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中国工笔重彩画的起源是什么

东艳分享

  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那么,中国工笔重彩画的起源是什么?

  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算起。史载,黄帝时,“帝又旁观翚翟草木之华,于衣裳染以五采(古通“彩”)为文章”。当时,上衣主绘有:日轮中三胫之鸦;月轮中兔捣不死之药;星辰;山;龙;雉鸡。下裳(裳即裙子,三代两晉为男子穿着,后演变成妇女专用)主绘有:宝杯;杯连座二水草;火焰;粉米;斧钺;“亚”形文字。《尚书》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古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汉孔安国注:“会五采也,以五采成此画焉。”)说明,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以五采章纹于衣裳的绘画了。所绘图案,即为当时地理、文化、政治的缩影,象征王者、领袖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标志。并一直延续到历代王朝,——后来演变成织绣,将五彩图案绣在衣袍之上。

  古代的这种应用于五彩绘画以章衣裳的“取形傅色”,即是工笔重彩画的起源。

  到周代,朝廷设官分掌绘事,各官管设色分工。《周礼补考工记》:“画缋(同绘)”之事,“杂五色”、“设色分工,谓之画。”周代开始了有组织的绘画活动。这时的绘画,首先注重的是色彩。

  秦代的工笔重彩画,已被运用在建筑彩绘上。

  汉代,工笔重彩有所发展。出现了帛画,漆画。尤其是汉代佛教美术,开始兴盛。汉明帝派使臣从天竺国求佛,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美术也随之发展,推动工笔重彩走向繁荣。重彩人物画,壁画,得到蓬勃发展。汉代壁画丰富,画幅巨大。汉代重彩颜色较简单,整个画调子很红。主要颜色有硃砂、红土、石黄、黑(烟子)、白垩(“白土粉”不变色)。

  中国工笔重彩画起源于黄帝时代,到汉代已由实用逐渐转向美术。

  中国现代重彩画

  工笔重彩中国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画种。始于70年代初,延续至今 ,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它重新高举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的旗帜,力求重振汉唐雄风,恢复色彩特有的表现力;它充分利用了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长,大胆把西方抽象、及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来 ,以特有的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极大的强化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中国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不仅在中国画坛形成了强有的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轰动了西方世界,广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称赞,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今天看来,中国现代重彩画兼容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它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与情趣和明快华丽的色彩,为中国绘画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空间。

    318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