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暖”起来怎么表现
消费市场“暖”起来!这是怎么表现的呢?中国2023经济迎来一个开门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费市场“暖”起来,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消费市场“暖”起来怎么表现?
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3开年以来,国内消费复苏脚步加快,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暖”意十足。各地各部门乘势而上,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消费市场加速复苏回暖
今年春节,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人气火爆,天然粉雪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不远千里前来打卡。
“春节期间,滑雪场累计滑雪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71%,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311%。”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场运营总监张嘉瑞说。
假日冰雪游的“火热”,是近期国内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的缩影。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据商务部监测,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6.8%;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我国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位列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名……
一个个跃动的数据,彰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劲复苏力,释放经济稳步回升的积极信号。
“今年春节,消费火热的景象再次回归,跨省旅游、餐饮、观影等消费迅速回暖,为提振全年经济开了个好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此前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突出稳经济大盘稳就业稳物价,为后续消费持续恢复提供了坚实基础。
内需包括哪些行业?
内需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两个方面。
1、消费需求
消费就是消费者对食品服装耐用品服务等等的消费。按消费者的购买目的不同,可分为生产性消费需求和生活性消费需求。生产性消费需求是为满足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需要。按消费需求满足的对象不同,可分为社会集团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
2、投资需求
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额之和。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投资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就总需求的两大构成即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各自的不同特点来看,消费需求的增长相对稳定,不易发生急剧的变动,而投资需求则上下摆动的幅度很大。
“内需”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即内部需求,一般把对外国的出口看作外需,内需就是相对的国内的需求。
让庞大内需力量涌动起来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大国经济都具有内需主导的特征。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务须扩大内需规模,增强内需动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称“纲要”)恰逢其时,将提振市场信心,引领庞大内需力量涌动起来。
内需旺则经济兴,消费增则经济强。内需不仅指消费需求这一个方面,而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层级的所有需求。既包括消费需求,也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方面,既包括衣、食、住、行、玩等个人消费层面需求,也包括医疗、养老、就业、教育、体育、救灾应急等既有个人消费特征、也有公共服务属性的需求。其中,就业需求尤为重要。从广义角度说,内需也包括社会治理方面的供给和需求。满足这些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纲要阐释了扩大内需规划的背景、总体要求,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9个方面31条具体措施,体现了理论思维、战略规划与实践步骤的相互统一。笔者认为,可以重点从4个角度深入领会,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一是,扩大内需战略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在阐释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远景目标时,纲要从优化要素配置、提升经济质量、增强人民获得感、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在阐释“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重点要求在内需规模、内需潜能、内需质量、内需市场体系、内外市场统筹等方面实现较大进展和突破。
这套“扩大内需”组合拳,实质上涵盖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环节。并且,纲要所覆盖的时间跨度是13年,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景目标相一致。这说明,扩大内需战略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国内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消费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不平衡不均衡。要从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三个方面着力,打通堵点,攻克难点,解决体制机制问题,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坚持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并重。
从扩大消费来讲,要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玩、用等传统需求。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包括文化旅游、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消费等。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包括线上线下消费相互融合,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促进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在满足不同层级消费需求的同时,要强调合理消费、健康消费,消费而不浪费。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完善相关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从扩大投资来讲,要向制造业发力,引导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聚集。加大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投资力度,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降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在用地、用能、融资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态环保、民生等基础设施领域加大补短板投资力度。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进制造、先进服务业态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三是,坚持高质量生产和高水平流通并重。
积极扩大内需,要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靠高水平的市场流通体系。
从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来讲,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提升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产业化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促进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产业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力度。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发挥企业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
从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来讲,首先是提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水平。要推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知识、技术、数据要素配置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快建立公平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地域分割,优化行业准入,优化行业竞争体制机制。其次是完善物流体系,提升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城市商业水平,建立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加快现代技术应用,构建道路、航线、运输力量、仓储、互联网技术相互贯通,城市间、城乡间、各产业间相互贯通,内外市场相互贯通,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是,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还必须做到发展和安全并重。一方面解决好公平和效率的平衡问题。这关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当然也关乎扩大内需战略。要高度重视就业,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在此基础上,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性安排。促进共同富裕,才能打牢安全发展的基础,才能厚植内需发展的潜力。
另一方面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要着力提升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领域的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能力,以此保证经济发展安全,为扩大内需营造良好的战略环境。
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的时间窗口,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内需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累积新势能,激发创新潮,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上留下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