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修养内容简介
医德修养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其医德价值观念、价值理想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决定着医德修养的方向与成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什么是医保药品,欢迎阅读。
什么是医德修养
《医德修养》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贴近临床实际,因为参加编写的作者多为临床一线的专家、教师,经验丰富。二是案例多,便于读者学习与思考。三是针对临床的不同学科提出了具体的医德要求,使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更容易从所在岗位把握医德内容。四是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此书附有与医德相关的大量誓言、宣言以及法律法规,便于查询。
医德修养内容简介
王香平等编著的《医德修养》从医德的本质和作用人手,回顾了中外医德的产生、发展与相互碰撞、相互渗透,提出了医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并结合临床不同学科的实际进行了阐述,同时还提出了医德评价的标准与方法。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教材注重把道德与法律紧密结合,在不触犯法律的基础上鼓励到达更高的道德标准。
本教材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贴近临床实际,因为参加编写的作者多为临床一线的专家、教师,经验丰富。二是案例多,便于读者学习与思考。三是针对临床的不同学科提出了具体的医德要求,使医学生和医务人员更容易从所在岗位把握医德内容。四是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本教材附有与医德相关的大量誓言、宣言以及法律法规,便于查询。
医德修养图书目录
第一章医德的本质及作用
第一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概念及起源
二、道德的本质
三、道德的功能
第二节医德概述
一、医德概述
二、医德的特点
三、新时期医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医德的作用
一、医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良好的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良好的医德是促进医学进步的重要基石
四、良好的医德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标准
第二章中国医德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古代医德思想
一、古代医学道德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二、古代医学道德的主要思想内容
三、古代医德思想的特点及扬弃
第二节近代医德思想
一、近代中国医德概况
二、西学东渐对中国医德的影响
第三节现代医德思想
一、我国现代医学道德概况
二、社会主义医德思想
三、社会主义的医德规范
第三章国外医德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原始医学阶段的医德思想
第二节古代经验医学阶段的医德思想
一、古希腊的医德
二、古罗马的医德
三、古印度的医德
四、阿拉伯的医德
第三节实验医学阶段的医德思想
一、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医德发展时期
二、以行为规范为主体的医德发展时期
第四节现代医学阶段的医德思想
一、以公益论为核心的医德发展
二、技术发展带来许多新的医德问题
三、现代医学道德准则
四、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医德观念的不断更新
五、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五节中外医德思想的比较
一、中外医德思想的普遍性
二、中外医德思想的特殊性
第四章医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第一节医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一、修养与医德修养
二、医德修养的实质
三、医德修养的意义
四、医德修养的境界
第二节医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提高医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二、提高医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三、医学生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涵育
一、医学与人文的关系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提升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作用
……
第五章医疗实践中的道德
第六章医德评价
第七章卫生法律法规
附录1 医德相关誓言宣言
附录2 医德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后记
医德与医德修养的重要性
不同职业,由于担负的任务、职务的对象、工作的手段、活动的条件和应尽的责任等的不同,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道德意识、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医德就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对医疗、护理科学的发展、提高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增进人民健康都具有其他社会意识无法比拟的作用。那么,医德有什么具体作用呢?首先,病人来到医院,医生询问病史检查病人过程中,有否责任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医生医德境界的高低。一个医德高尚的医生,会待病人如亲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态度和蔼,认真详细地询问病史,系统地、全面地为病人检查身体,有的放矢地选择一些可靠、经济、实用的检查手段,正确地进行抽象细胞理论概括,最后得出明确的诊断。相反,一个医德境界低下的医生,在诊断病情时,往往敷衍塞责,粗枝大叶,甚至掺杂私心杂念,该做的检查不做,不该做的检查随意乱做。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由于缺乏应有的诊断资料很容易造成误诊。由此可见,诊断前医德的导向,选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种监督是通过医生本人的医德修养来提高医德境界,树立医德信念,自觉地遵守医德规范来实现的。在医疗工作中,一个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往往把医德规范牢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牢固的医德信念,工作中时时处处用医德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要求医生应主动热情、态度和蔼,对病人体贴入微,对所有的服务对象都要一视同仁,决不厚此薄彼,亲疏不一,媚权重利。要尊重病人的人格,爱护病人的自尊心,要心不思邪,动机纯正,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不择手段搞权钱交易。同时一个医生要保守病人的病情秘密,做到慎言守密,对病人采取系统全面、仔细地检查,不能粗心大意,马虎从事,要耐心体贴病人,对初诊病人要耐心解释,要注意做好误吸和引导工作。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各项检查报告要实事求是,准确及时,有一是一,有二是二,那种“大概是”、“似乎是”、“差不多”的草率作风,都是不道德的表现。第二,医德具有一定的评价作用,首先是社会舆论和病人的评价,对医生在诊断工作中符合社会主义医德规范的行为,给予赞扬和褒奖,对违反社会主义医德规范的行为给予谴责和贬斥。其次是医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医生通过医疗实践,自觉地提高医德境界,铭记医德规范,经常用职业良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诊断工作告一段落后,医生就用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来衡量自己在诊断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哪些符合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哪些有悖于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做对了的,感到良心的满足,做错了的,便感到内疚,受到良心的责备,这既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觉进行医德修养的过程。
当然,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生来就是“善”的或“恶”的,而是后天逐步形成的。一般地说,医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医务工作者如果不认真进行医德修养,要培养良好的医德素质是不可能的。重视医德修养,对医务人员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一,医德修养是提高医务人员个体医德素质的内在依据。良好医德品质的形成,是以医务人员个体的自觉性、能动性为前提的。所有医德教育施加的影响,其效果如何,归根到底要通过个体自身的医德修养才能表现出来。外在的教育只是条件,内在的修养才是根据。第二,医德修养是防治疾病本身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告诉我们,精神因素既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而医务人员的医德状况就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因素。实践表明,医务人员通过恰当的语言、良好的态度和行为,常常能影响和改变病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减轻或消除病人的有害心理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相反,医务人员如果忽视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不注意自己的语言、态度和行为,就会影响疾病的防治,甚至有可能引起医源性疾病,造成不应有的严重后果。因此,医德修养不仅事关服务态度和文明礼貌问题,而且对提高防病治病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医德修养是改善医德医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直接决定着医德医风的状况,医德医风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医德医风的改善,说到底还在于医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而这必须通过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才能实现。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势必会促进医务人员医德观念的更新,医务人员要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适应日益变化了的新形势,就必须积极投身于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医德修养,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医德医风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行业不正之风,以医谋私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爱心缺乏、情感缺乏、责任缺乏的现象仍比较突出。这就向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了保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加强以法治医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以德治医,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水平。为此,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我们要要自觉树立医德修养的价值观、实践观、自律观、他律观,学会用义务论、美德论、公益论和价值论的观点正确处理医学实践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为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看了什么是医德修养的人还看了:
1.浅谈法学专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