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旅游知识>自驾游>

哈尔滨周边自驾游景点

郑翔分享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的冬天火树银花。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哈尔滨周边自驾游景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哈尔滨周边自驾游景点介绍

  阿拉伯清真寺——式样繁多的穹隆

  地址:道外区南十三道街54号

  历史文化:始建于1908年,1935年重建。面积为426平方米,高度为13米。礼拜堂内可供五六百人做礼拜。在殿顶上有五个隆起的蓝绿色圆顶,一大四小,竖有月牙。

  看点:砖木结构,建筑师和工匠们用石料、砖、木材来建造清真寺,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精心地在石头和砖木上进行雕刻、绘画、镶嵌,装饰得十分考究。

  天主教堂——“巴洛克”风格教堂

  地址:士课街47号

  历史文化:原为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1930年10月开始筹建,1931年5月动工,1935年10月6日落成。

  看点:砖石结构,俄罗斯“巴洛克”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复杂,线脚丰富。现经对周围环境的修建绿化,已经成为闹市中一个清静去处,成为哈尔滨别具一格的景点。

  文庙——中国传统建筑

  地址:文庙街25号

  历史文化: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

  看点:砖木结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筑由殿堂、门、墙垣围合成三进院落,按南北中轴线依次布局,气势宏伟、庄严。南端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池北有棂星门,是三门四柱的木构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庑殿顶。棂星门北是进入主院的过廊——大成门,五开间,单檐,琉璃瓦庑殿顶,前后环以白玉栏杆,左右并列东、西掖门,布局端庄井然。

  华严寺——哈市较早的寺庙之一

  地址:南岗区比乐街63号

  历史文化:始建于1922年。1923年建成主殿、两侧耳殿及东西配殿,然资金已尽,被迫中断。1934年建成寺墙及山门。

  华严寺建寺时间比极乐寺还早,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命名的。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砖雕人物依然栩栩如生。

  华严寺是一座女庙,注重修行,寺内出家的女尼并不多,但是有许多居士来此修行。

  看点:寺院原有4座大殿,名家题字甚多。其两层砖雕与木结构更突出了华严寺的独特之处,其砖雕艺术极为独特,青砖采取“磨砖对缝”的垒法,各殿均为小青瓦覆顶,山门、大殿等处绘有中国传统彩画。

  原日本驻哈总领事官邸

  地址:果戈里大街298号

  历史文化:原为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官邸,建于1920年。当时是日本领事馆的官员住宅。以后这里又成为苏侨音乐专科学校,培养了许多世界级的音乐家。解放后,成为苏侨中学。1958年成为黑龙江省外事办公室至今。

  看点:砖混结构,以古典主义为基础,融入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科林斯式叠柱门廊及女儿墙上的法式穹顶完美地结合,形成浑然一体的建筑造型。二层为半圆拱券窗,装饰线脚丰富,建筑精美华丽。

  耀景街22号院

  原苏联驻哈总领事馆

  地址:耀景街22号

  历史文化:原为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建于1924年。

  看点:砖木结构。建筑立面造型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窗洞、凉廊、烟囱、入口等细部的处理上。这座住宅窗洞设计很有特点。窗子形式丰富多彩,造型生动而圆润。入口位于建筑一隅,几步台阶,一个木制的单坡雨篷,以木柱支撑,柱端饰以简化的孔雀尾状曲线,整个雨篷漆成褚红色,温暖而热情;土黄色的墙面,深红色的木门,如水墨画般淡淡几笔便勾勒出入口的小小空间,尽管简洁,却很生动。

  城市标志性一类保护建筑

  防洪纪念塔——哈尔滨的象征

  地址:松花江畔

  历史文化:建于1958年。设计师为巴吉斯、李光耀和兹耶列夫。是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市人民战胜洪水袭击而建设的,是哈尔滨的象征。

  看点:该塔由圆柱体的塔身和附属的半圆形回廊组成,塔高22米,古罗马式回廊高7米,协调壮观。塔身底部设11个半圆形水池,其水位即1957年最高水位标志。塔身以浮雕方式描绘当年战胜洪水的生动情节。塔顶是由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形象组成的圆雕,塑造出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霁虹桥——没有铆钉的立交桥

