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选>

2017语文高考作文山东卷写作技巧(2)

锴丽分享

  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1

  感情真挚

  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前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老师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现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从而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真情从“实感”中产生。如果缺少生活的“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生活中有些事让我们感动,就想把它写下来;写下来的东西能够引起读者的感动,它在我们眼里便是好作品。平时要善于感动,学会感恩。歌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我们要善于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与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入作文中,这样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缺少感染力了。要做一个可以和他人、和全人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人,一个有着人性与人情的真正的人。

  亲情、友情、人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正是一些家常琐事,让我们深深领略生活的况味。2005年高考江苏卷有篇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描写平凡的妈妈,用不平凡的母爱充实了女儿的成长过程,有关妈妈啃西瓜皮的细节,很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浓浓的亲情,流淌于淳朴的文笔中,让人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感动。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谢父母辛勤工作,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对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只要有感恩的心,你就能时时感念父母,就能明白父母心甘情愿、不辞劳苦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颗感动的心,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富有意义的。

  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2

  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1、着眼当代热点

  山东省中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操场上,小鹿同学突然晕倒了……"这一材料,

  就这件事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进行联想和想象。有位考生把构思和选材的目光投向揭露***的罪恶这场政治斗争,以《走出生命的误区》为题叙写了小鹿同学痴迷***,患心肌炎却迷信"有大师保护,快要成仙"的歪理邪说,拒绝医治最终晕倒这令人痛心的过程,强烈声讨***摧残下一代的罪恶行径。这种选材与当代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2、着眼当代新风

  兰州市中考作文题是《美在身边》,大多数生活面窄的考生都把寻找美的目光投向学校或家庭,而有位考生调动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这样写道:"记得5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2000多名群众挽起袖子为急救事业无偿献血,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这不正是有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之歌吗?"这样的新风这样的"美",就出现在中考前一个多月,真实、鲜活、动人,跳动着时代脉搏,是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滥了的材料所无法相比的。

  3、着眼当代改革

  当代改革大潮涌动着创新的灵魂,在中考作文中引入改革题材,能给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广东省中考作文题是《新的》。有位考生把课程改革引进选材的视野,以《新的课程》为题,描写同学们对电脑等新课程的热切呼唤,事真情深,现实意义强烈。而河北省有位考生反向落笔,历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尾处写道:"中国的莘莘学子,何时才能搬掉书岳题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呢?这位考生拟题《中国的教育家,你难道还没有发现吗》(命题要求是以"发现"为话题作文),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情振聋发聩。文章以对教育现状的全新审视作为题材,体现出作者与时俱进的意识,那直陈时弊勇于改革的锐气,新人耳目。

  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3

  散文写作的技巧

  1、.题目鲜亮

  作文题目要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因此散文的题目是最有嚼味的题目。有的是场景入题,《无边落叶》、《昨夜雨,今朝下》;有的是感觉入题,《花香》、《路是月的痕》、《眼睛上的窗帘》;有的呼告,《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比喻,《放下感情的叶片》;有的口语化,《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有的化用成语诗词,《随遇而安》、《月是故乡明》;有的繁复,《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有的简洁,《网里人生》。比较一下其他文体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散文的题目没有一个相同,富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而且又跟高考"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十分切合。

  2、取材广泛

  散文的题材十分广泛,因此其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欢快,都可以移到纸上。"(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言》)凡是能够引起作者动情的,凡是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的,都可以是散文的题材。在一篇散文里,作者可以展开广阔的思路,无所拘束,任意驰骋。高考作文取材最忌讳旧、俗,阅卷老师老是看到常见的材料,首先就感觉不佳。散文广泛的题材领域,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上面举到的几篇文章,取材面相当广泛。有的是以个人经历为突破口,深挖细掘,探索心灵中隐秘的宝藏(如《茉莉,我爱你》);有的敏锐地抓住当今时事,细察社会发展轨迹(如《随遇而安》);有的恰到好处地联系课本知识(如《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则进入历史的海洋去舀一勺水(如《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广阔的题材显示了考生敏锐的思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表达灵活。

  散文取材广泛,它的表现形式也就显得自由灵活,表达方式也就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因为散文总是有抒情性的特点,抒情方式尤其丰富多样。满分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山东考生)先由栀子花开状写惜花恨雨之人的心态,然后联想到古代诗人和诗境,中间穿插议论抒情,结尾用栀子花重开暗示自己的见解。《拨开天空的乌云》扣住对道家音乐的感悟一事,写心境,写游览,写谈话,写品曲,无不为"感情亲疏不同,对道家音乐的感知也千差万别"张本,写得大气。


猜你感兴趣:

1.2017山东语文高考作文

2.2017年山东语文高考作文范文

3.2017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素材

4.2017山东高考作文素材题目

5.2017山东高考作文解析

309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