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植物知识>

猴面小龙兰该如何养殖

芷红分享

  猴面小龙兰是兰科,小龙兰属小型附生兰,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主要生长在厄瓜多尔东南部和秘鲁的雾林中,有人工栽培,多用于盆栽、吊盆或吊蓝栽培,非常适合居室的窗前、阳台的墙壁、商厦的橱窗、展厅的入口等处的绿饰,那么猴面小龙兰是怎样养殖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猴面小龙兰怎么养殖

  1、基质:猴面小龙兰喜偏酸性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能保持根部潮湿又不积水。一般可用洋兰栽培基质。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粒基质或陶粒作滤水层,其上撒放一些奥绿颗粒控释肥作基肥,每盆施放2~3克,并盖一层厚约1~2厘米的基质,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2、水分:猴面小龙兰原生环境较干燥,阴雨天时间过长易受病菌侵染。因此在生长期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75%之间。当气温20℃左右时,保持室内的自然环境即可。夏季气温达25℃以上时,进行人工增湿,一般使用风机和水帘或用高压喷雾系统,但避免往叶面上喷水。湿度过大时应多通风,否则易发生病虫害。猴面兰需要的水分一般要看所用基质,如果使用水草,要少浇水,当基质70%干时,及时浇水。

  3、肥料:猴面小龙兰需肥较少,一般肥料浓度为3000倍液,在5~10月的生长季每两周施肥1次,宜采用液肥浇灌根区和喷施叶片表面。猴面兰生长期以氮肥及均衡肥为主,常用N:P:K=30:10:10或20:20:20的混合肥。开花期常用N:P:K=10:30:10的混合肥。施肥最好在傍晚,第二天清早再浇1次清水。同时在花芽期每周叶面喷施1次兰花专用开花肥、花宝3号、磷酸二氢钾等磷钾肥,促使花箭更加粗壮,花朵亮丽。

  猴面小龙兰的病害怎么防治

  1、萎蔫病:多发在高温高湿季节,尤其夏季雨后病情发展快。植株叶片变黄萎蔫,全叶腐烂。将枯死病叶剪除,注意植料不可过湿。选用霉灵2000倍液或25%的丙环唑乳剂2000倍液喷洒基部或灌根。或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2.5%适乐时悬浮剂2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2、炭疽病:多发于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圆形、椭圆形的红褐色斑块,后期病斑转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有坏疽现象。剪除枯死叶片,注意通风。可喷施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次。未发病时或发病初期可喷施50%炭疽灵乳油6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续预防3~4次。

  3、白绢病:多发生于8~9月高温多雨季节。初期兰叶基部变褐色腐烂,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严重时整个叶丛枯死。温室注意通风,盆花间距不能过密。发病时可用兰·病必治800~1000倍液,或50%福多宁1000倍液,或75%灭普宁2000倍液,每周1次,连续3~5次。也可用1%硫酸铜液浇透苗的根部,染病盆花应清出温室外埋毁。

  4、叶枯病:多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叶尖附近或叶片前端产生黑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整个叶片,最后枯萎掉落。发现症状,立即切除病叶,同时喷施百菌清800倍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

  5、蘖腐病:主要发生在蘖芽上,其次是叶片。初期芽基部呈水渍状绿豆大小的病斑,高温多湿时易侵染叶面,产生暗褐色水渍状大斑块。夏季连续阴雨天,若肥水管理不当、盆土高湿、肥重时易发病。应控制土壤含水量。新芽出土4~5厘米高时,喷施0.01%硼酸液1000倍液或杀枯净,也可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

  6、根腐病: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发黑,植株生长不良。主要致病原因是盆底排水孔堵塞,基质渍水通气不良,浇水过量,天气寒冷或浓肥伤害。疏通排水孔,新苗生长期不要浇当头水,叶面喷水后及时通风,保持叶基干爽。生长期避免氮肥过多,发病时可用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霉灵水剂600~8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400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