位;与去年相比,持股财富“名次”下降较为明显的是昆仑万维的周亚辉,由去年同日的第6名降至今年的第16名。

  周亚辉之所以“退步”明显,主要因素来自去年、其与前妻之间轰动资本市场的“最贵离婚”案,根据去年9月的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亚辉将其持有的昆仑万维2.07亿股股份分割过户至前妻李琼名下。这场失败婚姻最终以李琼分走75亿市值作为了结。

  “富矿”TMT:诞生14位50亿级富豪

  有评价称,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富豪榜,长得越来越像美国了。

  记者根据同花顺爱问财数据统计发现,截至2017年5月16日,在拥有实际控制人的142家京籍上市民企里,实控人持股身家达到50亿以上的有34人;其中14人的公司所从事行业被统归为“信息服务”(TMT)类,比例达41%,成为诞生富豪的第一大行业。

  与新财富500富人榜呈现的情况类似,房地产行业造富潮中已成明日黄花:京籍上市公司持股身家过50亿富豪中,对应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行业的,仅有泛海控股一家。且泛海控股也早已不算一家纯粹的“房地产公司”,其在多年前便进行了战略转型,由最初的单一房地产主业转向了“地产+金融+战略投资”多元化业务。

  “信息服务”大类中,14家公司又从属于不同的细分领域。万达电影、光线传媒、昆仑万维的主营业务主要在“传媒”、“影视动漫”;乐视网和光环新网从事“通信、互联网信息”;用友网络、旋极信息、千方科技、启明星辰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等。

  从持股财富排名上看,上述持股身家超50亿的34名富豪,均是白手起家的典型,无人属于接班“二代”身份,他们自身即为现有“家业”的缔造者。截至目前,这些公司大权大多仍由富豪本人把持。由于所控制上市公司多为新兴产业,作为创始人或掌舵者的富豪也普遍“年轻化”,多集中在40-55岁之间。

  根据查找公开信息粗略统计,这些将上市公司注册在北京的财富排名“20强”多数来自五湖四海,超过14人的原籍或出生地并非北京,其余籍贯不详。记者发现,湖南省成为这些富豪的“输出”大省,从公开资料中可以找到籍贯信息的14人中,梁稳根、文剑平、李仲初、李军、李卫国5人出自湖南省。

  王长田:股价跌不停,最开心富豪也有烦恼

  业绩靓丽,光线传媒股价却大跌,持股市值缩水72亿。

  如果从公司业绩来说,过去一年应该是王长田最开心的,光线传媒提交了自上市以来最好业绩的财报,2016年公司净利润达7.4亿元,是其上市以来最高的年份;净利润同比增长84%,也是光线传媒2009年上市以来最大的涨幅。

  但公司的股价,却让王长田不省心。截至5月16日,光线传媒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了34%;时间轴拉长,自2016年初至5月16日,光线传媒股价下跌了45%。

  王长田持有光线传媒股票的市值,也从2016年5月16日收盘的约177亿元,下跌至今年5月16日收盘的约105亿元,其在上市公司的身家缩水了73亿元。

  对于投资者而言,股价的下跌也许感触更深,以至于投资者不断地追问公司的股价问题,甚至跑到王长田的微博下面留言,希望其“管管”公司的股价。

  在此背景下,王长田也发微博称,公司管理者被骂得狗血淋头,光线也不例外,“每天都有投资者问我公司是不是出了问题,到底会不会涨、要不要抛,我能说什么呢?”

  “如果你信任一家公司,就长线持有它;如果不信任,就抛弃它。”王长田继续写道。

  光线传媒2017年一季报显示,王长田持有95%股份的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将其持有的7.1亿股质押,占其总持股的55%。

  4月21日,光线传媒又公告,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又质押了5815万股。

  光线传媒称,截至4月21日,光线控股累计质押公司股份7.3亿股,占其持股约为57%。

  光线传媒的股价下跌,是去年至今影视传媒股集体表现糟糕的一个缩影。Wind数据显示,传媒指数已经从2016年初的约7000点,下滑至5月19日收盘的3900点,下挫44%,光线传媒的股价下挫幅度和整个行业的表现类似。

  一位投资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自2016年以来,监管层收紧了影视行业的并购重组,资金对影视行业的追逐降温,影响了传媒板块的股价表现。

  在为股价“闹心”之后,今年一季度,王长田却还得为公司的业绩操心:光线传媒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96%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3%。

  “天天上头条”的贾跃亭:持股市值降6成

  一年来持股市值缩水244亿,减持也是下降原因之一

  一年来,对于乐视网的实际控制人贾跃亭而言,是一个多事之秋,围绕着乐视资金链,贾跃亭旗下的公司一直陷入裁员、供应商讨欠款的风波之中。

  5月21日,乐视网公告贾跃亭卸任乐视网CEO,梁军担任CEO一事。虽然卸任乐视网CEO,贾跃亭依然在风暴眼中。

  虽然风波不断,但贾跃亭在北京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富豪榜中,依旧名列前茅。

  截至5月16日,贾跃亭在上述榜单中排名第5,其持有乐视网25.67%的股份,按其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为157亿元。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贾跃亭持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却大幅下降,由2016年5月16日的401亿元缩水了61%。在过去一年里,乐视网股价从约60元/股,下滑至4月14日停盘前30.68元/股的收盘价,之后,乐视网一直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其间,贾跃亭还转让了1.7亿股的乐视网股票,造成持股份额减少,也是其持股市值降低的一个原因。

