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技能学习>炒菜>

炒菜的时候如何判断和把握油温

春燕分享
  油是对流传热。食用植物油的沸点在 200 °C 以上,燃点 280 °C 左右,在烹调中油的温度选择范围较大,传热速度比水快得多。那么你知道该怎么在炒菜的时候判断控制好油温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炒菜的时候如何判断油温,希望能帮到你。

  炒菜的时候如何判断油温

  温油锅, 三至四成80 °C~110 °C, 油面微动,无青烟,无响声, 适用于熘、浸炸、干货原料涨发中油发的第一阶段油浸,有保鲜嫩、除水分等作用
 
  热油锅, 五至六成140 °C~170 °C, 四周有少量青烟,油向锅中间翻动,搅动时有微响声, 适于软炸、滑炒、煎、煸等菜肴,有酥皮增香、不易碎烂的作用
 
  旺油锅, 七至八成190 °C~220 °C, 油面平静,冒青烟,搅动时有炸响声, 适于爆、重油炸等,有脆皮、凝结原料表层、不易碎烂等作用
 
  炒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滑炒菜,时由于火力旺,油温较高,操作速度快,成菜时间短,为保证菜肴味型准确,在烹制前事先兑成芡汁,待菜肴成熟时将兑好的芡汁烹入锅内,能快速且准确调制出菜肴的复合味型。锅内加入油后加热至 150 °C(五六成热)时放入主料,迅速翻炒至原料散籽变白、互不粘连,再放入辅料炒断生。
 
  滑炒时新鲜细嫩的原料(如虾仁、鱼肉、鸡脯肉等)油温宜低一些;质地较老、肌纤维较粗的原料(如牛肉、鸡腿肉、质略老的猪肉等)油温宜高一些;不易脱浆的原料油温可低一些,加热时间可长一些。掌握油温油量时,一定要考虑下料量的多少与火力的大小。原料数量较多时油温可适当高一些,火力也可适当增大一些,使原料下锅后油温不至于下降过快。

  炒菜用油的错误方法

  误区1:油温太高了
 
  在炒菜的时候有的人喜欢高温爆炒,每次炒菜的时候都习惯性的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放菜,专家提醒,这样的做法是极为不科学的。如果温度过高,会使食用油里面所含有的一些营养物质遭到破坏,并且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
 
  建议:
 
  在炒菜的时候最好是先把锅给烧热了再放油,这样就既可以达到热油的效果,同时还能达到爆炒的效果,一举两得。
 
  油的使用方法也很重要,炒菜时最好别让油“冒烟”了。烹饪不得当,再好的油也会变“坏”。
 
  误区2: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
 
  很多人为了预防三高问题以及预防肥胖,经常在炒菜的时候都千篇一律的使用植物油,坚决杜绝动物油的掺入。
 
  专家提醒:
 
  如果长期不吃动物油,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响人体的健康。并不是说一味的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就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了,其实在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的。
 
  误区3:吃油的种类太单一
 
  为了方便以及健康,很多家庭通常都长时间只吃一种品种的油,认为这样可以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误区4:用油的量太大
 
  在用油的量上也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像一些血脂、体重正常的人总用油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他们每天每人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
 
  建议:
 
  对于食用油的学问可不止这么一点,除此之外在挑选食用油的问题上也是有着一定的技巧的,比如同种品牌的食用油,最好是选颜色较浅的那类。还有关于更多的食用油技巧,这就需要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去细心的发现了。
 
  误区5:荤油不能吃,植物油尽量多吃
 
  很多人认为荤油既然不能吃,植物油多吃也无妨。因此,有些家庭每日每人植物油摄入多达50克甚至更多。其实这是一个大误区,食用不当,植物油也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经过化验,食用油用量过大,不仅会影响食品的味道,还会影响到人体对食物的吸收。长年吃这样的菜肴,对心脑血管极其不利,还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在一般能量摄入的情况下,一天除去摄入的动、植物食品中所含脂肪外,一个正常人每天植物油的摄入量在25克左右为宜,有肥胖和高血脂的患者,应该再减少,但不应少于15克。
 
  误区6:害怕肥胖不吃油
 
  提倡少油烹调并非鼓励无油饮食,适量的油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脂肪酸,促进人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还能软化食物纤维,减少食物体积,提供饱腹感,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就算我们要减肥节食,每天也需要至少20克膳食脂肪酸才能维持胆汁正常排出,脂肪酸不足可是会破坏皮肤健康的。
 
