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初中作文>中考作文>中考话题作文>

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作文4篇

炎玉分享

  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个更加私密的空间,在这里不仅可以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亦可抒发我们自己对别人的见解。下面一起随学习啦小编来欣赏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作文吧。

  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作文1:微信和我

  准确地说,微信和我还没有发生直接关系,但发生了间接关系。

  我这么说,是因为我至今没有微信。我有4G手机,也有博客,但都没有开通微信。不是我守旧,而是我觉得它对我用处不大,而且也有别的途径部分替代它的功能。所以我就不开微信了。

  但我与微信发生了间接关系。我的妻子,我的一些朋友,都在用微信,于是我与它发生了间接关系。

  妻子家务繁忙之暇,喜欢刷微信,乐呵呵的。她曾给我欣赏她微信上的小学同学毕业二十周年聚会照,让我羡慕不已。相比之下,不玩微信的我,小学同学星散各处,音讯寂寥,无从访觅。有时看她很沉醉地聊微信,我就想:这也是妻的一种精神享受啊!

  但我还是没有开微信。我生性好静,平时忙于教书、读书,不愿把时间耗在微信上。去年末,我的正读大三的学生回校聚会。他们告诉我对微信的普遍感受:“很浪费时间!正在上课,每隔五分钟就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看看上面挂了什么新内容。”我听了,暗暗庆幸自己不开微信。

  我知道微信是亲朋好友间极好的交流方式。可我也觉得,感情的维系,并不一定要仰赖于时时刷新的微信。鲁迅先生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之慨,而我板起手指头细算,则很自豪自己有六位知己。我的这些知己,都不在微信上联系感情,甚至逢年过节,亦无客套问候。可彼此都知道对方是知己,在心里盛着,永不褪色。我有一位远在大城市打拼立业的知己,我们的友谊近三十年了,平时我们各忙各的,几无联系,可我们都把彼此当兄弟看。

  而且我知道,微信上的“朋友圈”,成分很混杂,并不全是“真朋友”。我看网上报道说,一些人无论见了谁,都要拉进微信“朋友圈”,为的是卖面膜。这就恶心了。我问妻子有没有这种事。她说有啊,但不理它就行了。但她又说,有一回她在“附近的人”里,看到了她单位的一位领导,猛向她发了不雅信息,什么“出来玩玩呀”,还有黄色图片。“他不知道我是谁,但我凭他的微信认证照认出了他。这人样貌猥琐,没想到行为更猥琐,”妻子说,“后来听同事说,他还在外面包了‘二奶’。”我听了直摇头。

  微信的“附近的人”、“摇一摇”功能,为我们广交朋友提供了方便,但也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定力。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微信私密往事:已为人夫、人父但风流不减的他,在“附近的人”中遇到一位已为人妻、人母但丈夫远在他方的寂寞少妇,于是二人暧昧地交往起来。“那段日子最怕老婆翻看我的微信了,偏偏我老婆是最喜欢检查我微信的,”朋友心有余悸地说,“我只好把‘她’设为男性的名字。”这段由微信引发的婚外恋以女方的热情难禁、男方理智将女方从微信中删除而告终。“就差最后一步没有迈出。也幸亏这最后一步没有迈出,要不然,两个家庭都毁了!”朋友拍额称庆。不过,他近日又在微信上结交了一位气质样貌俱佳的外地贵妇。我有点担心他这次真的把持不住了。

  微信和我,迄今未发生直接的关系。可即使是身边这些间接关系,也足使我深切感到:微信确实是个好东西,它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交流方式;可如不能理智对待,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事业、伦理、精神的危害。

  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作文2:我们更需多元的声音

  微博与微信成为了时下人们热捧的宠儿。它们拥有相同的使用者,示有各自忠实的粉丝。它们的不同的功能让人们争辩不已。

  在微信朋友圈中,你发布的内容只能被你的亲朋好友所看到。如果你所发布的内容与他们契合,那么他们就给你点赞,给你肯定的评价,若是不赞同你的观点,他们碍于面子,碍交情,只会默默地把你的朋友滑动开,假装看不见。试问,有谁在朋友圈中收到,“啊,你穿这件衣服好丑!别穿了!”这样的评论呢?

