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你们知道是什么村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
晓起村始建公元787年,始居人为汪万武,据晓川《汪氏宗谱》载:唐乾年间(公元877年--公元879年)歙县篁墩汪万武逃乱,至此天刚破晓,只见青山环绕,绿水潺潺,地沃草肥,花香四野,便搭草棚、起炊烟,而将此取名“晓起”,亦称晓川,后汪姓在小溪上游一公里处建村,也称晓起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村边水口十几棵数百年老树和村小学后成片的古樟树林,即使在古树遍布的婺源也不不多见。村中也颇多明清古建,风格各具特色,村内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一些村屋门前设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园景象。此外还有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景。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上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天井,厅堂宽敞深进,大门口三级高阶和门楼精美的砖雕图案,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晓起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晓起村地理位置。
江上青希望小学就建在晓起,江上青是江石溪第六子江的养父,祖籍婺源,公元1911年---1939年,中共党员,革命烈士。为继承和发扬江上青烈士崇高的精神,原共青团上海市电力工业公司委员会决定在江湾晓起村建“江上青希望小学”,谨此让家乡人民缅怀先烈,激励青少年秉承烈士遗志,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环境介绍:晓起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位于婺源县城东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晓起分为上晓起、下晓起两个自然村,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主要景观有双亭耸峙、枫樟流荫、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江氏祠堂、砖雕门罩、养生河与古濯台等。“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极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晓起村落的美丽山光水色,竟有“绝妙何图诚若是”之感。
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上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前后天井,厅堂宽敞深进,大门口三级高阶和门楼精美的砖雕图案,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而村头青石护栏的古道、古亭以及梁柱间族人“高中(进士)捷报”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让人想象古村当年的显赫与繁华。
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村边水口十几棵数百年老树和村小学后成片的古樟树林,即使在古树遍布的婺源也不多见。村中也颇多明清古建,风格各具特色,村内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一些村屋门前设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园景象。此外还有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景。
晓起村有古驿道通往山里。有些靠河地段的驿道甚至还有青石板护杆,炎暑时节,浓荫蔽天,十分凉爽,有如世外桃源。连接上、下晓起的青石古道蜿蜒曲折,石板上一条古代徽商留下的深深车辙至今未能磨灭…… 2001年以来,晓起村开始创办了旅游业,提出了旅游兴村,农业稳村,个体旺村,商贸活村的经济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商贸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旅游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晓起景区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多万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2400元。集体经济收入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晓起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村建规划,打出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晓起的旅游。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了《晓起村古村落保护规划》,结合晓起村的实际情况,将晓起村分为古村落保护区、村建社区、生态旅游区,体现了晓起人文合一的生态家园的 特色,为旅游发展和乡村建设描绘了美好蓝图。晓起村按照《古村落保护规划》,大力加强村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村建新区选址在晓起村西南方村入口处,地名芜头,占地面积10672平方米。在短短的时间里,使整个村庄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加强村庄建设的同时,晓起村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市级卫生村”活动。通过创建活动,使广大村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
