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孩情绪控制力的方法
在现今忙碌社会生活中,有些父母常因忙于生活大小事而忽略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导致孩子不知该如何管理、更别说认识自己的情绪。所以培养小孩情绪控制很关键。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培养小孩情绪控制力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培养小孩情绪控制力的方法
引导孩子的情绪宣泄
自控并不等于压抑,真正的自控是建立在合理宣泄的基础上的。我看到有的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孩子受了委屈,伤心痛哭,父母说:“好孩子要坚强,不许哭。”孩子受到了老师表扬,得意地对父母笑,父母又说:“好孩子不要骄傲,多想想你的缺点。”这样的孩子很可怜,他们的情绪似乎被父母“剥夺”了。这种压抑并不是自控。情绪的自控来自于合理的宣泄。我们要告诉孩子,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破坏东西,如哭泣、运动、诉说、写日记、在纸上乱画一阵、大声唱歌等,都是合理的宣泄方法。在孩子情绪很激动的时候,不要急着和他讲道理,也不要粗暴地控制,先要提供合理的宣泄渠道,引导孩子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例如,在家里,可以专辟一个角落做成“涂鸦墙”,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让孩子在上面任意涂抹。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对他进行教育。
增强孩子的“心理免疫力”
孩子情绪失控往往发生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一方面,孩子的需求逐渐增多,另一方面,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还不知如何有效和成人沟通,一旦需求不能满足时,就会通过发火或哭泣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因此,父母可以针对有可能导致孩子情绪失控的环境,提前做好预防。例如,3岁的东东在玩玩具时,妈妈拉他吃饭他总是会发脾气,怎么办呢?可以在吃饭前15分钟就应该给予提醒,每隔5分钟对东东说:“马上要吃饭了,还有15分钟……10分钟……5分钟。”这样孩子在心理上有了准备,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受阻感。又如,带孩子到商店去以前,要估计到孩子要求买玩具而哭闹,父母事先要和孩子讲好条件,只许看,不许买,不听话就不带你去。如果孩子表现好,答应他回家后给予糖果以示奖励。提前预防能增强孩子的“心理免疫力”,提高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
说理相结合
孩子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对孩子要有明确的要求,让孩子知道“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通过外界的要求来促进自控,如“不要乱发脾气”、“不要大吵大闹”,对孩子的坏脾气绝不能迁就。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让孩子逐渐形成评价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掌握相应的规则。有的父母总觉得和孩子讲道理是白费力气,不如直接命令,其实真正的自控恰恰来自于孩子的理解。因此,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又不能放弃耐心说服,坚持这样做,孩子就会掌握一套评价自己行为的规则,达到真正的自控。
教给孩子必要的情绪自控策略
由于缺乏必要的策略,孩子即使有自我控制的意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在提高孩子自控意识的基础上,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情绪自控策略。常用的情绪自控策略有:
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指通过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较为轻松和有趣的活动,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事物中转移开来。转移注意的活动应是自己感兴趣的,从事该类活动,可以感受到愉悦。因此,在孩子情绪不良时,家长要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例如,孩子难过时,告诉他:“难过时可以找些愉快的事情来做。你现在愿意看看电视还是出去找同学玩一玩?”引导孩子在两种选择中挑选一种,在挑选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也就获得了转移。
延迟满足法。当孩子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烦恼时,让孩子想想这是暂时的,自己今后可以获得满足。例如,一个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争抢玩具,在放弃时他可以这样想:“现在让给他玩,自己过会儿就可以玩到了。”同时,父母要创造一些让孩子延迟满足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例如,孩子想买一个玩具,答应给他买,但要等两个星期,如果能等待,到时有另外的小奖品。