  在微博上,境况则完全不同。由于不认识的人亦可看到你发布的内容,他们不需要有更多的顾忌,可以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吐露,所以说话更直接。诚然,相比起微博上不时出现的“世纪级”的口水战,微信朋友圈显得更加风平浪静,其乐融融。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蕴藏在矛盾运动中。你对你的见解沾沾自喜时,有网友指出你认识中的不足与错误。你对此愤愤不平,冲上去与之“撕杀”,几个争论的回合下来,你对事物的认识反而更全面了,顺带获得一股酣畅淋漓之感。

  你看,历朝历代哪位暴君不是自认英明而专断、蛮横的?而盛世的明主则多为广开言路、尊重各位臣子给他的意见。暴君身旁依附的是阿谀奉承的小人,明主身边则站着义正言辞的忠臣。国家凋敝抑或是开创繁荣盛世,不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多元化的声音。

  当下,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微博,及时发布微博,保持信息的畅通,使决策更为透明。政府开通微博,各路网友献言献策。在不同的声音中政府可以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实在是乐事一件。

  的确,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个更加私密的空间,但是,微博却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亦可抒发我们自己对别人的见解。更多的不同的声音交融在一起,才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及时发现错误避免错误的倾向。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元的声音。一味的鲜花与掌声只会让人沉溺其间不能自拔,而“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元的声音。

  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作文3:到头来朋友圈弄丢了朋友

  作者:渡渡渡大爷

  一直以来,我觉得比起微博,微信更为可怕得多。

  在现在这个见面说了没几句,就会热络地说“你有微信吗”的世界,交换微信都成了一个基本礼节。有时候哪怕你不想,但是对方只要有了手机号,加你的微信易如反掌,那么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我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她不喜欢别人在微信朋友圈里面老是转发链接,有一次她很抓狂地指着一个人的朋友圈对我说:“这个人的人生中就没有一点自己想说的话吗?”

  我想了一会儿,对我妈说:“也许不是别人没话要说,只是觉得不合适说。”

  以前刚开始用人人和微博的时候,一有不开心就会发上来。上课太困要发,作业太多要发,半夜复习还要问一句有人在吗?不久前翻看了一下所有的微博,才发现自己原来发了好多现在看起来都很蠢的话,转发了无数矫情的言论。以前觉得非说出来不可的事情,现在觉得也就那样。

  再也看不到有人会发状态抱怨说和男友吵架,质疑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也不会有人说一些生活里遇到的尴尬事,或是轻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目之所及,毕业以后,朋友圈的味道就变了。留学的小伙伴们做起了代购,进了银行的小伙伴开始每天发哪个产品的利率高,去他们银行存钱怎么划算,贷款怎么便宜。进了外企的每天都是“满满正能量——Fighting”或是“品牌新闻”,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做回归身心、做养颜护肤的,那就是每天都在刷屏的节奏了,宣传自家的产品有多好,让人起死回生、返老还童,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会不会相信。

  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今天去哪里吃饭了好幸福”、“今天去哪里度假了好开心”,最差的也是“今天要做一个有收获的人”,到处都是一片虚假繁荣,大家开始只po开心的事情,那么不开心的事情呢?

  人长大了之后,朋友圈就再也不是只有朋友了,长大了,就算再难过,也不会共享情绪了。

  那些一往无前的“我有话要说”,通通变成了“今天我很好”,倒像是那夕阳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以前那个会抱着我哭的唐再也不见了。会飞奔到我寝室和我挤一张床的唐消失了。她没有了情绪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些怀念那时候的她。许是我也并不愿意承认,在毕业之后我们不再那么亲密无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很少见面,大多就是在朋友圈里互相留个言。

  唐,这是成熟了吧。

  原来社交媒体,终究是为了社交而存在的。你无法在上面看到你朋友的真实生活,你无法了解到你的父母是否真的快乐。朋友圈也好,微博或是其他也罢,都是一句“请组织放心”的保证。如果真的还顾及他们的话,多给他们打打电话,多见见面,每一种都会比通过朋友圈点赞来得自然。