  误区7::只要是油就可以用于煎炸
 
  当植物性油经长时间加热时,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变化,譬如用来炸油条、炸鸡、煎葱油饼所用的植物油,由于重复的加热作用,会最终变成对血管不利的饱和脂肪酸。因此不宜用小包装植物油来反复煎炸食品。
 
  误区8:橄榄油好就只吃橄榄油好了
 
  专家建议家庭不要长期食用单一油品。油要变换着吃,可以适时适当地混和食用调和油,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调和油是通过特殊的工艺将几种不同的植物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而成的,其营养成分比单一原料的食用油高出很多,口味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对消费者的食用油调查中发现,由于对食用油健康的认识不够,多数家庭几年如一日吃同一种油。
 
  误区9:一大桶油最实惠
 
  买一大桶油,然后每天打开盖子倒油,这样做其实并不妥当。油的氧化变质是一个链反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把新鲜的油放在旧油瓶中,新鲜的油也会较快地变质。所以,用一个大塑料瓶来反复盛装烹调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很容易使油加速氧化。正确的做法是,用较小的有盖油杯或油瓶,过几天从大油桶中取一次油,平日放在橱柜当中,炒菜时才拿出来。小油杯和小油瓶应当定期更换。尽量购买新鲜的小包装油。如果买回来了大桶油也应该放在阴凉处,把盖子拧紧。
 
  “热锅凉油”是炒菜的一个诀窍。先把锅烧热,不要等油冒烟了才放菜,八成熟时就将菜入锅煸炒。此外,有时也可以不烧热锅,直接将冷油和食物同时炒,如油炸花生米,这样炸出来的花生米更松脆、香酥,避免外焦内生。用麻油或炒熟的植物油凉拌菜时,可在凉菜拌好后再加油,更清香可口。

  炒菜烹饪的方法

  1、炒素菜
 
  加入顺序:糖➔醋➔盐➔味精。
 
  炒素菜应该先放盐,这样蔬菜熟得更快,因此能保留更多的营养。先把锅烧热,放入油烧至五六成热时,(这时可根据喜好放葱姜等爆出香味),放入青菜煸炒几下,下入盐继续翻炒,颜色变翠绿即熟。
 
  诀窍:注意翻炒几下就放盐
 
  可选调料:糖、醋。
 
  忌放:酱油。
 
  酱油味道浓郁,炒蔬菜时加入,不但影响了蔬菜清爽的色泽,浓郁的酱香味还会遮盖蔬菜的清香。
 
  2、炒肉菜
 
  加入顺序:糖➔醋➔盐➔味精。
 
  诀窍:注意要快熟了才放盐
 
  可选调料:糖、醋。
 
  3、凉拌菜
 
  加入顺序:都最后放。
 
  诀窍:当然要最后一起放啦
 
  做凉拌菜一般是把所有的调料混在一起调成味汁,再浇在菜里,拌匀。调料一定要在最后放,现拌现吃,否则菜长期泡在调味汁中,会使菜的味道过咸,营养也会损失。
 
  忌放:味精。
 
  4、炖烧菜
 
  加入顺序:料酒➔酱油➔糖➔醋➔盐。
 
  诀窍:无论何时先放料酒
 
  烧菜往往要突出料酒的香味,并借用酒味来遮盖腥膻,因此酒应该在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放。红烧时放酱油主要是为了上色,因此酱油也要先加。另外要记得,糖必须在盐之前加,否则烧出来的肉就发柴发老。以红烧肉为例,先将带皮五花肉切块过油,然后另起锅,油烧至六成热,放入八角、葱姜块煸出香味,烹入料酒,放入酱油、白糖烧开,加入汤(或水),大火烧开撇沫,改用小火烧至八成熟时放入盐。炖的烹饪方法与烧基本相同,只是汤汁多一些。
 
  可选调料:醋。
 
  5、汆丸子
 
  加入顺序:料酒➔盐。
 
  诀窍:注意所有调料先放肉里
 

  在做汆丸子、汆白肉等菜肴时,要先用调料腌制原料。如汆丸子先将肉切碎加入胡椒粉、料酒搅匀,加入蛋清再搅匀后,最后加盐搅至上劲,然后汆入微开的水中,小火煮熟,汤中最后加入盐。煮的调味方法也与此类似。
 

猜你感兴趣:

1.炒菜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2.炒菜油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误区

3.炒菜的过程中该如何使肉质变嫩

4.炒菜火候的掌握技巧与窍门

5.炒菜中的火候应该怎么把握


    380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