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育儿知识>

可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有哪些

东艳分享

  习惯不仅能左右成败,还可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让孩子去支配好习惯吧,千万别让坏习惯支配了孩子!那么,可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有哪些?

  一、按时学习的习惯孩子

  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一项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

  这种时间定向能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

  二、勤于思考的习惯

  要让孩子明白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重要性,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一定不要帮他们解决。鼓励孩子平时要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千万不要“尽信书”

  。在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可以先放一放,等做完了别的作业再考虑两遍,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在家长或别人辅导下解决。做完后,最好再找两道同类型的题让孩子独立做一做。

  三、主动学习的习惯

  不是每个孩子都天生“爱”学习的,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孩子的兴趣点来激发学习动力,让他将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比如,对一个爱天文的孩子,就可以告诉他只有好好学习数学、物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天文学家。

  还可以经常经常讲一些伽利略、牛顿等人的故事给他听,让其收到感染,主动学习。

  四、提高效率的习惯

  在学习中要告诉孩子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力戒拖延和磨蹭。

  同样的作业和题目,只有集中精力,高效的利用每一分钟,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这样就可以做游戏或好好休息了。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五、遇难而上的习惯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且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父母寻求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去攻克困难。

  切记:在辅导孩子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六、不懂就问的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七、复习预习的习惯

  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的系统学习方法

  八、细心检查的习惯

  做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长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36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