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自然科学知识>

儿童对眼怎么形成的

炜杭分享

  对眼,就是人们常称的“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的斜视眼。表现为一眼向前注视物体,另一眼球向内转向鼻侧或是双眼视物时,双眼球均转向内。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儿童对眼的相关知识。

  儿童对眼怎么形成的

  人的眼部有六块小肌肉,这些肌肉指挥着眼球的运动,而小儿对眼是因为六块小肌肉中的某两块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力量发展不均衡而导致。

  婴儿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而婴儿喜欢用深沉和目不转睛的凝视来观察周围事物或与父母亲人交流。再加上婴儿时期婴儿的鼻骨未能发育,两眼距离较近,所以视觉上感觉宝宝好像是“对眼”,其实,这对于大多数婴儿来说,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再隔几个月后婴儿双眼的共同注视能力就可以发育良好。


儿童对眼怎么形成的

  儿童对眼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临床上将对眼分为调节性和非调节性两种。

  1调节性对眼:发发生在3~6周岁的小儿,由于出生后早期视力尚未完全发育,而辐辏发射(即看近物时两黑眼珠向鼻侧活动)在出生2周后即开始出现。此时辐辏活动与视觉的关系还未密切,3周以后看近距物体的要求日益增加,调节机能开始迅速发展。如两眼视力发育不一致,一只眼视力正常,另一只眼为近视或散光,或两眼远视度数相差太大,看近物时需要使用较正常眼的更多调节,辐辏的兴奋也较正常为强,因过度使用调节,诱发过度的辐辏,最终产生对眼。

  2非调节性对眼:

  (1)患儿多无屈光不正,可因眼眶的解剖,眼肌筋膜的异常,不正常的辐辏兴奋,双眼视觉反射不巩固的小儿,也能形成对眼。

  (2)出生后早期发生的单眼视力障碍,如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因为在小儿时期辐辏兴奋十分顽强,仅用一眼视觉兴奋几乎无法控制辐辏兴奋,日久在大脑皮层产生惰性兴奋灶,最终产生对眼。

  相关阅读:

  儿童对眼的预防方法

  对对眼虽可在婴儿长大后校正,但毕竟不十分自然逼真。怎样防止婴儿形成对对眼?父母亲在婴儿2个月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姿和摇篮中的摆设等等。现提供几点注意事项,供参考。

  1.婴儿在2个月后,视力增强,能注意周围的人和物,这个时候如婴儿睡摇篮,不可在摇篮近空中摆设玩具、物件,特别不能在1.5米以内摆设任何东西。如果摆放,要经常变玩具挂的位置,使宝宝两眼经常变换注视近物等。父母要注意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使光线投射方向经常改变,今天头睡左边,明天睡右边。

  2.如果摆设玩具、物件,一定要在1.5米以外,但切不可摆一件,要间隔距离,多摆几件,使婴儿能转动眼珠,轮看玩具或物件。

  3.婴儿睡摇篮时间不能太长,要间隔时间抱起婴儿转转,使婴儿能看到周围的一切,使其产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转动频率。

  4.婴儿睡姿一定要正确,切不可长时间地向一边睡。

  看过“儿童对眼怎么形成的”的人还看了:

1.对眼怎么办

2.保护眼睛的心得体会3篇

3.如何改善视力:几种改善良视力的方法

4.快速阅读训练:一点凝视训练卡片

5.应聘注意七戒

    72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