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主题征文五篇
2019年迎来了建国70周年,这70年是腾飞的70年,这些年来,祖国一直在成长,这是风雨过后的壮丽70年,新时代已经开启,等着我们去开创美好未来。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主题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主题征文:起名字
作者:电气三班 张涵璞
随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东方的第一抹朝阳刺破天际,照耀大地。
这对于王根硕,真是双喜临门。就在前一天,他接到通知,说村里组织大伙去天安门看开国大典,看毛主席哩。恰巧妻子临盆,这不,折腾了一晚上,生了个大胖小子。揉了揉惺忪的双眼,抖了抖乏力的双腿,王根硕却一点也不觉得疲倦,他正盘算着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好呢,村里便有人来喊他了:“硕子,大伙都等你呢,快,离天安门还有十好几里路呢,别误了时间。”王根硕赶忙跟妻子叮嘱几句,又恋恋不舍地瞧了瞧襁褓里的婴儿,一小步一小步地后退,终于好像痛下决心一般,转头三步并作两步走了。
这一路上,好像有一种魔力笼罩着大家,整个人群洋溢着欣喜热烈的氛围。大伙都说这是第一次见毛主席,第一次到天安门。王根硕除了一样欣喜外,脑海里还有一个念头,该给我娃起个啥名呢?
到了天安门,大伙齐声欢呼。往上看,城门楼子张灯结彩,往下看,人群攒动红旗飘飘。王根硕从没见过这场面,从没见过这么多人。西头有穿着军装的几个小伙子,举着红旗,在那里摇旗高呼;东边有几个戴白色头巾的老伯,根硕离他们近,能从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听到他们在暗暗感叹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站在根硕后面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和她的小儿子,小孩儿忽然抓着根硕衣角,根硕转过身来,那名妇女说:“大哥,您能帮个忙吗,这孩子几天前就嚷嚷要来看开国大典,来了才发现人这么多,您能把他架在肩膀上吗?”看着小孩渴望的眼神,根硕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下来。感受着肩头微微的重量,听着着小男孩兴奋的叫声,看着他因为激动而在空中摇晃的双腿,根硕的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另一个大胖小子,不禁沉思起来,我娃起个啥名好呢?.
十月的晌午依然酷热难耐,人们汗流浃背,或站或蹲,或者干脆席地而坐,也略显疲态。待日头过了正中,开始渐渐倾斜,人群突然开始骚动,人们纷纷站起,拾起散落在地上的红旗、标语;戴上放在一旁的头巾。人们的目光都转向了城楼上的那个人。根硕是第一次见那个人,虽然隔得较远,但根硕还是掂起脚尖,眯起眼睛尽力去看他,只见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显得沉着、稳重。他的声音,似乎带着磁力,将这片寰宇都吸引到他的身上,人们翘首以盼,目不转睛。他缓缓但坚定地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声音,仿佛夏日里一声惊雷,带着万钧之势,在每个人的胸膛中炸开。
人群明显迟钝了一下,随即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人们欢呼雀跃,相拥而泣。根硕热泪盈眶,虽然没读太多书,并不知道这到底是意味着什么,但是,他被人们最真挚、最热烈、最朴实的情感所感染。
之后发生了什么,谁说了什么话,乃至声势浩大的阅兵式,上空喷气飞机低沉的轰鸣声,地上坦克发动机的巨大声响,受阅士兵整齐的口号和步伐,根硕似乎都没在意,他的印象里,就剩下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名字”,“建国”
傍晚时分,疲惫的根硕终于回到家,坐到妻子床边,孩子已不哭闹,被红色的襁褓裹着,甜甜入梦。妻子睁开眼,望见根硕,悄声地问:“孩子他爸,你看给娃起个啥名字?”根硕几乎是脱口而出,“就叫王建国!”
