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就读于本科的你,知道自己的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与实用价值:
任何科学的诞生都需要基础知识。同样,任何专业技能的学习都得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之上。我们经常把基础知识称为“功底”。现在新课程改革要求向素质教育前进,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音体美属于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教育,早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可是,我们艺术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很薄弱,功底差,再加上艺术院校在录取生源时比较看中学生的艺术能力,对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比较低,所以造成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为了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艺术教育之中多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本人非常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从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情绪各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规划和引导,使他们在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进而成为一个综合素质的接班人。本人认为崇尚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应该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从中体现了艺术教育应从过去单纯专业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培养专业人文人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离不开人文教育。在艺术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有三点好处: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三、有助于大众所需,适应更多的眼球,扩大社会效应。艺术院校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一片弘扬人类文明的沃土,更应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让人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这样的栽培可能会把我们学生变为机器人,与教育思想相违背。有人认为人文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把右脑开发起来,右脑的潜能不可估量。也有人认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搞清楚他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才能定夺。而本人认为艺术教育不能是粗犷式,应该讲究精品效应,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培养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双轨管制,深入研究新教改革。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来,取其精华弃其糟泊,经济建设才能搞上去。要清晰地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向在校的学生传授艺术的同时传授人文教育才能走向更加完善。
自己的见解:
本人认为,艺术教育中重视文化素质没有争议,因为任何技能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基础文化知识密不可分,艺术教育也是建立在基础文化知识之上的。可是现在老师们的研究只盯在论理上,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论证。事实上从实证的角度更能说明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地位更加密不可分。本人是看法依旧不变:把单科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培养方式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本人对艺术教育需要哪些文化知识进行了分析和重构,也愿更好的为艺术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想方设法建言献策吧。
研究的主要内容:
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缺陷和表现形式。
(1)实践少理论多。即实践操作和轮流指导次数少,在课堂是阐述艺术高层理论多,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2)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支撑薄弱。
(3)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不够高,人文情怀不足,人格影响力欠缺。
(4)缺失心理学知识,精神意志不够坚定,应变复杂环境能力不强。
二、把文化素质增加到艺术教育中,完善艺术价值。
(1)将审美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2)突出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作用。
(3)强化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社会责任感相联系。
(4)塑造出艺术作品与我国乃是世界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结语
主要研究方法:探索法、访谈法、调查法、归纳法、演绎法、经验总结法等。
1、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定量分析,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依存。
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艺术理论跟实践和现实相互促进。
3、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艺术花与文化蕾相互绽放。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
题 目:
学 院: 法学 系 法学
专 业: 法学
班 级: 法学072班
学 号: 5301107113
姓 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月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依 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作品传播方式的数字化进程,数字技术和网络的结合也促成了作品的有形载体向无形载体的转变。技术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一些合理使用行为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合理性”受到质疑,怎样重新确定合理使用的范围是当前各国著作权立法的探索方向。我国著作权法在应对这一挑战中也呈现出不足,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意 义: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行为的特点、性质、及各方利益的分析,以达到对该制度合理性标准的重构及合理使用范围的准确划分,并结合有关国际公约和各国著作权法对该制度的最新规定,为我国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立法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我国目前的著作权立法对合理使用行为的规定采取的是列举式方法,这一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已出现了较多弊端,怎样在列举的同时采取确立新的合理性标准,国际公约中如TRIPS就确立了“三步检验法”。同时,对于网络技术条件下合理使用制度的范围,国内外的著作权法研究学者的观点也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应扩大,使公众有充分的利益空间,这种观点在发展中国家中受到欢迎。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将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范围缩小,以充分保护创作者的利益,鼓励其再创作激情,这种观点大多都是发达国家所推崇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合理使用制度应走向灭亡,主张以技术来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相对来说,限制合理使用范围的观点在目前来说处以主流地位,我国著作权法新设定的网络传播权可以说就迎合了这一观点。
发展趋势:各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都是从平衡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出发的,今后的立法方向亦是从这方面着手。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一)传统合理使用的合理性标准在网络环境下的不足;
(二)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范围的扩张与缩小
(三)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分析;
(四)如何确立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新的合理性标准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兴趣,选定“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研究”这个课题,在粗略地阅读部分相关字资料,并结合国内外著作权法对此行为规制的立法趋势后,大概地确定论文的提纲,并且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书面文章的阅读及网络材料的检索和阅读,以专著为主,再结合自己的思想,使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论证,写成论文。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研究目标:本文将分析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特点、性质、及各方利益的分析,以达到对该制度合理性标准的重构及合理使用范围的准确划分,同时结合并结合有关国际公约和各国著作权法对该制度的最新规定,从而在达到平衡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的基础上,合理正确地确立新的“合理性”判断标准。
主要特色: 本研究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站在当前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前沿。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比较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进行论证,研究课题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充分做到学以致用。
工作进度:
1、选题和指导老师见面 2008.10.15—2008.10.31
2、查阅资料、调研 2008.11.1—2008.11.15
3、撰写开题报告、提纲 2008.11.16—2008.12.3
4、初稿撰写 2008.12.3—2009.2.18
5、第一次修改 2009.2.19—2009.3.11
6、第二次修改 2009.3.12—2009.4.8
7、第三次修改 2009.4.9—2009.4.20
8、定稿 2009.4.21—2009.4.29
六、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平.《网络法律评论》2卷 [C].北京: 法律出版社.
3.郑胜利、张平.《北大知识产权评论》第1卷 [C].北京: 法律出版社.
4.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6.冯晓青.《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7.寿步.《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C]. 北京:法律出版社.
8.谭莜清.《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判例研究》[C].江苏: 苏州大学出版社.
9.郭卫华、金朝武、王静.《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M].北
10.吴汉东、肖尤丹.《网络传播权与网络时代的合理使用》[J],科技与法律 2004第4期.
11.郑坤山.《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研究》[J].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12.乔喻.《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研究》[D].西北大学.
13.肖泉青.《图书馆管理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3
月第21卷第1期.
14.张淑琴.《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D].浙江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15.胡亚曼.《试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
第16卷第7期.
16.张离.《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