  从前误以为,社交媒体拉近了人的距离。现在却发现,它把我们的真实越推越远。破坏了温情脉脉的交流,简化了彼此间的体贴,我们住进了社交媒体,就像住进了一个玻璃房子,四周看到的都是拿着剧本的演员,然后我们也开始按照剧本来进行同样的表演。

  一开始没想过,到头来,朋友圈弄丢了朋友。

  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作文4:朋友圈的真相

  自从各类社交平台产生后,我们寻求被他人发掘和认可的欲望有了无限可能:人人网的页面浏览数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受关注的人;微博上有成千上万粉丝的大V告诉大家,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微信更是开辟了供个人经营的公众平台,告诉大家,我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粉丝数、浏览量、转发率、赞、评论……我们开始用这些数字来衡量自己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价值,这些数字仿佛比它背后所度量的那件事更具有说服力。而自从有了这些数字,我的朋友圈里仿佛每个人都成了占地为王的一方诸侯,时刻都在用一种貌似谦虚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优秀。

  “这是我前一阵写的稿件,又被转载了。总有人约出书,到底答应不答应呢?”

  “小伙伴非要给我做专访,只好答应了,其实也没做出什么成就来。”

  “最近又上了两个节目,拍了美片,你们可不要说我胖啊!”

  “诸事不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体味人生。”(附自拍)

  而紧跟着这一条条新鲜事的,是评论里此起彼伏的男神女神、人生赢家。

  前一阵一个大学学妹申请加了我,通过后一声招呼没打,一句问候未说,出于好奇,我点进她的朋友圈转了一遍,差点就没能回来:今天我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今天我创办了创新性的公众账号……今天老板让还是新人的我独自去谈客户……今天我之前写的稿子被北大引用了……看得我后背起阴风,脑门落冷汗,满心都是被年轻一代的优秀所捶挞的震撼:我活至今日,竟不知世上还有如此优秀之人。然而略略转念,若是按钮一划,将朋友圈屏蔽,你在我的人生中莫说捶挞,怕是连撩拨都算不上吧。

  有时看到些自秀好感的言论,我总是想有一个匿名送鸡皮疙瘩的选项,只可惜朋友圈的功能设置总能轻易地让朋友“圈”了你,看不过去、懒得理甚至觉得恶心的,最多也就是不赞而已——谁会真的撕破脸皮告诉你“拜托美图秀秀磨皮都磨平了的自拍就不要发了”或是“求你同一篇文章发在不同的账号上就不要每次都自转一遍了”,毕竟退一万步讲,大家都还是“朋友”。

  在纷繁杂乱看不到背后真相的朋友圈,尤其是自媒体的存在,让每个人都成了能讲故事的人,把自己做的事说与他人听,以此来体现:我的经历值得被惦念,我的努力让世界改变,我的人生绝不如水般寡淡,我的未来会让所有人闪瞎眼。可是亲爱的,如果这个瞬间,我屏蔽了你的朋友圈,你是否还能如此这般信誓旦旦?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再把你自己的优秀说与我听,这个世界之大,明眼人之多,我相信以你的出色,我会无法回避那终有一日铺天盖地的影响力。若是我暂未接收到关于你的信息,想必你尚需再锻炼些功力。当然这些话是批判也是自我反省,虚荣的人性让我们都无法逃脱对那些赞美之词不能自拔的上瘾。可罗素说:“我们为什么而活?”

  因为爱,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下一次,不如想想那甚至未曾有过手机的人群,他们仍在温饱线上举步维艰。所以请让你的优秀散发到这个世界中去,最好能在人类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等到那一日来临,我自然会发自心底地给你一个点赞的爱心。


看过“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作文4篇”的人还看了:

1.微信朋友圈励志文章两篇

2.微信朋友圈经典语录

3.为你点赞的话题作文4篇

4.微信朋友圈个性说说大全

5.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作文3篇

6.微信分享励志文章两篇

    848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