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热门专题>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部队强化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炎玉分享

  四个意识解读:首次公开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熟悉中国政治的人知道,这“四个意识”中的前两个,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经常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系统之中。而“四个意识”是在近两年才成为政治热词。那么,中共首提“四个意识”有何深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队强化四个意识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部队四个意识心得体会篇1

  党的组织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行为准则,是处理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关系的纪律,也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党章》明确规定:“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就是组织原则。组织像铁,纪律如磁,有组织无纪律,就会像磁铁消磁一样,失去凝聚力,消解战斗力,先进性无从谈起。严明组织纪律,需增强四个意识。

  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进作用。党员意识是指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历史使命等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员意识就是战争年代的那一声“跟我上”,是和平年代的那一句“让我来”。目前,个别地方的党员干部组织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破坏了党的形象,把干群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而演化成水火关系。苏共解体原因固然很多,但广大的党员干部意识淡漠是最主要的原因,失去了“细胞”的支撑作用,机体肯定会衰亡。党的历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党员的组织观念、党的意识比较强,组织纪律执行得好,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什么时候党的组织观念薄弱、组织软弱涣散,党的组织纪律就执行得不好,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削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党员干部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始终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于党的组织之下,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既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又要拥护组织、维护组织、服务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发挥先进作用。

  增强底线意识,发挥表率作用。“反腐堤坝”常常溃败在“蚁穴”上,很多深刻的教训表明,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往往是从漠视组织纪律开始的。时下,有些党员干部在法纪面前搞“变通”,打小算盘、搞小技巧,自认为违点“小规小纪”实在不算什么,与贪腐挂不上钩。然而,不讲纪律的党员干部最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组织纪律是碰不得的高压线。同志强调:“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清正廉洁无小事,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手,自觉增强道德底线,做遵守纪律的表率。要严格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要求自己,心存敬畏、守住底线,真正做到不踩“黄线”、不越“红线”。自觉维护组织权威,认真执行党的组织纪律,严格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在作风建设新常态的路上,守住官德底线,切实做到务实清廉。

  增强服从意识,发挥带头作用。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对党内生活秩序的总概括,是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往往在服从上打折扣,有的以个人利益为重,执行命令打折扣、在群众面前摆架子、在单位摆资格;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目无组织,搞特殊,搞例外。这些都是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的表现,我们当引以为戒。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高度一致,组织交给的任务、作出的决定,不容打折落实,不容讨价还价,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允许阳奉阴违、各行其是,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搞软对抗,党员干部重大事项必须向组织请示报告,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时刻严明组织纪律,把服从组织原则、执行组织决定作为第一准则,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工作服从大局。

  增强担当意识,发挥模范作用。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这是系列重要讲话中的一个鲜明观点。敢于担当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优秀品质。然而,随着形势发展变化,有些党员干部缺乏责任意识,遇事绕道,推诿塞责,不敢担当;有的阳奉阴违,在落实政策、执行决策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千方百计设计“合法外衣”,具有很强的蒙蔽性,表面是工作问题,实质是纪律问题,是不听号令、不敢担当的表现,严重违反组织纪律;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开拓精神,不思进取,碰到问题不敢抓,在岗不履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为官不为。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党的事业发展,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是的,勇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把担当作为立身之本,时刻牢记责任使命,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问题面前要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关头要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斗争。面对急难险重的问题不绕不拖,敢于碰硬,敢作敢为,力排千难万险,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始终站在发展的最前沿、改革的最前线,率先弘扬担当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责任扛在肩上,以勇于做事、敢于担当的精神追求,奋力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努力做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历史证明,组织纪律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政党履行使命的需要。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严明组织纪律,强化组织观念,才能更好的实现中国梦。

  部队四个意识心得体会篇2

  近日,龙岩市环境监察支队党支部组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一专题学习会。全体党员紧扣“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主题,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攻坚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思考认识,并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和切实增强“四种意识”作了交流发言。支队共15名党员、积极分子参加了学习会。

