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植物知识>

山药薯蓣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晓琼分享

  山药是药食两用的食物,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补、护肤、固肾、补气、降糖等功效。山药的种植技术要求有很多。现在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山药薯蓣栽培技术要点,资料仅供参考。

  山药薯蓣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大和芋”山药等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抗病性强、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彭军田就是选用的日本“大和芋”山药品种。

  选地开沟整畦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花生、红芋茬。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为好,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粘重土层和白沙岗土层,打沟时应彻底打碎,至少1~1.2米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土壤以中性为宜,目前开沟一般都采用机械开沟。山药栽培以南北方向为宜,可采取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根据个别地块需东西种植时你可采取行距加宽),双行种植时,大行距1.7~1.8米,小行距(沟内两趟山药的行距)40厘米,株距在20~25厘米,沟深85~100厘米,沟宽70厘米。整地整畦时要整平,预防浇水时浇不均匀。还要做好排水设计,确保田间畦内无积水。单行种植时行距80~10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90~100厘米,株距20~25厘米。

  适期播种

  大棚山药一般都在元旦左右开始种植,一般要求地表5厘米地温稳定超过9~10℃。播种前把山药苗晾晒一下,这样可以活化种薯,又能起到杀菌、出芽率高的作用。若用山药茎块切断做种薯,可在切口处及时用石灰粉沾好,起到消毒作用。在下种时要做到有芽的一块下,大小一般大的一块下,这样芽会出的齐,另外,还要用500倍的多菌灵、1000倍的粉锈宁、72%的百菌清1000倍浸种3~5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前可在种子表面喷洒新高脂膜。

  山药以有机肥(如腐熟的饼肥、鸡粪、鸭粪或人畜粪等)为主,无机肥为辅,用量一般每亩可施2000~4000公斤,外加高钾复合肥40~60公斤,或用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200~300公斤,与土充分混合均匀,以防烧苗。

  田间管理

  1、浅追肥。如果基肥施用较多,则少追肥或者不追肥,为确保山药高产,一般追施2~3次,在地上植株长到1米左右时追施一次高氮复合肥,以后每隔一星期左右追施一次,3次即可。山药膨大期以磷钾含量较高的多元素复合肥为主(山药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1.5:2:5),每亩30公斤左右,最好采取冲施的方法。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的吸收根系分布浅,发生早,呈水平方向伸展,施肥时应施入浅土层以供山药根系吸收。

  2、架要牢。插架及除草山药在播种后盖上6~10厘米浮土,浇后用“山药专用除草剂”150~200克对水100公斤均匀喷洒,再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搭架,架高在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侧面斜向交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总之一定搭牢,以防歪倒。

  3、巧浇水。山药怕涝也不宜太旱,若太旱会严重影响山药的膨大,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时间约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这期间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透水,5月下旬以后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适当浇水。

  4、病虫害防治要跟上。病虫害在重茬地块发病较重,头一年种植的地块发病较轻,在山药蔓上架后,开始喷药防治。   山药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老百姓称落叶病,表现初期叶片发黄,叶片出现小斑点,最后茎枯叶落,此病以防为主,做好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浸种25~30分钟进行种薯消毒,栽培后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

  一般可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交替喷雾,发病重时可用日本“大和芋”山药专用配方农药,发病初期隔7~10天进行喷雾,一般连续喷施2~3次即可。

  山药种植技术注意事项

  1、山药种植之注意选种:

  农民选种时往往是只注重眼前利益,习惯选择品质好、块茎均匀的出售,留为种用的多为次等的、畸形的、有病的块根块茎。

  这样做当年的收入也许会高些,但第二年、第三年以后病虫害加重,畸形块根块茎增多,山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致使效益降低。因此山药种应选择均匀、整齐、无病的块茎,而且需经4~5年换1次,以减少因连年种植品种退化现象的发生。

  2、山药种植之注意施肥:

  经过调查显示,农民光施肥一项亩投入就近800元,投入越来越大,但产量并没有增加。

  鸡粪做底肥本来是利于山药生长的,但大多数农民施用的鸡粪未完全腐熟,造成地下害虫数量增加,在其腐熟过程中与山药争肥、争水,有时出现烧苗现象,造成苗小苗弱,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反倒对山药生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麻山药完全靠自身转化运输养分要到6月中旬以后,而此时化肥的肥效已经流失的差不多了。

  试验发现,化肥不做底肥,而改为追施,即分别于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旬追3次,和施底肥及7月中旬、8月中旬两次追肥的模式相比较,只进行追肥的产量反而高。

  因此在施肥上实行有机肥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化肥追施就可以了。每次追二铵2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缓释肥料可做底肥用。

  3、山药种植之注意用药:

  一般农民喷药往往是多加药少加水,其实这是防治病虫害中最忌讳的问题。

  一是用药浓度大,易产生药害,二是用药多,成本增加,三是因为药液少,容易造成喷撒不均匀,导致防治效果差。盲目用药也是麻山药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

  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多种病害混合发生,有的地块偏重这种病,有的地块那种病占主导,而农民经常是从众心理太重,看到别人用什么药,自己也用什么药,不管是否对症。再者是重复用药,存在用药上的“经验主义”。去年用某种药效果可以,今年不管气候条件、病害种类,从苗期开始,每一次都用这种药。结果钱不少花,效果却不理想,甚至病情加重,造成减产。这也是近几年种植麻山药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发病后,先找当地植保部门咨询或者上种地网咨询,确定是何种病虫害,然后对症开方。用药时浓度适宜,做到不同农药交替轮换使用,这样既可以提高防效,又可降低成本。

  4、山药种植之注意使用调节剂:

  调节剂应从麻山药蔓大部分爬到第二“菊花顶”时开始喷多效唑或缩节安,开始的两次间隔15天左右,以后根据长势应每隔10天喷1次,到8月底9月初结束。这样可以做到茎叶壮而不旺,获得较高的产量。

  而大多数药农却是等茎蔓爬满架,茎嫩梢相互缠绕扭曲成疙瘩时,才开始化控。

  山药防治炭疽病的方法

  方法一:山药收获后,清洁田园,扫除病株残叶,集中烧毁或沤肥;

  方法二:栽植前,种苗经波尔多液(1∶1∶150)浸10~15分钟消毒处理,减少种苗带菌;

  方法三: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再喷30%特富灵可湿粉剂1500~2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2~3次。


猜你感兴趣:

1.春季南瓜种植技术要点

2.春季小南瓜栽培技术要点

3.大棚茼蒿栽培技术要点

4.人参栽培技术要点

5.种植玉米的技术要点

    3789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