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世界上最小的蛇
说起蛇,小编总会觉得毛骨悚然,大多数蛇的危险性较大,即使有些蛇本身不具有毒性,但是被它咬上一口,也会疼得龇牙咧嘴啊,在动物世界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体型庞大的蟒蛇,这算是世界上最大的蛇的品种了,那大家又知道世界上最小的蛇又是怎样的吗,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世界上最小的蛇——盲蛇
盲蛇的体长不超过20公分,乍一看非常像蚯蚓,但外表比蚯蚓更光滑发亮。它们的头小,呈半圆形,与颈不易区分,体呈圆柱形,尾短,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周身被覆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 盲蛇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眼睛极小且退化成感光眼点,呈黑点状隐藏於头部鳞下 。
生活环境
盲蛇生活在腐木石头下、落叶堆、垃圾堆和岩缝间等阴暗潮 湿的地方,晚上及下雨过后会到地面上活动,行动敏捷。以白蚁、蚂蚁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卵生,行孤雌生殖,没有雄性个体。在全省低海拔地区都有分布,数量尚可。
中国种类
中国已知有4种:高雄盲蛇,仅见于台湾省;大盲蛇,见于云南金沙江边和海南岛,体内曾发现14个充分发育的胚胎;钩盲蛇,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已知最北纪录为宜昌和重庆,产卵2~7枚,卵径12毫米×4毫米;白头钩盲蛇分布于香港。本科蛇类体型较小,最大的非洲巨盲蛇可达750毫米,一般种类全长在200毫米以下。吻端略扁。眼隐于眼鳞之下,口小,位于头部腹面。上颌骨横置,与头骨连结疏松,其上着生少数牙齿;前颌骨、腭骨和翼骨均无齿,少数种类的下颌齿骨前端尚有一枚牙齿。脊椎骨具椎弓突与椎弓凹。有残余的腰带,或仅为一棒状骨,或完全退化消失。仅有右侧的输卵管。大部分种类营穴居生活,或潜伏于砖石、缸□之下,雨后到地表活动。以蚯蚓、多足类、白蚁以及其他昆虫为食。卵生或卵胎生。是我国品种最少的一种,也是无毒种类的第一类。
分布范围
盲蛇,已知约3属160余种,广泛分布于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
新盲蛇品种
巴西一河流中发现新盲蛇品种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8月1日报道,科学家在巴西马德拉河(Madeira)河床底部发现一种怪异的新盲蛇物种,它们看起来就像被解剖的人体,十分丑陋。桑托・安东尼奥能源公司(Santo Antonio Energy)的工程师在马德拉河修建一座水利大坝时,在河床底部发现6条看起来十分怪异的生物,它们每条约1米长,被命名为atretochoana eiselti。尽管它们看起来有点儿让人恶心,但对科学家来说,这却是令人激动的发现。尽管它们看起来像蛇,但实际上却可能是火蜥蜴和青蛙的近亲。这种盲蛇1968年曾被发现,十分罕见。生物学家朱利安・图潘(Julian Tupan)说:"6条蛇中1条死亡,3条被放生野外,2条留下研究。我们认为它们可能是通过皮肤呼吸,以小鱼或蠕虫为食,但这些还都未得到证实。亚马逊是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宝库,这里依然有许多新物种有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