兜兜转转,时光轮转。当年的红旗依然飘扬,当年的城门依然矗立。可是,当年那些人、那些事,早已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了。这天放学,孙儿将书包放到自行车前框,两脚灵活一踩,就上了爷爷车的后座,爷爷一边骑一边问:“辉辉,今天都学了什么内容啊,给我……”“爷爷你先听我说。”辉辉抢过话头,“老师今天布置了作业,要调查名字的来历,为什么爸爸要给我取名叫王辉啊?”“因为要我们家辉辉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啊”爷爷回答。“那你呢,爷爷,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啊,你爸爸对你有什么希望啊。”孙子好奇地问。“他给我取名叫王建国,是希望我建设祖国,报效国家!”爷爷回答,眼中多出了些许晶莹。
每一时刻,这座城市会有千千万万的婴儿降生,也会有千千万万的家长来回踱步、忖度,到底给娃取个啥名呢?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征文范文:辉煌七十年,启航新时代
作者:自动化二班 王祎辰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个伟大的日子,已然载入史册。
新中国成立宣告了一个战乱时代的终结,宣告了中华民族的屹立,宣告了一个新的开始。那一天,为世人所铭记,为后人所传颂。
二零一九年,伟大的祖国母亲迎来七十年华诞,70年的风雨兼程,我们走过“从无到有”的欣喜,走过波澜曲折的艰难,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聆听新世纪的钟声,并且在迈入二十一世纪后,祖国一直在蓬勃发展,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
建国以来,七十载岁月,历经过苦难,迎来了春天。这壮丽的七十年,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从最开始的“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到C919的升空;从最开始的落后科技到18量子位的量子纠缠、“天眼”FAST等各大尖端科技领域突破。70年来,祖国的变化使世人为之赞叹,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慷慨迈进。
我们不能忘记,70年来,多少人为了祖国的复兴而默默付出,多少人为了祖国的复兴而奉献一生。我们不能忘记,是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战士牺牲自我,保卫祖国;我们不能忘记,是邓稼先、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奉献自我,发展科技;我们不能忘记,是雷锋、郭明义这样的在平凡岗位恪尽职守、发光发热的普通人,温暖了我们的生活。
他们负重前行,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振奋。我们向他们致敬,更是要以他们为榜样,接过他们的接力棒,传递这份家国情怀、敬业精神、责任意识。
身处新时代,我们亦当砥砺奋进
习近平主席提出对新时代青年的六点期望: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进、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
不久前,听闻消防战士龙二伟的事迹,我不禁为之感叹。这位消防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身负重伤,医生说“他恢复的可能性很小,并且不能接受大量的训练。”然而,凭借不屈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他站了起来,他回归了队伍,再次成为抢险救灾的急先锋。平凡的生活中,亦会有英雄。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龙二伟这样的人,他们也许并不显眼,但是当关键的时刻到来,他们会挺身而出。
面对时代楷模,我们不甘落后,我们或许尚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我们能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共筑法治长城;热心助人,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环境,创造最美中国。
身为北洋学子,兴学强国,实事求是,为祖国发展奉献力量,我们义不容辞;身为时代青年,涵养家国,心系祖国,为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应当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还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认识大局,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立场。
身处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立场