  地址:哈尔滨火车站后身

  历史文化:霁虹桥始建于1904年,原来只是一座木制结构桥,1926年由俄罗斯人符·阿·巴利主持设计修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

  看点:地处交通要塞的霁虹桥,建筑风格独特,没有一个铆钉和螺栓。桥上走车辆行人,桥下走火车。桥上设有四座方尖碑为桥头堡。方尖碑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巨大的方形石柱收缩到顶端为尖尖的一点,造型别致新颖,形成这座桥的鲜明风格。特别是在坚固牢靠的钢栏杆上镶嵌着“飞轮”标志的中东铁路路徽,多了一层历史感,也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霁虹桥是哈尔滨建筑群体中跳跃的音符,成为哈尔滨一道独特的景观。

  哈尔滨铁路局——古老的大石头房子

  地址:西大直街51号

  历史文化:原为中东铁路、中长铁路管理局办公楼。1902年4月始建,1904年2月落成。1905年前后,3次被大火焚烧,后于1906年重建。总设计师为沃勃罗米耶夫斯基。

  看点: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作为中东铁路的“司令部”,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俗称“大石头房子”。据说施工时,先在地上将石头排列好,再编号,然后按照编号顺序将石头一块一块贴上去。

  哈尔滨铁路局历史悠久,历经风雨沧桑,但它仍别具风格、完好无损,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和平邨宾馆1号楼——昔日的“马道台府”

  地址:中山路171号

  历史文化:建于1910年,砖木结构。这是一座意大利中世纪寨堡式小楼。原为中东铁路公司董事长马忠骏公馆,1931年马忠骏因支援马占山抗日被日本宪兵逮捕,老百姓尊称他为“马道台”,其公馆亦得名为“马道台府”。1956年,这里改为接待领导人的高级宾馆,为了保密,称为“107”招待所。

  看点:建筑造型极富童话特色,神秘而又浪漫。建筑形体复杂,构图自由。最突出的特色是前后左右四个面都做了精美处理,各具特色,无一重复。

  哈尔滨市土木建筑学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地址:经纬四道街30号

  历史文化:原为犹太商人索斯金私邸,建于1910年。

  看点:砖木结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造型古朴、简洁又富有变化。正立面八根科林斯柱廊托起屋面挑檐,形成较大的过度空间,檐口上和柱廊间的花瓶式栏杆遥相呼应,丰富了立面造型。

  哈尔滨市第十三职业高中——犹太式浪漫主义建筑

  地址:上游街69号

  历史文化:原为中东铁路职员竞技会馆,建于1910年。1956年,前苏联将使用权交给哈尔滨市教委,先后为第七工读学校、九十一中学。1980年后,为第十三职业高中至今。

  看点: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既具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又有哥特式尖顶尖券构成的浪漫主义色彩。屋顶与帐篷尖顶相结合,配以尖券假窗,哥特式特色显露。尖券顶窗至今保留着犹太教特有的大卫之星(六角星)符号。它不仅造型奇特,而且建筑墙面的釉瓷装饰十分美观。2007年,学校进行了修缮,修缮后的哈尔滨市第十三职业高中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再现了犹太式的浪漫主义。

  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历经三个历史时期

  地址:地段街198号

  历史文化:兆麟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建成于1923年,经历了中华民国、日伪统治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当时校名为:北满特别区第一学区第二小学。1934年12月改名为哈尔滨市立公园小学校。1948年3月,为纪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哈尔滨市政府将其命名为哈尔滨市兆麟小学校。

  看点:砖木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建筑平面为矩形与圆形结合。主入口处设有门廊和宽敞的台阶,双折坡檐装有盔形穹顶。

  博物馆类一类保护建筑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曾是国家领导人下榻之地

  地址:颐园街1号

  历史文化:原为波兰商人葛瓦里斯基私邸,1919年始建,1923年竣工。

  看点:砖木结构,古典主义兼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主立面采用通高的科林斯壁柱,孟莎式高屋顶,阁楼的老虎窗,建筑气势恢弘,典雅豪华。外部造型端庄秀美,内部装饰与设施高雅精致。

  1986年馆址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来黑龙江视察期间,均在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工作和居住过。

    869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