  过去一年,乐视网经历了重组暂停、原二股东减持、引入新的股东等事项。

  2016年5月,乐视网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和现金的方式,收购关联公司乐视影业。该方案一出台,就面临估值过高的质疑,同时,监管层对影游并购趋严的监管政策,也为该方案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乐视网之后觉得更改乐视影业的估值后再推进重组。

  4月28日,乐视网在2016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针对推迟发布修订后的乐视影业并购预案,称相关工作尚未全部完成,审计评估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标的资产预估值预计将会发生下调,但具体金额尚未最终确定。

  不过,从当前形势来看,监管层对影视行业并购的审核依旧没有放松,乐视影业二度闯关能否成功,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申东日兄妹:市值降2/3,减持又被判违规

  去年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股价大跌64%,申东日兄妹持股市值下降约57亿

  据wind数据统计,过去一年中,市值缩水最多的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为朗姿股份,该公司自2016年6月20日复牌以来,截至今年5月16日,股价下滑64%,进而也影响了申东日兄妹的持股市值。

  Wind统计显示,截至5月16日,申东日、申今花合计持有朗姿股份57.13%的股份,持股市值约为32亿元。去年同期约为89亿元。

  过去一年,朗姿股份的市值从151亿元下滑至56亿元,蒸发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申东日兄妹的持股市值也随着股价下滑而缩水。

  与之相对,2016年朗姿股份营收和利润却双双增长。

  朗姿股份主要从事女装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以中高端女装市场为主,同时进军了婴童、医疗美容和化妆品等产业。

  2015年12月22日下午,朗姿股份因为筹划重大收购事项临时停牌。在停牌前,朗姿股份的股价有一段上涨,公司还就股价上涨一事发了说明公告。该停牌使得朗姿股份躲过了2016年初的股市熔断。

  不幸的是,经过半年的筹划,朗姿股份的重组却以失败告终。2016年6月3日,朗姿股份公告称,在对时尚电子商务标的公司的尽职调查过程中,与交易对方在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业务发展规划以及承诺业绩的可实现性等方面反复沟通论证,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故终止收购。

  股市熔断的后续影响加上重组失败,2016年6月20日,朗姿股份股票复牌,并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自此以后,朗姿股份的股价不断的阴跌,进入2017年后也未缓过劲来。

  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申东日等,却因为违规减持被监管部门下发关注函。

  5月2日,深交所对申东日、申今花等下发关注函,申东日等三人因合计减持朗姿股份达5%后,未停止减持并及时披露,违反了相关证券法律规定。

  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间,申东日及其一致行动人多次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比例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今年1月19日,申今花以大宗交易方式转让306.47万股朗姿股份;2月13日,申东日转让450万股朗姿股份,两次转让合计占总股份的1.89%。

  中国首富只有美国首富十分之一的身家,还不是彼时榜单最大的差距。

  结构上的差距才是问题。2007年,当我们的前十富豪主要来自房地产时,美国的前十大富豪构成中,拥有5位TMT富豪、1位投资类富豪、3位商业服务富豪、1位酒店富豪。尤其醒目的是,跻身前十大富豪的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谷歌创始人)年仅33岁、34岁。美国创富的速度和能量级可见一斑。

  来看今年的新财富500富人前十名榜单,只有一个感想:“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今胜昔”(表3)。

  这其中,有5位TMT富豪,甚至顺丰控股(56.720, 2.56, 4.73%)王卫的上榜,也和电商的发达不无关系。而曾经以房地产发家致富的万达集团王健林、泛海控股(8.410, 0.01, 0.12%)卢志强等人都已转身,成为业务多元化发展的综合类富人。即使是蝉联首富的王健林本人,其财富驱动力也一直在变化着,去年受益于万达院线(54.990, 0.63, 1.16%)上市带来的10倍涨幅,今年则受益于万达商业地产的私有化带来的价值重估。

  与10年前相比,中国前十名富豪都已大换血,昔日以房地产为主要支柱的前十富豪,今天无一进入前十。尽管从2007年到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产价格又上涨了至少5倍,甚至有郊区更收获10倍涨幅,但主要财富依托资本市场市值的地产富人们,财富却根本没有涨多少。至今仍成功地活跃在榜单上,也是当年前十中表现最好的富人杨惠妍,2017年的财富只比10年前多了10亿元,名次也已下滑至20名左右。

  而美国的前十大富豪,和10年前的榜单竟有5位重合。比尔·盖茨连续23年蝉联第一,巴菲特微降至第三,TMT类的富豪如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谷歌两位创始人都还在前十名里,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沃尔玛的三位股东跌出前十,而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和脸书的马克·扎克伯格取而代之(表4)。

  回头看10年前的榜单,再比较中美10年来前十大富豪的变化,有两点不胜唏嘘。一方面,诚然今天中国普通人乃至中产阶层的主要财富,都体现在房地产上,但是,引领中国经济转型的企业家们,却已经提前完成了调结构!地产商独领风骚的年代已经走远,而新的富豪榜主力作为先头部队,已大踏步赶上美国,富人的换届不仅与经济的转型同步演绎,还率先成型,这不仅显示民营企业家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也显示中国经济仍有足够的活力,这一轮产业革命中,中国亦步亦趋,并未落后。