晓起村旅游业开发成效显著,江上青希望小学就位于该村,当地孩子就近可以读到小学毕业,但当地小学教育条件十分简陋,几个年级的学生只能共有一间教室同步上课,对于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更是很难落实。当地家长对于孩子上学所持态度是,只要能识字,将来好打工。晓起村的教育,无论从条件和重视度来说,自然都是很不够的。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却远远不能达到标准。当地青壮年外出打工对于小孩教育的影响不好,当地自然条件特殊,无法发展种植业,家里青壮年皆外出打工以求生计,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家里老人与小孩留守,对于小孩的教育来说,是及其不利的。
旅游状况:晓起是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古县江湾镇的一个小村落。婺源属于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4.5℃,7月平均气温28.0℃,年降水量1821毫米,主要集中在2月--9月,其中5月、6月是降水量最为集中的时段,气候温暖,一年四季均可旅行,相比之下,春、夏季为最好的旅行季节。晓起村交通便捷,油路直通景区。大型停车场、牌楼、水口公园、嵩年桥酒楼及各式木、竹结构房屋,都是为游客提供上佳服务的休闲场所,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生活、感受微派建筑、体验刺激漂流,晓起是您亲近大自然理想的选择。上晓起山坡田园风景很美,建议到此吃住。
饮食及特产:晓起的特色菜式,有糊豆腐、粉蒸腊肉、民间瓦罐汤、南瓜蒸豆角、粉蒸土鸡、开门红、肉沫水豆腐等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走进上晓起村口,“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木牌坊映入眼帘。由陈文华振词的“迷人上晓起,风光美无比。自然铺锦绣,文化是根底。传统小作坊,令人惊且喜。水转揉捻机,人醉茶香里。”的歌声在村间回荡,两旁郁郁葱葱的山峦,云遮雾绕。因是阴天,走在石板小道上,像穿行在云雾中,如入仙境。晓溪两旁是村民的住宅,都是白粉墙。黑布瓦(黛瓦),飞檐翘角,呈现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村中有数栋属茶商宅居的古宅,都有砖、石、木雕于门、梁之上,工艺精致,或神话故事。
如福、禄、寿、喜,或耕、渔、樵都神韵如生,正如建筑行家说的,走进晓起村恍如时光倒流,置身于明清古老的村落之中。村庄周围绿树参天,茶村满地,有茶园、茶亭、茶室、运茶古道、灵泉古井、茶作坊、制茶机械、运茶独轮车,处处与茶关连,处处显扬着茶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村中一清代祠堂里,我们看到了“古今茶画展览室”。此间收集整理了我国唐、宋至当代著名茶画100多幅,向村民和游客普及茶文化史方面的知识。村中还办起了介绍婺源茶叶生产、销售历史和“晓起”高山生态所含有机成分的情况及茶艺走出国门的成就的画廊,办起了介绍我国古代传统水力农业机械的画廊。在村中,有以晓溪水流为动力的制茶作坊,作坊于今近半个世纪。作坊内的大型茶揉捻机和十几个炒茶、烘茶锅的铁铲,都是由水流驱动轮带动的。水流不断,炒茶、捻茶不停。这里已生产出了具有独特滋味的特色茶—晓起毛尖,晓起毛峰。村头“水口”旁三棵数百年的古樟村,俯临水面,浓阴蔽日,丛丛茶树生长,烂漫山花盛开,闲坐于阳伞下、圆桌旁,品尝高山生态茶之醇香,感受天然品茗乐园之惬意,真是远离尘世喧嚣,让心灵得以安宁和净化。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村的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教学实习基地的“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试营业以来,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并引起茶文化界的重视。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发展概况
在村中,有以晓溪水流为动力的制茶作坊,作坊于今近半个世纪。作坊内的大型茶揉捻机和十几个炒茶、烘茶锅的铁铲,都是由水流驱动轮带动的。水流不断,炒茶、捻茶不停。这里已生产出了具有独特滋味的特色茶—晓起毛尖,晓起毛峰。村头“水口”旁三棵数百年的古樟村,俯临水面,浓阴蔽日,丛丛茶树生长,烂漫山花盛开,闲坐于阳伞下、圆桌旁,品尝高山生态茶之醇香,感受天然品茗乐园之惬意,真是远离尘世喧嚣,让心灵得以安宁和净化。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村的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教学实习基地的“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自2004年“国庆黄金周”试营业以来,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并引起茶文化界的重视。2007年开春以来各级领导前来参观指导,给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南开大学历史系将它定为“社会实践基地”。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少儿茶艺夏令营”2007年7月下旬也曾在此举行。
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同志于2005年3月8日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视察;国家国土资源部鹿心社副部长于2005年5月日到“中国茶文化长一村”参观指导;江西省上饶市市委书记姚亚平博士于2005年5月6日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视察,对茶文化村的建设给以肯定并表示要大力支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茶文化学科”组于2005年8月18日-20日在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主办了“中国茶文化学术研讨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和有关单位的专家齐集婺源茶乡,探讨茶文化学科建设问题。
看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介绍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