  会议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每一个党员的终身必修课。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要始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要做到“三个定力”,始终保持思想政治定力、保持理想信念定力、保持自我要求定力,自觉地把权力用于公、用于民。

  “四种意识”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做到“知危”,增强创新意识做到“知进”,增强宗旨意识做到“知本”,增强使命意识做到“知责”,着力提高党性修养和履职尽责能力。

  全体认为,“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贵在经常。要用好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谷文昌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当前加大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中走前头、做表率,努力争当“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切实树立环境监察党员模范先锋形象,为生态龙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部队四个意识心得体会篇3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四个意识”的伦理内涵共生互动,形成独特而有机的价值生态。

  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伦理学上说,“四个意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诉求,并通过这种诉求产生“好的政治”在场的作用。因此,厘清“四个意识”的伦理内涵,对于准确把握其取向与品质至关重要。

  特质:政治意识的国家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政治意识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在政治上恪守党的章程,保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底色”。

  那么,政治意识在国家伦理上是什么样的表现呢?随着世界多样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一方面要发挥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发展中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政治意识,就很容易滞后于当前中国的伟大实践,甚至会阻碍当前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因此,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充分挖掘其作为国家存在及发展的价值,即政治意识不仅关涉个体的“存在感”,而且关涉国家的“存在感”,它能够显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伦理特质。

  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国家需要通过增强政治意识来确立和维护其独有的道德秩序,国家的每项具体公共政策,都需要政治意识的“潜在”,这是强化国家的道德特征,使之成为一种完善现代国家伦理的有效措施。国家只有不断地将政治意识渗透到人们的行为中去,才能够体现国家认同,才能够使人们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国家的公共治理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社会舆论手段、公共政策等,但是增强政治意识对于国家尝试建立新的秩序、平衡利益关系、解决重大社会冲突依然是独特的“稳定器”。政治意识实际上确定了个体对国家的认同,即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这种认同是伦理认同,它不仅仅限于个体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在于确立个体与国家之间的价值关系。当国家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政治意识能够有效化解冲突与失序,这就是政治意识的国家伦理特质所在。

  要求:大局意识的责任伦理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讲的是如果不从大局考虑问题,就不能做好当前的事情。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大局意识就是自觉地把自己摆到当前的中心工作中去,善于从整体而不是个体、从系统的角度而不是碎片化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伦理学意义上,大局意识是体现中国道德哲学的民族性话语,具有责任伦理的内涵。首先,它要求公共决策者在行为发生之前就能够预测到后果,即公共决策者必须考虑以下情形:一是决策产生的影响与决策行为本身是联系的;二是决策产生的影响一定是能够预见的;三是如果决策失效是能够有效预防的;四是决策者必须为自身的决策行为负责;五是如果拒绝负责是要被指责的。责任伦理能否使以上五种情形一体化,建立起立体性的公共责任和公共责任体系,提升公共生活的伦理品质和价值品质,这是责任伦理合理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

  大局意识作为一种伦理实践的真义,意味着它不是一种外在的精神装饰,而是执政者必须遵循的内在要求,正是根据这样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个大局才能确立合理有效的秩序。大局意识也意味着公民个体对于过何种生活也有判断的责任。与西方政治不同,中国政治一般都具有家国一体的伦理型特征。因此,大局意识既是政治要求,也是伦理要求,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结构:核心意识的政治伦理

  邓小平曾经说过:“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新形势下,党执政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以来,以同志为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治国理政的新局面。这说明,这一核心是能够驾驭风险挑战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那么,核心意识的伦理内涵体现在什么地方?其实,政治与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当的政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在政治结构的构件中,核心就是能够在涉及政治伦理的意识、观念、理想、原则、心理、思想、精神、传统、习惯等各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的关键点。核心意识的政治伦理指向,就是一个集体自觉自愿服从核心,形成一个可以期待的结构。

  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追求政治的“应当”,追求政治的“至善”。在核心意识增强之后,社会主义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逐渐将政治领域与道德领域的问题统一, 核心意识渐渐成为“道德的”领域,与政治领域保持互动,维持着制度支撑与个人“德性”的双重结构。