  另一方面,与美国前十富豪10年间只有一半被取代相比,中国前十大富人在这10年间从人物到结构的完全换血,所体现出的充沛流动性足以说明,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一个社会,顶级富豪的席位都抱持开放式的答案,那么被众多中产所担忧的“阶层固化”,在机会频出、结构转型、格局未定、新富不断上位的中国,是否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

  富人榜换届,一直在进行

  前十大富豪只让我们一叶知秋,500上榜富人的整体表现,更进一步佐证,当中产焦虑于“阶层固化”时,真正顶级的富人阶层一直保持了充裕的、可上可下的通道流动性。

  一方面是,由股市带来的财富分配在剧烈分化,不少中小创富人在颠簸中被洗牌出局。2016年深证成指全年下跌19.84%,中小板指数下跌22.89%,创业板指数则下跌了27.71%。但今年富人榜榜单的门槛,却不仅没有随之降低,反而微增了1亿元。过去一年,中国最富有的500个人的上榜门槛,达到了66.1亿元。这也是富人榜上榜门槛连续5年上抬,如今想上榜,是5年前21.8亿元门槛的正好3倍。事实上,富人榜推出的15年间,唯有2009年、2012年的极端市场情形下,富人榜入榜门槛有所降低。

  今年的上榜门槛微增,但人均财富及百亿富豪数量却难以摆脱大盘指数折损两成的调性。500位富人的总身家达到了78899.8亿元,人均财富为157.8亿元,相较上年的160.4亿元微降了1.6%,这是上榜富豪平均财富连续3年激增以来首次下滑,但和股市整体跌幅相比,显示出较强的抗跌性。

  从财富量级来看,今年的百亿富豪达276位,较之去年的302位大幅回落8.6%,但与2015年的161位相比,仍多出了100余位;5年前我们榜单上只有68位百亿富豪,而10年前只有15位百亿富豪。

  有意思的是,美国新一届政府号称“亿万富豪俱乐部”,特朗普及其内阁的财富总和据称超过 350 亿美元,倘若特朗普身在中国,又将排名多少位?

  根据《福布斯》2017年全球富豪榜的数据,特朗普个人财富为35亿美元,相较去年缩水10亿美元,与其他19名富豪共同位列544位。如果特朗普是中国人,他将以241.5亿元排名第65名,恰好位于九鼎投资(33.130, 0.08, 0.24%)的吴刚/吴强与康弘药业(44.490, 0.04, 0.09%)的柯尊宏家族之间。

  拉长时间轴来看,中国整体富人的门槛、数量、财富量级这些年来一直节节攀升,虽偶有回落,但顶富阶层始终享用着中国不断扩延的GDP蛋糕上最美味的一层,富人越来越富,且越来越多。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500富人榜上高替换率的特征:对于一个特定的富人,想能长久停留在榜单之上,并非易事。例如,十年前500富人榜上的富人,至今只有93位还在今天的榜单上。又例如,在财富门槛只略微高于去年的情况下,今年富人榜上的新面孔多达122人(等同于去年上榜者中有122人跌出榜单),高于2016年的118人更换率,更远高于2015年的82人。

  500富人阵营的剧烈变化,实则对应着A股发行制度和创富逻辑的变更——上市对于创始人而言并非一劳永逸,可自动坐享其成财富增值。尤其是这一轮市场涨跌逻辑与监管导向的变更,引得资金纷纷转向分红有保障的蓝筹价值投资股。

  据统计,目前已有9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低于上证综指2016年1月探底2638.3点之时,这也足以让去年财富低于90亿元、以上市公司股权为主要财富、公司股价又未能跑赢大盘的中小创富人今年出局。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明星股股东,如掌趣科技(8.840, 0.00, 0.00%)姚文彬、海思科(13.210, -0.28, -2.08%)范秀莲、全通教育(12.810, 0.04, 0.31%)陈炽昌等,今年财富均回落至50亿元左右,无缘榜单(表5)。

  由于缺乏足够流动性,新三板的波动性尤甚于A股,去年上榜的富人天地壹号陈生、浙商创投陈越孟等都受累于公司市值深跌而落榜。

  港股的大起大落更加让人叹为观止。一度成功翻身的清洁能源领域的大咖郑建明,财富再次被市场血洗,其名下的顺风清洁能源(01165.HK)在2016年全年跌去75.38%,拉长时间看,更是从2014年最高点的10.59港元/股跌至目前的0.58港元/股,1折之后再近乎腰斩,市值仅剩个零头,只余25.88亿港元。

  富人在财富滑落中经历的,有耗人心神的漫漫熊途,也有如辉山乳业(06863.HK)般干脆刺激得一日暴跌。2017年3月14日,辉山乳业中午时分突然暴跌,从2.886港元直线下坠至0.431港元/股,一天蒸发了85%,市场莫名惊诧,而其实控人杨凯的财富同步灰飞烟灭,就此作别富人榜。尽管有地方政府强力救治维护,但其股东及债权方歌斐资产、汇丰银行等已提请财产冻结保全等。杨凯想要归来,道阻且长。不过,有同样遭遇的李河君,旗下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经过重整,复牌在望。

  旧人泪,新人笑。财富过山车的主要引擎来自IPO。2015年股灾及2016年初的熔断之后,IPO并未因指数低迷而暂缓,反而不断补充进来新鲜血液,监管层的思路是清晰的:扶持实体经济,以事实上的快速发行取代注册制,让市场实现自动淘汰、以旧换新的功能,强则上,弱则被边缘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11日,A股共进行了375例IPO(其中2016全年新增227家),目前发行节奏更是已提速至“审过就发”,这让排队的拟上市公司成为了富人榜的强劲后备军团。

