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中国梦>中国梦征文>

一个台湾原住民久远的梦想

望梅止渴分享

祖国统一、国富民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长期以来,哪一个炎黄子孙不在朝思暮想着圆这样一个梦?而对于台湾原住民、现居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东大街一户老式三合院住宅内的吴德胜老人来说,这更让他魂牵梦绕了六十年。

  1946年12月,为了补给日益匮乏的兵力,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从台湾抓来一批壮丁充实到前线。这其中有一个叫吴德胜的小伙子,才十八岁,来自台湾省嘉义县义竹乡中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先后在河北、山东、北平等地服役。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吴德胜归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1951年又随所在部队挺进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一去又是三年。脱下戎装后,因为当时两岸关系异常紧张,吴德胜不可能回到原籍,由政府安排到苏北革命老区如皋落户,在这里工作、成家、生儿育女,一晃就是六十年。如今,这位当年因为内战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台湾籍青年已是八十高龄。

  残酷的战争拆散了血肉亲情,无情的海峡阻断着浓浓乡音。花儿开了又谢,潮水涨了又落,尽管在新中国的大家庭里,吴德胜感受着朋友情、同志情的温暖,然而,思乡的亲情一直堵在他的心里,一个无法解开的结,让他总觉得有一种失落感和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是啊,谁不眷恋生养自己的那方热土,谁不思念曾经相依为命的亲人?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妄想啊!“欲渡河无船,欲归家无人,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有谁还能比吴德胜更能体验个中滋味?多少封倾诉着浓浓乡情的信投寄无门,只能化作一片片飘落的叶子在梦中萦回;多少次握着电话想听一听亲人的声音,却只能遥望南飞的雁阵怅然长叹,任由伤感的泪独自往心里流。由于长期的压抑和折磨,原本开朗、温和的吴德胜变得越来越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在无限落寞中,吴德胜等啊,盼啊,终于盼来了两岸坚冰解除的气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陆方面的对台政策相应作了一些重要调整,海峡两岸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对峙气氛渐渐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在有关各方的共同推动和不懈努力下,相互间就两岸逐步实现通商、通邮、通航开始了陆陆续续的对话,这让他看到了一线返乡问祖、与亲人团聚的曙光。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台海之间基本实现了间接的“三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德胜第一次遂了自己回乡省亲的夙愿。1989年的初秋,是一个风清气爽的秋天,又是一个乡情浓郁的秋天。这年的8月26日,花甲之年的吴德胜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乡探亲之旅。家乡的小河是否还是那么清澈?附近的那片椰子树该挂满果实了吧?邻家的堂兄可还那么风趣调皮?差不多一整天的辗转、颠簸,并没有让老人感到多少倦意,相反,他觉得前所未有的兴奋。一路上,吴德胜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想象着与亲人见面时刻的情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山还是那座葱绿的山,水还是那弯清碧的水,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磨蚀,故乡已然物是人非。老父亲过世多年,兄弟姐妹们为了生计也都各奔东西,儿时的伙伴在走过近半个世纪的苍桑历程之后也都难觅踪影。白发苍苍的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拥着已经两鬓花白的儿子,禁不住老泪纵横:儿啊,这是真的吗?我还以为这辈子咱娘儿俩再也见不上一面了。

  匆匆复匆匆。说不尽的离情别愁,道不完的骨肉亲情,几十年的漫长等待,几十天的短暂相聚,强烈的时空反差令吴德胜感喟不已。多少眷念的话语还没来得及说,多少童年的心境还没来得及重温,一个多月的探亲期限转眼就到了尾声,吴德胜不得不再一次面对生离死别,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重返大陆的行程。依依惜别之际,他暗暗在心里说:娘啊,儿很快就会再回来看您老人家的!太多的感伤,太重的情感背负,加之旅途中的折腾,让吴德胜回来后大病一场,在医院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1999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当两个已经人到中年的儿子决心到台南老家开始一番新的事业时,吴德胜老人也去相关部门办妥了返台定居手续,于3月11日从南京登上了至香港的班机。总算可以叶落归根了,压在吴德胜心里大半辈子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可离开生活了50多年的土地,告别妻子女儿,亲朋好友,他的心里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不觉黯然神伤。但那里毕竟是他的故土,落叶终究要归根啊!

  让吴德胜始料未及的是,由于长期客居他乡,本土的言语风俗对他来说已经显得很陌生,儿时的同伴已经难觅踪影,独自呆在家中,心中时不时涌出些许凄凉。与亲人耳濡目染的日子常常浮现在眼前,子孙们欢快的笑声更是时不时敲叩着他的心扉,在如皋台湾同胞联谊会任副会长的女儿吴琼的每一次问候,都让他久久难以释怀。而对他的心灵触动最大的是外孙女洪雅迪的两篇作文。2000年8月,在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中,雅迪撰写的《老井情结》获得一等奖,小雅迪用充溢着稚气和童贞的文字记述了自从外公去了海峡的那一边以后,她和妈妈、外婆便经常来到巷口的老井旁,回忆曾经一起在井边抬水、淘米、搓衣的日子,以排解对外公的思念的情景,她深情地写道:“那只吊桶留下了我们几代人的手温,那口老井融入了我们家几代人的辛酸、艰难、欢欣和憧憬”。吴德胜戴着老花眼镜细细咀嚼着每一句情真意切的文字,心里不觉一阵阵颤动,泪水模糊了双眼,几十年的朝夕与共,几十年的酸甜苦辣,依旧历历在目。2001年7月,小雅迪又以《外公,杜鹃花又红了》再次夺得第二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这是海峡难以阻隔的热切呼唤,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骨肉亲情啊!

  而回到台湾定居的日子里,吴德胜看到,自己数十年如一日朝思暮想的故乡,并不是曾经向往的天堂和热土,执政当局没有把精力放在发展台湾经济上,却变着法儿耍政治伎俩,一意孤行走台独路线,千方百计阻止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破坏祖国统一进程,正越来越失去民心,台湾经济也日益呈现衰退、颓废之势,广大民众对前途深感失望;相反,大陆方面则一心一意致力于强国富民,政治、经济、科技等等方面都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顺民心,合民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两岸通商、通邮、通航,促进两岸交流,惠及两岸人民的政策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拥护。多少个难眠之夜,多少次辗转反侧,在台湾定居了将近4年之后,吴德胜老人终于下定决心,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2003年春节刚过,他在办理各种繁冗的审批手续后,怀着对老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毅然重新回到大陆亲人的身边!

  岁月如梭,转眼又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激情的2005年春天。应中国共产党中央胡锦涛的邀请,赞同大陆三通主张、泛蓝的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完成了举世瞩目的祭祖访旧之旅,并分别签署了代表了主流民意和历史潮流的共同宣言,两岸关系迅速升温,大陆方面随之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旨在推进两岸交流与交往的政策措施更让吴德胜感奋不已: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两岸一家亲,国家统一,俨然已经不是梦了。

    3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