  在现代政治社会中, 政治道德的秩序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家的个人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规范、政治价值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执政集体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核心意识不是“个人崇拜”,而是在现代政治语境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秩序性与道德性,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力求解决政治“善”的指向性。

  核心意识是政治道德实践的内驱力,于是, 作为政治伦理的内涵, 核心意识便在个人的政治道德修养过程中达至个人美德与政治美德的统一,从而实现伦理在政治结构中的规范性作用。

  趋向:看齐意识的交往伦理

  1945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形象地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今天所说的看齐意识,是与中央看齐、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在伦理学中,看齐意识具有交往伦理的趋向,具有认同的“交往行为的预设”。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病态现象,比如信仰的弱化、行为的断裂等,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缺乏“达成共识的行为”。增强看齐意识能够在客观世界、规范世界及主观世界之间达成“共识”,使得交往中的言语和行为具有一种道德视角或道德意识。

  看齐意识是以言语为媒介,以认同为核心的交往伦理趋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看齐的交往知识储备。看齐不是“对齐”,看齐需要知识储备,这是看齐的基础。因此,交往的知识储备有利于看齐意识的增强,更有利于看齐意识的统一和看齐意识的社会化。

  其次,看齐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看齐意识最终体现在交往的行为上,交往的合理化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在社会形成相互理解和行动一致的行为。在当代中国,交往行为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基础,否则,行为的合理化就缺乏法理依据。

  再其次,看齐的交往伦理自觉。看齐向自觉的转变, 也就是交往实践向交往伦理的转变, 这一转变对看齐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交往的社会关系扩张到道德世界, 使人以道德交往的方式完善自身。正是看齐的自觉,才产生了交往伦理的需求,也才使交往伦理成为具体可行的实践理性。所以,看齐的自觉超越了交往自身的局限性, 这样,看齐意识就具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成为一种整体生存的意识,这种意识就是交往伦理。

  “四个意识”体现了价值理念、价值理想、价值原理构成的伦理理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对伦理的特殊文化理解和文化意义赋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四个意识”的伦理内涵共生互动,形成独特而有机的价值生态,体现了辩证综合的伦理表征。

  部队四个意识心得体会篇4

  三年来,带领下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理中国的成绩非常亮眼。其中重要原因,是主动担当,重塑中国政治格局。未来几年的中国治理和变革,难度之大、责任之大,可以想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曾经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8日,青岛市委党校举行2016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山东省委、青岛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李群出席,并结合学习“四个意识”,重点围绕“增强核心意识”,为学员们讲了新学期的第一课。

  李群表示,“四个意识”不仅内涵丰富、要求明确,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迫切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李群说,从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当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国内正在进行深刻变革,虽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正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特别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四大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四大危险”,习还曾深刻指出,要当心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周边安全陷阱、颜色革命陷阱“四大陷阱”。

  新一代领导核心胸怀强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李群表示,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就全党来讲,是中央政治局及其会;就中央政治局来讲,就是。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鼎故革新,厉行新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因为有一个好的中央政治局、好的中央政治局会、好的作为党的领导核心。这一切,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自身的英明领导、敢于担当紧紧相连:自信笃定的政治意志力、高瞻远瞩的全局掌控力、坚韧无畏的变革创造力、大气厚重的凝聚感召力。

 

  李群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分管的工作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衔接、统一起来,必须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看齐。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切实增强核心意识,自觉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这个核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努力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力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确保我们的各项事业无往而不胜。

  学习上聚焦“核心”。李群表示,旗帜就是方向。学习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好习治国理政新思想,我们就会行有定力、心有方向。一要学理论体系。二要学哲学思想。三要学历史眼光。四要学为民情怀。


猜你感兴趣:

1.强化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2.部队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3.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四个意识学习心得

4.学习系列讲话强化“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5.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6.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7.增强四个意识心得体会

    314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