  本次榜单新增的122人中,有多达92位拥有上市公司,其中有30位富豪的公司是在2016年以来新上市发行。这也意味着,粗略来算,平均每10家新上市的公司,就给富人榜新增一位上榜富豪。这个概率,不能不说让创业者充满了希望。但这些通过IPO造出来的富豪,能在榜单上待多久,是否会昙花一现,就只能凭上市后的业绩来说话。前两年企业上市的富人,在股票经历一轮爆炒之后,不少已经快速下滑。今年财富最快跌落的50富人,就主要集中于前两年上榜的中小创富人们。

  122位新上榜富人里,耐用消费加日常消费行业产生的富人合计达到24名,甚至超过了往年造新富最有优势的TMT行业,后者给我们新带来了22位富豪,医药生物行业也贡献了12名新富。

  新富人当中,财富达到或超过百亿元的富豪共43位,超过200亿元的也有9位。丰盛控股季昌群、莱士中国黄凯、韵达股份(42.650, -0.80, -1.84%)聂腾云/陈小英,分列新富榜前三甲,他们的财富分别达到了468.05亿、402.34亿、322.07亿元。

  季昌群现任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南京大学校董,今年48岁。他目前参控股了3家上市公司,均布局于港股。其最主要的财富来自丰盛控股(00607.HK),季昌群直接持有丰盛控股5.95%股权,通过Magnolia Wealth International Limited间接持有丰盛控股58.32%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超过64%。与此同时,丰盛控股又是阎志名下卓尔集团(02098.HK)的二股东,持有卓尔集团8.83%股权。

  丰盛控股业务涉及绿色建筑、地产开发、绿色城镇的EPC、EMC服务等,内地总部位于南京,而卓尔集团立足武汉,为大型批发市场物业及商务空间运营商。这两家上市公司,对于熟悉港股的投资者来说,绝对不会陌生,去年它们的涨幅分别是91.37%、203.03%,目前市值分别达到了661亿、534亿港元。丰盛控股涨势尤其凌厉,过去3年多时间市值已经飙涨了200多倍。

  两只大牛股在手,季昌群的财富尤如火箭般蹿升。2016年11月,季昌群入主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持股8成,目前其市值为135亿港元。不过,2017开年之后,丰盛控股股价大幅下挫了30%,并于4月25日起停牌。

  中国老龄化趋势的深化,让医药生物行业成为经久不衰的造富行业。该行业新添了首富步长集团的赵涛家族。血液制品公司上海莱士(20.270, 0.00, 0.00%)(002252)在攀爬至千亿市值的同时,也让相关持股富人的财富扶摇直上。今年新上榜富豪的第二名为黄凯,他全资持有上海莱士的第二大股东RAAS CHINA LIMITED和第三大股东深圳莱士凯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计持股占比达34.98%。以2016年末上海莱士1147亿元市值计算,其财富逾400亿元。

  新钱上位,鲜活的创富教材

  每年富人榜的精华,一看新上榜富人的构成,这最直接反映当下的创富热潮;二看最快成长榜单,这是上年已上榜且今年仍在榜上的富人的财富增幅比较,谁的步伐最快,谁的风口正盛,财富大幅增长的背后,市场基于何种理由?一年之内数倍成长,是泡沫还是未来的折现?三看最快跌落榜单,上年上榜的富豪今年财富为何大幅缩水,行业冬天?并购失误?十个锅九个盖的现金流危机?陷入危险的政商关系?或者只是泡沫破碎后的自然回落?观察他们,恰是反面的,活生生的教材。

  因旗下公司在2016年以来新上市而上榜的30位富人中,其业务产品大多和普通人亲密接触过——家居类的欧派家居(111.230, 4.61, 4.32%)、顾家家居(50.140, 0.18, 0.36%)、欧普照明(33.500, 0.08, 0.24%);休闲零食类的绝味食品(35.160, 0.27, 0.77%)、周黑鸭、来伊份(31.600, 0.40, 1.28%);家电汽车类的小康股份(17.480, 0.11, 0.63%)、飞科电器(54.800, 1.84,3.47%),驾照培训的东方时尚(35.980, 0.63, 1.78%),券商股第一创业(13.910, 0.78, 5.94%),以K12教育为主的成实外教育,还有几乎每个女人手机中都装了的美图秀秀。多么神奇——它们的业务就交融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你定制的衣柜、头顶的灯具,随手买的鸭脖、果脯和剃须刀,孩子的教育,炒股开的户,P了之后的朋友圈,当你无意识地代表市场消费者选择了这些公司时,资本也同样选择了它们。

  就如同巴菲特觉得最好的投资是可口可乐一样,越被人理解,看似越日常的股票收获了越热烈的涨幅。谁能料想,初中学历的蔡文胜做出来的美图秀秀,竟然霸占了中国上亿女人的手机屏幕,虽然成为了相亲中见光死的头号“罪魁祸首”,但蔡文胜却依此成功上榜。任何能够解决和创造人们需求的领域,都永远藏着财富的密码。

  这同样代表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换。10年前,2007榜单新上榜富豪达到147名,其中制造行业的新晋富豪36名,占比近1/4,人数最多,那时“中国制造”是中国的主要创富场,制造业发达的浙江是拥有富人最多的省份。今天,创新科技频出的广东是富人最多的省份,而消费、服务行业成为热点。

