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

有志者事竟成的作文600字:立志,是成功的起点

良兴分享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天对于每个刻苦努力的人都会有垂爱之情,坚持到底,才能收获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作文,供大家参阅。

  有恒心,方能成功

  问世间“志”为何物?直教人事事都成。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若无“志”则“事”不成。

  话说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终于他凭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不懈努力,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成就一番大事。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很多: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然而五岁即可“指物作诗立就”的仲永却只因其父贪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其丧“志”最后“泯然众人矣”。若“仲永”因其才而立志,那么结局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尽然。很多人都有志向却不见成功,是因为志向不符合客观实际只是空想或幻想,那么又怎么能成功呢?

  一定要有一个恒定的志向并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才会有所成就。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那么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反之,若一个人胸无大志,就是做再简单的事也不尽如人意。

  有理想,才有成就

  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但只要你有这个志向,并向着它努力,世界上不可能有不可能的事。

  到了老家,外面还在下着小雨,姥姥过来把我拉进屋里,我看到桌子上摆着豆子,枣,米,豆沙馅儿,呵!这分明是要包粽子呀!这下我可来了兴致,我兴致勃勃地坐在了椅子上,喊道:“姥姥,来教我包粽子吧!”“好。”姥姥说。姥姥把三片粽叶依次放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形的东西,先添枣然后盖上点米放点豆再放点米,把粽子一盖看粽子有三个棱角后再一系,一个粽子就包成了。我学着姥姥得样子,慢慢的,我开始照猫画虎的包了起来,我先把粽叶依次放好,再一折,漏斗成型了,然后我往里添米和豆子,刚想把多余的粽子的一角盖上,只听‘哗啦啦’我还没反映过来,妈妈笑起来,说:“琦琦,你的粽子漏了,这下真成漏斗了,就是少了下面的部分了!”,听了妈妈这话,我往桌上一看,米漏了一桌子!“哼!不就是米漏了吗?这点困难,怎会难倒我呢?太easy了。”我不服气地说,我又包了起来,就像在给最好的朋友包礼物一样认真仔细,过了一会,我包了一个粽子,这个是不漏了,可系的不紧,也不美观,我看着粽子,无奈的摇了摇头,唉声叹气地把绳子解了下来,姥姥见了,对我说:“看我怎样系!”一转眼的工夫,姥姥就系好了一个粽子,我看了看手中的粽子,坚定的拿起一根绳,一手拿粽一手拿绳,绳子被我一圈一圈小心翼翼地绕在了粽子上,过了一会儿,我的第一个成功的粽子诞生了,慢慢的,一步步地包着粽子,又要系粽子了,第一次没系好再系,又没系好,接着系,经过这几次反复的努力,我终于可以熟练的包粽子了,我一个包的比一个好,包的越来越起兴,棕叶快没了,姥姥又去抱了一些来,这时我和姥姥配和起来,我来包,姥姥来系,我和姥姥真是一对天生的搭档,配合的是天衣无缝,“终于包完了!”我伸了个懒腰说,然后我跟姥姥击了一下掌,把桌子收拾了一下,就把成桶的粽子搬进了厨房。看着从自己手里诞生的粽子,脸上立刻洋溢出胜利喜悦的笑容。

  “吃粽子喽!”我们立刻围坐在桌边,我比其他人还高兴,热腾腾的粽子端了上来,我包开棕叶咬了一口,真香啊!吃着粽子的大人边吃边夸我:“妞子真是一学就会,包的还挺香的!”

  这个端午节我很高兴,不仅是为自己又学到了一门手艺而高兴,更多的是包粽子时那种快乐,同样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不是吗?请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尽然。因为“有志”和“事成”之间还有某些条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无这些条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难成的。这些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当属如下两条: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观实际。这就是说:一个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脱离客观实际的空想或幻想;“志”与客观的科学规律相抵触、相脱离时,则“事”是永远无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制成永动机,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始终没能研制出来。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其志不符合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当机器运行时,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间能量的损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制永动机这个“志”也就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之事。可见,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须是永不改变的“恒志”,而且必须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难成;其志向必须是始终指向一个目标,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痴心不改”。这更是在强调:有了永不改变的“恒志”,还要有永不改变的行动。为了实现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难,不怕讽刺挖苦,不怕挫折失败;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始终如一地迈开勤奋的双脚,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断地艰难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我国古代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史马迁,青年时代就立志编写出一部有别于他人的史学着作。为此,他不仅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残章断简,奔波与民间,收集丰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狱惨遭宫刑之后,也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志向,愈挫愈奋,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奋写作,到了晚年终于写成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的中国三千多年的鸿篇巨作——《史记》这部“千古之绝唱”,由此可见,有“恒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奋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条件。

    397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