两个月来,香港事件接连不断,其中许多年轻人参与活动,他们大部分受某些西方国家蛊惑利用,大肆破坏公物、袭击一般民众,人们称之为“废青”,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便是他们没有爱国情怀,不承认“一个中国”,不懂“一国两制”,不考虑妄图分裂国家领土的后果。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推广,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安全是重中之重,“”“”等一系列分裂行为已然是在挑战中国政府与法治国家的底线,任何妄图“”“”的个人或组织必将得到法律制裁。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相较过去更容易接触到反动、违法等负面信息,在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时期,我们必须明辨是非,绝不可误入歧途,辜负国家、社会对我们的期待。
身处新时代,我们应当志存高远
能够成为北洋学子,成为天大人,是我的光荣与骄傲。巍巍学府北洋高,1895年以来,我校人才辈出,如今轮到我们高擎北洋大旗,努力奋进,去成为时代先锋,去成为杰出人才,去成为行业精英。进入天津大学,我们注定不甘平凡,我们必当鹰击长空,没错,“天大人”要做“天大事”。
“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壮丽七十年,中国崛起,难以忘怀前辈鞠躬尽瘁谋求发展;建功新时代,民族复兴,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创辉煌。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主题征文
1981年我上小学,1993年从教至今。学校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教室是我理想实现的殿堂,我目睹课桌凳的大变样。
1978年,5岁的我记得那年秋天姐姐上小学了,家中唯一的一张高脚木凳不见了。它可是我的最爱,比起家中一张张粗糙笨重、凳面坑坑洼洼的小板凳,这张凳子身材高挑且凳面方正、光滑,我经常又当桌子又当座位又当玩具。凳子不见了,我丢了魂一样哭着寻找。奶奶不胜聒噪,说:“你姐姐上学带去了,要不就得坐砖头。”我哭闹着,拉着奶奶到学校找。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叫“学校”的地方——一个空旷的院落两排茅草平房,土坯的墙,黑黑的窗棂上糊着泛黄的油纸。奶奶抱起我,透过破损的窗户纸向里瞧。我惊讶地看到,泥巴地上一排排和我差不多高的土台子,后面坐着十几个土孩子,我的姐姐就在其中。她坐的正是我朝思暮想的木凳子,而大多数孩子坐的是摞起来的砖块。我好奇地盯着土台子、砖凳子,竟然忘记了此行的任务。后来,姐姐用每天一个故事换取了木凳的使用权,我也懵懵懂懂地“认识”了王二小、刘胡兰、海娃……
“上学多好呀!”期盼中,3年后我如愿以偿跨入了这所小学。此时,草房变成了瓦房,我也不用带凳子了,教室里全换成了木质的长条凳,土台子盖上了一层光滑的水泥板。两年后,土台子换成了长条桌。
从三年级,我们教室一直用木质的长条桌凳。桌凳都一米多长,凳子也就巴掌宽,桌子有一尺多宽,但也只是四条腿顶着一块木板,进入初中才用上有桌洞的长条桌,书包终于有了安身之所。长条桌凳两人合用,与同桌有深深的友谊,也有不愉快的回忆。
1990年,我考上师范学校,走进教室看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木质桌凳,呵呵,终于不必合坐了。凳子是结结实实、端端正正的方凳,凳面是长条凳的两倍宽。最喜欢的是桌子不仅宽大,还有一个严严实实的大桌斗,桌面可以开合,可以上锁,青春期的小秘密不怕被人发现了。
如今,为人师25年,目睹了课桌凳的不断变化:上世纪90年代还是清一色的木质桌凳;新世纪后,安全环保的合成材料课桌椅进入校园,不仅是材质的变化,而且讲究人体工学,高度可调,颜色漂亮。
随着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推进,便于移动、能任意拼接的桌椅受到青睐。我们学校录播室的课桌可以拼成三人一桌、四人一组、六人一圈,方便极了。图书室的桌椅不再是行列整齐的方形桌凳,变成了活泼可爱、五彩缤纷的卡通造型,孩子们或伏在“花瓣”上,或坐在“蘑菇”下,或躺在“月牙”上……在书中畅游,海量图书装点着学生的幸福童年。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智慧教室的豪华桌椅诞生了。电脑椅舒适气派,课桌嵌入电脑,让课堂与网络、大数据、学习软件、便携式终端高度融合,学习资源走向无限世界,学习方式走向立体多元。
桌凳从无到有,从一种基本的学习设施到关注美观和功能,从满足学习需要到适合身心体验;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先发展教育让教育装备日趋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可谓“桌凳换新颜,教育谱新篇”。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征文精选
近日,我回老家探望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时,突然想起应该到近两年未曾光顾过的、孩提时在那里度过4年读书生涯的村小母校去瞧瞧。当我走进校门时,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楼前旗杆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随之传来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触景生情、不禁感慨万千,在我脑海记忆的深处回荡起母校的变化。