  另一大变化,则是造富主要推手已由海外资本市场转至内地,2007年前十大富豪里的7位房地产富豪,清一色在香港地区或新加坡上市——中国地产行业在2006年遭遇严厉调控,融资受限的过程中,大批房地产公司赴港融资,从而将内地地产富人推到了镁光灯下,张力和李思廉的富力地产、陈卓林家族的雅居乐地产2005年IPO,钟声坚家族的仁恒置地以及许荣茂家族的世贸房地产2006年IPO,新首富杨惠妍则是2007年在港IPO。这其中,只有许荣茂家族同时在内地拥有上市公司。

  而今天,回归A股才是富豪们的第一优先选择。王健林今年能成为首富,一大原因是其私有化万达商业地产,私有化溢价引发持股市值重估,目前该公司A股上市已处于受理反馈的状态;而马云的财富核弹也正是拟在内地上市募资的蚂蚁金服。今年房地产行业的首富同样产自A股,凭借产业新城的模式,最近三年多,华夏幸福(32.530, 0.57, 1.78%)股价涨幅超3倍,力推王文学以505.9亿身家成为行业首富。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不少富人因为成功从境外转板内地,身家大幅上涨。如2014年年中,史玉柱旗下的巨人投资以30亿美元的对价私有化了在美上市的巨人网络,2015年11月,其公告借壳世纪游轮(55.580, 1.08, 1.98%)(002558),后者市值目前已超过千亿,参与其中的各利益相关方都赚到盆满钵满。2017年史玉柱身家达到了490亿元,成功跻身前20名;和史玉柱向来是好兄弟的云锋基金虞锋,通过铼钸投资参与这一项目,收获近百亿市值;而在被借壳之前,世纪游轮只是一家市值20亿元的小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彭建虎父子身家只有15亿元左右,如今彭家父子虽失去上市公司控制权,但财富却达百亿之巨!同样的,七喜控股被借壳后,市值一度飙升了13倍,江南春今年凭借291亿元身家位列第48名。

  虚实之争,左右资源配置方向

  新钱上位,老钱跌落,未必心悦诚服。富人及表征的经济成份的角色交替中,不无博弈与融合。双方间的虚实之争,更已绵延数年。起初,其主线是渠道与制造商间的线上、线下之争;近年,则转换为金融与实业间的脱实向虚、脱虚入实之争。

  现今,我们已经离不开巨富织就的生活,尤其是来自互联网+的富豪们,京东、快递、微信、外卖、百度,TMT富人的快速崛起,将每个人的生活更紧密地链接在了一起,各行各业也纷纷或主动或被动拥抱互联网+。而早些年,线上还是线下为主,曾经是一个问题。2012年的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上,王健林和马云就“2020年电商零售份额能否达到50%”对赌1个亿;次年,在相同的场合,董明珠和雷军就“小米与格力营业额高低”再来了场10亿赌局。而今,线上+线下、鼠标+水泥已是品牌厂商一致的渠道布局,不仅无一不可偏废,而且各自功能分野清晰,比如,以苏宁电器转型苏宁云商(10.490, 0.07, 0.67%)为代表,传统的连锁商业企业几乎都已开辟线上商城;而且,几乎每家服装品牌都会在天猫上开设网店,但网店销售的款式渠道却和实体店分割开来,以此防御网络低价对品牌造成的伤害。

  不过,新富与旧富在这一点上仍有着明显的分歧。在新财富去年的榜单观察中,前十大富人错综复杂的相爱相杀里,宗庆后是唯一置身事外的人,最新的一轮“新旧虚实之争”,正是由他和同为浙派顶富的马云间引发——宗认为,马云所提出的“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五新中,只有“新技术”是成立的。

  但TMT创富主引擎的趋势却正在加速,在信息(电子)技术与文化传播领域,马云马化腾“谁是首富”的缠斗已经数年。去年总榜单第三名的马云凭借阿里巴巴市值的回暖和蚂蚁金服估值的上升重新杀回TMT首富之位,而马化腾则因为2016年的大手笔套现及捐赠导致身家下滑。从二人各自的公司来看,阿里巴巴和腾讯依然是中国TMT界的扛把子,同为BAT阵营的百度则面临营收和利润增速下滑的困扰。

  今年也是马云的阿里系大获丰收的一年,根据科技媒体36氪的统计,2015年到2016年间,创业公司估值的TOP 10总和从1万亿上升到了1.4万亿元,其中,阿里系的拉动较为明显,如蚂蚁金服、口碑、菜鸟网络的估值大幅上升,而小米、大疆基本原地踏步。此外,与马云关系密切的富人——圆通、韵达、中通等快递界的富豪纷纷上榜,云锋基金操盘手虞锋的财富也开始显山露水,马云不仅自身荣归TMT的NO.1,以其拉动的上榜富人数量和名次的递进来看,马云堪称今年的造富大作手!

