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淬火和退火的区别

肖阳分享

  退火、淬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基本工艺,淬火与退火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淬火与退火有什么区别

  淬火:

  【解释】: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的某个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淬火介质水、盐水或油中(个别材料在空气中)急速冷却,使其得到高硬度。

  应用:用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极限。

  淬火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要回火后才能使用。

  .退火:

  【 解释】: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在炉中随炉冷却)。

  【 应用】:

  用来消除铸、锻、焊零件的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细化金属晶粒,改善组织,增加韧性。

  【回火】:

  解释:回火是将淬硬的钢材加热到临界点一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

  【应用】:用来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冲击性。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对比和区别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退火淬火回火的差异和作用

  退火概念

  所谓退火,就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 然后随

  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其实质是将钢加热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转变。

  退火目的和作用

  (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2)细化晶粒,消除因锻、焊等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成分,改善

  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

  (3)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以防止变形或开裂。

  淬火概念

  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

  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目的和作用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注: 淬火态工件不允许直接投入现场使用,通常在此之后必须实时进行1——2 次或以上之回火加工,以调整其组织及应力等。

  回火概念

  回火就是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低于Ac1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目的和作用

  (1)合理地调整力学性能,使工件满足使用要求;

  (2)稳定组织,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保证工件的尺寸、 形状不变;

  (3)降低或消除淬火内应力,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并防止开裂。
猜你喜欢

1.白钢表面雕刻图案

2.四川特种作业模拟试题

3.化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328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