据村里的多名长辈说,虽然贫瘠、自然条件比较差,但村里文化氛围浓厚。我于上世纪60年代中叶入学,1963年8月,教室在史无前例的连续7天特大降雨中倒塌,之后重建并扩建为4间教室、两间教师宿舍、一间厨房,其他办学条件亦然。
进入70年代,除村里投资购置木制桌凳外,校舍依旧。村民们十分羡慕村里部分学生,他们凭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或方方面面的建设人才。1977年国家高考制度恢复,村里又有学生考入中专或大学,成为国家干部和各行各业人才。因此,村民们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不惜砸锅卖铁甚至债台高筑,也要供给有培养前途的儿女上学。
步入80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时,村干部为了改善村小办学条件多方筹措资金,建成6间水泥、钢筋、砖结构的教室,并配有教师办公室、宿舍,还增加了五、六年级。
当历史的车轮隆隆地驶入21世纪时,国家投巨资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8间配备有变频空调的标准教室,并配有教师办公室、宿舍、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土台子、破房子永远成为了历史。
岁月如梭,转眼已近七十载。回首过去,母校在悠悠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时代的步伐跨入新世纪以后,母校与全国各地其他农村中小学一样,也面临着城镇化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更高追求和生源日趋减少的困惑。如今,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教育给予厚爱,采取特岗计划、培训教师、增加教师津贴与经费等措施,生源正逐步回流。
忆往昔,峥嵘岁月……而今迈步从头越。愿母校在新世纪的伟大征途中,无所畏惧,奋勇直前,再创辉煌!
壮丽70年,致敬新时代作文范文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做一名教师,至今已过去20余年。这些记忆像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脑海深处,挥之不去。
难抑内心的喜悦,我一路坐着破旧的绿皮汽车,来到了我的第一所工作学校,那是一个离家10多公里的地方。学校看来了年轻人,异常兴奋,为了照顾我生活,特意给安排了一个仓库当房间。
于是,我便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除此之外,最高档的就是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可它的灯泡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只能在大家听课的时候用。于是,黑板上被我写得密密麻麻,擦掉板书时粉尘漫天飞舞,直呛得人喉咙冒烟。
最难熬的还是晚上,学校分给我的那个房间,其实就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简陋人字架仓库,一开灯便是全部的光明,一熄灭世界仿佛沉寂了。头顶漆黑的瓦楞,老鼠肆无惮忌地在人字架上追逐玩乐,除了怒吼,我竟无可奈何。于是,我把所有的精神寄托在那台收音机上,几盘磁带不知反反复复听了多少遍。
一天晚上,磁带卡壳了,窗外是呼啸的北风,屋内是滴答的雨水敲击脸盆声,我突然感觉特别地无助。手里捏着只有637元的农行工资卡,倔强的我竟然没忍住积蓄几月的委屈,眼泪夺眶而出。难道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吗?难道我的人生,就这样戛然而止吗?那夜,似乎格外地漫长。
回忆这段往事,我不禁眼角有点潮红,不忍思绪肆意回味。转瞬二十几年已逝,今天的教育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恢弘气势的教学楼,悠然静谧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现代化的一体机、多媒体,充满未来遐想的创客教室,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与欢乐,引领着每一个学子去开辟自己的天地。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早已改变了闭门造车的学习环境。记得2004年全国课改,义乌作为首批课改试点,教师最多只能坐车统一到上溪职校,听两个周末的电视视频培训。而如今,教师可以尽情享受丰富的教学改革成果,由特级教师现场给予释疑解惑,聆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经验。学习是教师卓越成长的不竭动力,而学生可以尽情享受拓展课程、成长课程、人生规划课程。
今日的中国教育,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你、我、他,每个人的肩上都承载着无数时代弄潮儿的期望。
此致,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