  今天,互联网+与制造、零售等实体企业间的对抗已转为合作,而伴随物联网的深入,双方的融合还会进一步延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虚实之争的终结,当下的虚实之争,已演化为金融及房地产以其高利和资金占用挤压实业空间这个更沉重的话题。虚拟部门的泡沫与实体部门的低迷,所带来的资源配置中的失衡、错配与风险,令许多人忧心。

  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此有过研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金融业所创造的GDP占了8.8%,这一水平明显高于日本(5%)、美国(不到7%)和英国”。今年金融服务行业上榜富豪的人均财富达到174.4亿元,同比去年激增46%,成为最赚钱的三大行业之一。

  在房地产领域,富人榜上地产富人从数量上来说已过鼎盛时期,继去年被TMT富人人数赶超之后,今年又被综合类富人数量所超越。2017年,综合类富人数量多达72名,比去年多了9位,也超过了今年房地产富人的63名。多元化布局在榜单多位富人身上有所显现,尤其在地产行业,在国家针对热点地区有史以来最严调控措施的连连打压下,多位大佬级人物已表示后市不容乐观,王健林转型,孙宏斌入股乐视等,都凸显了在脱虚向实的过程中,房地产尽管仍是最为暴利的行业,但将全部身家集中在地产之上对于该行业的富豪风险越来越高。然而社会上,“辛辛苦苦干实业不如囤一套房子”、“上市公司卖了两套学区房成功转亏为盈”常在耳端,资产价格的暴涨引来的是人们疯狂的通胀预期——2016年四大行的新增贷款6成以上为房贷。金融业的过度发展不仅挤占了实业的资源,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一些城商行同业利润超过一半,而实体经济却依然存在“回报低、融资难”,不少中小工厂业主选择关厂,脱实向虚炒股炒房。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1-11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从2015年的10.1%骤然下降至3.1%。实业低迷之时,上市公司控股权的价格却一涨再涨,2016年上榜富豪里有不少人收购过上市公司,最知名的莫过于赵薇试图用50倍杠杆拿下万家文化(9.400, 0.12, 1.29%),而旗下拥有金融牌照的富豪更比比皆是。近年为人所侧目的“险资举牌实体经济”,即是一些民营险资,利用银保渠道以短期理财产品迅速放大资产规模,同时大举进军资本市场,通过抢夺现金流好、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控股权,迅速膨大。万科、格力等被举牌,不仅导致了经理人的反抗,也让虚实之争为全社会所关注,不无风险的万能险举牌模式最终被监管层叫停。

  从近期来看,随着保险业大跃进阶段性结束,银监会紧锣密鼓调查银行委外贷款去向,证监会收紧对借壳上市、定向增发等方面的政策,这些监管上的动向无疑都是为了去掉虚拟泡沫中不必要的杠杆,督促资金回流实体,“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以减轻对整个经济脱实向虚的担忧。从一级市场IPO来看,影视娱乐等轻资产类公司鲜见过会,而一些耕耘了数十年的老牌制造企业却成功IPO,如飞科电器、欧派家居等无不是在实业中成名已久。在二级市场,以生态化反为名的乐视,最近遭遇各种危机,被视作虚拟泡沫出清的征兆。

  监管之棒所期待引导的,是中国经济转型和资源配置的终极方向:物联网,线上线下相倚;产融对接,虚拟实体互通。

  其实,新富、旧富之间,并非是彼此对立而又割裂的存在,“你中与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恐怕更为贴近现实。比如,雷军的小米,已成为家电制造龙头美的的第九大股东;小米的对手OPPO\VIVO,依靠三四线线下渠道,“农村包围城市”,“线下绕过线上”,带动其重要股东段永平今年上榜;而2016年以来,携着“新零售”之名,阿里一口气连横纵合入股了三江购物(22.580, -1.18, -4.97%)、参与银泰私有化、携手百联,试图构造出“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从单一零售转向多元零售形态;而在富人榜上,京东入股的生鲜超市永辉超市(6.880, 0.00, 0.00%)的张轩松兄弟俩,在榜单上名次连年上升。

  比如,早在2003年就进入榜单的富人张劲,此前主要财富积累来自地产,2015年其重构整合旗下产业为雪松控股,成员企业包括供通云供应链、化工(收购了上市公司齐翔腾达(9.920, 0.13, 1.33%))、文化旅游、君华地产、社区生态运营、养老产业和金融服务等七大产业集团。在实业中践行“重构产业价值”的战略,带动企业成功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2016年,雪松控股营收高达1570亿元;而张劲的身家则跃升至460.3亿元,位居第20名。

  比如,在产融结合方面,除了刘永好、史玉柱等民生股东这样的老牌富人之外,马云、马化腾等众多新兴产业富豪也已接踵布局金融。同时,相比在国内集齐金融牌照获取垄断性资源,一些具有前瞻精神的大鳄已出海,并购市场经验丰富的金融机构,如泛海卢志强以27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公司Genworth Financial(GNW.NYSE),最近又并购了IDG;蚂蚁金服拟以12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速汇金);陈天桥一边收购了上市的小额贷款公司Lending Club(LC.NYSE),同时还收购了美国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美盛集团(LM.NYSE)15%的股权。

  无疑,实体与虚拟经济并非二元对立,即使短期内,资本可能脱离实体,但其根本仍以实体的业绩为依归。虚实相依亦同样反映在今年的榜单变化中。最快成长50富人,多半来自有实实在在盈利支撑的企业,如港股中的碧桂园、融创中国,超低市盈率迭加可能私有化回内地的预期,让港股这些传统企业成为价投洼地;如腾讯张志东、网易丁磊,在财富已然很高的情形下仍能跻身涨幅最快,无疑是公司出色业绩的回报,受到资本的青睐。

  而最快跌落50富人,主要集中于中小创富人。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持股企业高市盈率与低业绩增速的错配,从而招致股价大幅的回调,而这同样代表着资本的失望。

