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常见心理学效应:权威效应

玉欣分享
你知道什么是权威效应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一、定义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权威暗示效应的寓意: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权威暗示。权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二、效应产生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人们都有一种“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种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要求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因此,这两种心理就诞生了权威效应。

  在企业中,领导也可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肯定是企业的权威,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领导。当然,要树立权威就必须要先对权威有一个全面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树立权威,才能让权威保持得更加长久。

  三、效益影响

  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做,也不懂得这样去做,最终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1)变得不自信。一旦自己的想法和权威人士的想法出现偏差的时候,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是自己错了,因为对方是权威人士,人贵言重。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会受到“权威人士”变相地打击,从而变得不自信。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自信、不能明确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很大程度上都是“权威人士”误导的结果。相信权威、迷信权威使得这些人不再相信、不再去思考和判断。

  (2)埋没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很多人总是喜欢听信权威之人的话,以至于对一件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可取的,但是长此以往不仅会出错,而且还可能埋没自己的想法和判断,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去思考、不去判断,一味地听信别人。很显然,这是非常冒险的,也是不可取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迷信权威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它会让我们迷失自己,不相信自己,甚至被别人的言行牵着鼻子走。

  四、案例分析&解决措施

  有一名中文系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撰写,终于将一篇小说写完了。他为了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便请了当时一位著名的权威作家指评。可是这位权威的作家正患眼疾,于是这位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

  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顿了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吗?”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问,煽起学生无比激情,他立刻灵感喷发,马上回答说:“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达一个段落后,作家又似乎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

  小说一定勾魂摄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激昂,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持续,持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找作家有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

  “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学生问。

  作家回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有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

  “看来,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绵延逶迤,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学生追悔莫及,自认性格过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难以把握,恐不是当作家的料。这位学生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在权威作家的“点评”之下,他转了行,做了一名不太成功的商人。更可怕的是从此以后,只要专家人物对这个学生的事情作出任何的点评,这为学生都会坚信不疑,并且“积极地”进行改变,只是让他不理解的是,自己的事业为什么总是停步不前呢?自己可是按照专家的话一步一步去做的。

  多年以后,这名年轻人遇到另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羞愧地谈及那段往事。谁知这位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速,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之强,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能正确运用,你的作品一定脱颖而出。”

  这名年轻人愕然:到底谁的话才是正确的?之后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还得自己做主,专家有专家的意见,但不一定正确。自己有自己的意见,也不一定错误。从此以后,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整顿自己的巩固公司、生意,果然情况好转了很多。

  正如案例中的年轻人一样,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跟着权威人士走,就不会出现错误,就能快速成功。事实证明,这些人的做法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正如故事中的那名年轻人一样,完全按照权威人士的话一步一步去做,并没有真正成功。由此可见,“权威效应”对我们一生所起到的影响并不小。因此,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避免犯“迷信专家”的错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养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

  做任何事情,只有经常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够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才能够正确分辨他人意见的利弊,才能够从他人意见那里获取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才可能及时发现专家意见的不足之处,从而不会去迷恋权威。

  2.正确认识专家的意见。

  专家并不是神,也是人,并不是什么都懂,也会犯错误。专家的意见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的,那就是正确可行的,通不过实践检验的,也就是错误的。因此,面对专家的意见,要积极地加以思考和论证;选取其中可行的部分,去掉其中不可行的部分,不能因为他“权威”就完全照办。

  3.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对自己的决定不自信,总喜欢提出疑义,尤其是当他们的意见遭到专家的疑义时,他们就非常容易相信专家,而对自己本来很正确的观点和看法产生怀疑。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专家面前,显得尤为重要。

    2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