自我暗示法。鼓励孩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情绪容易低落的孩子,可以对自己说“今天心情不错”,“我今天感觉很好”;容易愤怒的孩子,在愤怒时默数“1、2、3……”或默念“我要冷静些,发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行为来暗示自己,以调节情绪。例如,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控制情绪的榜样
许多孩子缺乏自控是因为父母没有自控能力。可以说,每一个有情绪障碍的孩子背后,都隐藏着父母的一些心理问题。一个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拿孩子出气的父母,其孩子也很难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小孩愤怒管理技巧
情绪分为好多种,每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也各自不同。不过对幼儿园孩子影响明显的情绪便是愤怒。很多孩子都会凭第一直觉应对问题,这样的方式当然显得十分“耿直”,不过愤怒时能控制住情绪,理智应对才是解决问题的高效率方法。
小朋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跟别的孩子一闹矛盾就动手动脚。教孩子基本的愤怒控制技巧,一般成年人用的小技巧也很适合小孩子:深呼吸、多锻炼、冷静冷静再冷静
区别情绪与行为
很多孩子习惯把愤怒和暴力画等号,认为只有暴力才能消除怒火。及时引导孩子认清自己的愤怒情绪,不管是生气、沮丧还是失望都可以快速排解。生气是可以的,出来随便惹人就不对了。
以身作则,示范恰当的愤怒应对方式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是每个合格的家长的基本要求。家长在孩子面前处事尽量大度、理智。性格很酷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一定也会是酷酷的。
给孩子及时反馈
好的表现需要奖励回馈,消极行为也需要适当的惩罚来加强印象。奖励制度可以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动力,大幅度减少幼儿暴力攻击行为。奖罚分明的家庭和班级培养出来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更强。
透过阅读培养孩子好情绪
要素1:有清楚因果发展的情节
优质的情绪绘本,在情节的铺陈上,不能只呈现引起情绪的事件,以及因情绪引发的负面行为;而是要随着起承转合,带到引发情绪事件最后的结局,透过一连串事件堆栈,让故事情节带孩子看到角色的心理历程。
以《我有朋友啦》为例,故事发生在熟悉的幼儿园场景,孩子在游戏中抢东西的小冲突也相当常见,作者清楚描写想要自己玩球的小兔,因一个意外插曲而感受到跟大家一起玩的乐趣。整个过程看得出小兔的态度变化,还有和小兔发生冲突的小猪,面对问题时的响应和情绪表达。在故事中透过一连串事件的安排,有助于孩子在情境中理解,也透过故事来学习。
要素2:需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法
其次,书中对于引发情绪的事件,需要提供清楚可行的解决方法。描述情绪只是初步,但能带领孩子从故事中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才能算是优质的情绪绘本。例如,在《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里,贝蒂因为不会剥香蕉皮,数次大哭大闹,大嘴鸟就不停提供贝蒂各种可以处理的方法,例如说:“你不需要这样。”或是“下一次你可以⋯⋯”等。
另外,在《我有朋友啦》里,小兔和小猪本来气愤得互相丢球,但在一来一往中,开始觉得对方接球接得很好,实在很厉害,小兔的态度开始有了转变,发现单独玩虽然很快乐,但一起玩也很有乐趣。这个“从自己玩”,到“愿意大家一起玩”的转换过程,就是让孩子面对问题时,学习解决的过程。《我有朋友啦》这本书里更重要、且更有趣的是,作者没有安排任何大人出来排解纠纷,或是对孩子晓以大义,而是让小孩自己学习解决,更具意义。
要素3:主角表情易辨识
接着,就是书中角色的表情,特别是针对情绪的反应,要生动容易辨识。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花一些时间阅读角色的表情。优质绘本的角色表情,要能让孩子明白他的情绪,原来这样表示生气、沮丧、伤心等等,一方面让孩子辨识出故事里的情境,一方面也学习辨识别人的情绪表情,同时可以了解当自己表达情绪时,别人可能的响应。
因此,书中的角色不管画风处理得多可爱,都需要讲究脸部细微的表情变化,要清楚、容易辨识。
要素4:兼顾绘本的文学性和功能性
当然,情绪绘本是功能性的阅读需求,以实用为主。不过,一本优质绘本,应该不只是故事可以用来“对症下药”而已,也需要有良好的故事情节安排和插画搭配,让孩子在故事中自然进入情境。
像《短耳兔与小象莎莎》里,透过主角冬冬和一直跟着他的新同学莎莎,描写人际互动中所产生的厌烦与失落感,故事图文配搭温暖自然,张力十足,让孩子先享受阅读到的“乐趣”,再感受故事所要表达的功能与目的。这样兼顾“好看”又“好用”的绘本,才能让孩子在喜欢阅读的同时,又帮助他们学习情绪处理。
猜你喜欢:
1.教育孩子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