  诞生巨富的热门领域

  每个富人的上榜,都不是无缘无故。每年100多人的轮换率,不断抬升的门槛,足以保证这个榜单的新鲜和活力,财富的时空里,充满了机会和变数。

  从今年的新财富行业首富榜来看,综合、信息(电子)技术与文化传播、商业服务、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的首富分列前五,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格局,这说明这五大行业在当下仍是诞生巨富的热门行业(表6)。

  过了资本市场大起大落疾风骤雨的2015,2016同样不平静,在熔断中恐慌,又在看空里报复性上涨。这一年,财富周期轮动明显,曾经不起眼或被看空的行业(化工、造纸、机械)大举收复失地,带来了相关行业富人身价的大幅暴涨。如在化工行业,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其重点监测的化工产品中,多数产品价格在2016年实现了大幅上涨。在此带动下,化工行业的富豪平均财富水平同比上涨了6成,超过了热门的医药生物、商业服务的人均财富涨幅。

  白手起家的女富豪张茵,在纸业扎根耕耘了一生,在废纸浆里挣到了百亿身家。她的财富帝国,集中体现在控股的玖龙纸业(02689.HK)上。去年排名时,我们还唏嘘了一把,张茵位列各行业首富榜的最末名次。转眼,今年就成了纸业的好日子,各行各业比如家电和快递会吐槽包装纸壳都快用不起了——纸业终端产品一个月涨50%都不足为奇。过去一年时间,玖龙纸业市值涨幅达到1倍,张茵家族的财富亦由此倍增,排名从2016年的309名大幅提升至2017年的90名。

  目前,年届六旬的张茵已经在思索退路,她以一种小心谨慎的方式将财富部分转移给了儿子刘晋嵩。刘持有两个信托的受益权,以信托方式间接持有玖龙纸业33.98%股权(玖龙纸业控股股东Best Result里,张茵个人持有37.073%;ZHANG Ramily Trust持有10%;刘家信托及GOLDen为可撤销信托,分别持有37.053%和15.874%,刘家信托及GOLDEN受益人均为刘晋嵩)。可撤销信托的安排,意味着张茵虽已将过半股权传承给长子,凸显其交棒之心,但仍保留了财富分配的最终解释权。这或许与张茵两段婚姻经历有关,也意味着,玖龙纸业未来的江山谁来掌控,还未成定局。

  财富涨幅同样达到1倍的,还有机械电气领域的张静章家族。2016年末,这位在农机具厂工作了20多年的张静章已是79岁,却不期然收到了A股送上的狂热大礼包,新股海天精工(17.130, -0.18, -1.04%)(601882)的上市,将之一举推上了行业首富之位。2016年12月16日,海天精工公告停牌并自查,此时,海天精工自上市后已连续走出了29个涨停,逼平了此前由乐凯新材(38.170, 0.17, 0.45%)和暴风集团(25.680, -0.02, -0.08%)保持的新股首发连续涨停纪录,市值也较IPO之时暴涨了15倍。除了海天精工,张静章家族还在港股海天国际(01882.HK)上持有6成股权。该家族2017年财富高达191.3亿元,将三一梁稳根挤出了机械与电气设备行业的首富之位。

  有的行业首富却经历了挤泡沫的过程。尽管去年有色金属的行情同样疯狂,伦铜指数上涨了3成,但该行业首富正威国际王文银的财富却下跌了四成。过去,我们曾给予王文银、刘结红夫妇较高的身家——正威国际被称作全球最大的铜贸易商。不过,在正威国际发布了“16正威01”的债券募集说明书后,其中显示的数据并未如我们此前估计般乐观,其2016年中期总资产419亿元,负债140亿元,净资产为278亿元。王文银和刘结红各自持有正威集团80%、20%股权,身家未过300亿元。

  从上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萌芽开始,榜单上传统类富人目前已走向财富交接的年纪。2007榜单上50岁以上的富人占比近乎一半,他们到今天应该是60+了,但仍在2017榜单上的,只有33人,可见传承不易。能同时从“产业转型+家族传承”里幸存下的老钱家族,可谓稀少。美的集团(36.110, -0.21, -0.58%)何享健家族是一个难得的标本。何享健的独子何剑锋无意接班,很早就在美的集团之外独立打拼,醉心于金融投资;另一方面,在三四线房产低迷的新常态下,家电行业在前两年均不同程度遭遇增速下滑,美的空调甚至在2015年达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同时面临两大困局,何享健如何解围?

  在传承上,现年75岁的何享健已淡出一线管理,2015年美的在业内首推由核心管理团队持股的合伙人激励计划,根据新财富的计算,目前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所持美的股权估值达到了30多亿元,远高于其薪酬,资本手段最大程度绑定了职业经理人与创始股东之间的利益。

  而在转型上,美的广泛实施对外开放融合,在国内与阿里、京东、华为等多家公司展开合作,2016年更是成功地展开一系列跨国并购,以4.73亿美元收购东芝家电80.1%股权,相继并购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 Clivet、以色列运动控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Servotronix。而市场上评价最高的,则是美的拿下了德国的明星机器人(18.740, 0.33, 1.79%)项目——库卡,后者是全球机器人四大家之一,是大众、奔驰、通用、克莱斯勒、福特等汽车生产线机器人设备供应商,客户名单还包括空中客车和博世,这将有望推动美的拿下全球汽车工业机器人70%的市场份额。

  去家族化和智能化转型效果渐显,资本市场给予了充分认可,去年一年美的集团股价上涨了32%,美的市值也一举冲破了2000亿元。

  新钱家族蒸蒸日上,老钱家族也于困境处勃发生机,中国的富人阶层,呈现出了更为合理、更代表未来需求走势爆发的分布方向。

  从上榜人数来看,TMT、综合、房地产、医药生物及日用消费品的富人人数分列前五(表7)。TMT今年上榜人数达到75位,尽管去年有不少中小创TMT领域的富豪身家下滑,但随着新生富豪的换血轮动,TMT整体创富能力依然一流。该领域的75位富人,平均身家达到了189亿元,仅次于综合类富人,但他们明显更为年轻化,有33位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更有4位不到40岁,这意味着,在此行业打拼的普通青年拥有更高的人生逆袭概率。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中国的移动支付环境、快递递付速度甚至优于欧美发达国家。根据腾讯的研究,2016年全国数字经济总量已占据全国GDP总量的30.61%,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原本富豪人数较多的行业里,上榜富人数量涨幅前三位的是耐用消费品、商业服务及综合类富人,它们分别上涨了52.6%、17.2%、14.3%。

  耐用消费品是今年表现最为亮眼的行业,不仅富人数量涨幅第一,且富豪平均财富较之去年同比增长了22.7%。如1981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姚良松,毕业后当过教员,开过小餐馆,倒腾过各种小买卖,也曾欠债远走,最后在橱柜市场发掘到商机,经过20年的沉淀后,欧派家居2016年营收71亿元,净利高达9.5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近一倍。姚良松兄弟合计持有欧派78.25%股权,按最新市值其家族财富已超过300亿元了。

  一个发达的国家,必定拥有着发达的商业服务行业,这也是中国急需补上的短板之一。今年该行业上榜富豪34名,较去年的29名增长了5名,同时该行业平均财富水平达到203.7亿元,较之去年大幅上涨了49.5%,也比今年榜单的平均财富高出了30%。

  商业服务业中,快递企业在2016齐齐或借壳或上市,顺丰王卫财富暴涨4倍,成为榜单探花;而“桐庐帮”也继去年的凌厉涨势之后再次集体上涨,圆通速递(20.090, 0.13, 0.65%)喻会蛟夫妇、韵达股份聂腾云夫妇、申通快递(24.790, -0.22, -0.88%)陈德军兄妹今年的身家均已超过200亿元,在美股上市的中通快递赖海松,身家也同比暴涨了151%,达到了176亿元(表8)。

  教育正成为服务业的下一个风口。2016年,众多港股及美股上市的内地教育类公司股价飙涨,过去一年频频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的好未来(原名学而思,TAL.NYSE)即是其中典型,其提分效应立竿见影,商业模式则让人爱恨交加,在“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大众心理认知推动下,家长甚至演化出了彻夜排队报名上学而思的盛况,这也扎实地反映到了其财报和股价上,2016年全年好未来股价涨幅51%,在美股竟然坐拥92.8倍市盈率,市值已近600亿元。年仅37岁的年轻富豪张邦鑫,去年以90亿元上榜,今年已坐拥145亿元身家。同样的,2016年1月才上市、扎根成都的成实外教育(01565.HK)实控人严玉德,今年也以80亿元财富杀入榜单。

  商业服务中的一些新兴娱乐消费类别也在持续给榜单带来新品种富豪。如主业为主题乐园的长隆集团苏志刚因业务向珠海拓展再次上榜,财富达78亿元。随着莱茵体育(9.460, -0.15,-1.56%)(000558)转型为体育赛事、体育传媒及体育金融等服务商,高继胜父女也以68亿元身家成为榜单新客。

  这届富人行不行?

  曾经,我们的富豪主要来自制造,来自地产;而今,我们的富豪主要来自TMT、来自消费、来自服务。曾经,我们的富豪主要产自境外资本市场;而今,回A股成为顶级富人整齐划一的选择。十年,一个全新的榜单。背后是全新的产业结构,辅之以全新的资本环境。

  10年,可以改变许多事。过去的10年,中美两国的经济实力差距不断缩小。2007年,美国GDP为14.48万亿美元,中国GDP为3.55万亿美元(27.02万亿元,按当年汇率折算),大概是美国的1/4。

  到了2016年,美国GDP为18.6万亿美元,相比10年前增长了28.5%;2016年,中国GDP达到了10.28万亿美元,是10年前的289%。10年来中国GDP的增速,是美国的10倍。中国的GDP,与美国之间的比例提升至55%。

  一直被看空,但却从未停止大踏步的追赶。这就是中国迷人的地方。崩溃论与潜力论交相涨粉,每一年经济似乎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每一年,GDP实打实地与日俱增。

  GDP最重要的推手来自于市场和企业,来自于这些努力一搏登上榜单,站在产业舞台最中央的富人们。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富豪和美国富豪的差距也在缩小,10年前我们的首富是美国首富身家的10%,今天我们的首富是美国首富身家的32%。而且美国首富从不曾换人,中国却已出过好几位首富的种子选手。在中国大踏步追赶美国的过程中,宛若新生的中国富豪们,能否成功引领产业升级,如愿站到世界之巅?

  
看了“2017新财富500富人榜名单”的人还看了:

1.中国富豪排行榜2017最新榜单

2.2017中国最富500人名单

    339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