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自然科学知识>

胎盘是怎么形成的

炜杭分享

  胎盘(placenta),又称胞衣,是一种只有在雌性胎盘哺乳类动物怀孕时或是每一只胎盘哺乳类动物还是胎儿时才有的暂时器官,位于子宫内侧的表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胎盘的相关知识。

  胎盘是怎么形成的:

  是一种只有在雌性胎盘哺乳类动物怀孕时或是每一只胎盘哺乳类动物还是胎儿时才有的暂时器官,位于子宫内侧的表面。胎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和胚胎在生物学与基因上都相连,另一部分是母体的一部分。胎盘内层是羊膜囊,羊膜囊包含羊水。胎盘植入于子宫壁,并且从母体的血液获取营养与氧气,排出废物。这个接口也是一个障壁,拦下某些可能会伤害胚胎的物质。但是很多物质是胎盘无法拦截的,像是酒精以及一些抽烟产生的物质。产妇分娩后的胎盘还是一种中药,称之为人胎衣、紫河车。

  分类

  1.按胎盘的形态和绒毛的分布可分成四类。

  ⑴弥散型胎盘(散布胎盘) 比较原始简单,绒毛膜囊是一个薄膜囊;囊壁各处分散伸出指状突起——绒毛;绒毛插入子宫内膜的陷窝中。如鲸、狐、猴、猪、马等的胎盘;

  ⑵子叶型胎盘(叶状胎盘) 绒毛局部集中成为豆瓣状的绒毛叶分布在绒毛膜囊上。如羊、牛、鹿等反刍类动物的胎盘;

  ⑶环带型胎盘,绒毛集中排成环带状。如象、海豹、猫、狗、狐等食肉类动物的胎盘;

  ⑷盘状胎盘绒毛集中成饼形。如食虫类、翼手类、灵长类、啮齿类动物的胎盘。

  2.按绒毛与子宫内膜接触的状况及有无蜕膜可胎盘分为两类:

  ⑴非蜕膜型胎盘,绒毛伸入子宫内膜的陷窝,如同手指插入手套;分娩时绒毛从内膜陷窝内拔出而不伤害内膜。弥散型和子叶型胎盘属于这一类型。

  ⑵蜕膜型胎盘胚泡侵入子宫壁内膜,胚胎深埋在基质中发育。绒毛与母体子宫组织(基蜕膜)紧密结合。分娩时胎盘和子宫的蜕膜一同被排出,同时伴有严重的流血。盘状胎盘、带状胎盘属于此型。

  3.依据母子间物质交换经过的组织学上的距离(层次的多少)也可胎盘分类。

  在结构最完备的形式中母体营养物要通过6层组织才进入胎儿血液,这6层组织是母体微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层、结缔组织层、子宫内膜的上皮层、胎儿绒毛膜的滋胚层、胎儿绒毛芯的结缔组织层和胎儿的微血管壁内皮细胞层。其他动物常消失一层或几层。按层次多少可分成五类:

  ⑴上皮绒毛膜胎盘,绒毛膜滋胚层与子宫内膜均保持完整,两膜平行紧靠,虽有褶皱起伏,仍各自独立。弥散型的、非蜕膜型的猪马等胎盘属之。

  ⑵结缔绒毛膜胎盘,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层被侵蚀,绒毛的滋胚层直接与子宫的结缔组织接触。如牛、羊等子叶型胎盘属之。

  ⑶内皮绒毛膜胎盘,子宫的内膜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均遭破坏,绒毛的滋胚层细胞与母体的血管内皮细胞接触。如猫、狗等环带型蜕膜胎盘。

  ⑷血窦绒毛胎盘,不仅子宫内膜上皮和结缔组织被破坏,甚至与滋胚层细胞接触的子宫血管壁的内皮也遭到侵蚀,致使血液流入绒毛的间隙;绒毛直接浸浴在来自母体的血液中。如灵长类、鼠类等盘状蜕膜胎盘。

  ⑸血窦内皮胎盘,胎儿的绒毛上皮细胞消失,使胎儿的绒毛血管直接浸浴在母体血液中,如兔妊娠晚期的胎盘及几种啮齿类和食虫类胎盘。

  形成

  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也称丛密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1.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羊膜是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膜。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人类羊膜正常厚0.05mm。

  2.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妊娠胎盘的主要部分。

  胚胎发育至13~21日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约在受精后第3周,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建立起胎儿胎盘循环。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因营养丰富发育良好,称为叶状绒毛膜。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的称游离绒毛,长入底蜕膜中的称固定绒毛。蜕膜板长出的胎盘隔,胎儿叶不完全地分隔为母体叶,每个母体叶包含数个胎儿叶,每个母体叶有其独自的螺旋动脉供应血液。

  孕妇子宫螺旋动脉(也称子宫胎盘动脉)穿过蜕膜板进入母体叶,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说明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绒毛组织结构:妊娠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细胞滋养细胞仅散在可见,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作用。

  3.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很小部分。底蜕膜表面覆盖一层来自固定绒毛的滋养层细胞与底蜕膜共同形成绒毛间隙的底,称为蜕膜板,从此板向绒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蜕膜间隔,一般不超过胎盘全层厚度的2/3,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的20个左右母体叶。

  结构

  后兽类胎盘

  由绒毛膜、卵黄囊膜与尿囊膜组成的圆囊结构,原始简单,尚不能算作典型的胎盘。有袋类属于绒毛膜胎盘,绒毛膜是光滑的,缺乏进一步分化;其他后兽类为卵黄囊绒毛膜胎盘或尿囊绒毛膜胎盘。例如袋鼠等。

  真兽类胎盘

  由胚体以外的胚泡外壁(滋胚层)、卵黄囊膜和尿囊膜发育而成。在侵入着床型的有蜕膜的动物,构成胎盘组织成份中,还包括母体子宫的底蜕膜组织。胎盘的主体是绒毛。绒毛的外表层是来源于胚外外胚层的滋胚层,绒毛的中芯是中胚层衍生的结缔组织和微血管。

  功能

  胎盘的功能复杂,绝非单纯滤过作用。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主要在血管合体膜(VSM)。血管合体膜是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层组成的薄膜。

  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即使发展到血窦内皮型,例如兔胚晚期, 仍有一层内皮细胞把两方分隔开来)。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全部绒毛与母体血液接触的面积达7~14平方米;当母血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一般认为,氧、二氧化碳和许多小分子依靠扩散与渗透;大分子如蛋白质、抗体、激素等则依靠主动转运和吞饮转运。一些更大的分子(如Rh阳性抗原等)一般不能转运;但在缺氧、创伤、特殊分娩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窜流而混杂。正常妊娠期间母血与子血分开,互不干扰,同时又进行选择性的物质交换。这一现象称为胎盘屏障。屏障的组成包括绒毛芯的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结缔组织及上皮基膜和绒毛上皮,就血窦绒毛型胎盘而言都属于子体组织。其他类型胎盘则包括母体组织,如子宫内膜上皮、基膜、结缔组织和内皮等。

  胎盘还有贮藏功能。如人在妊娠初期,胎盘生长很快。大量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原、钙、铁等)贮存于胎盘细胞内,以供胎儿生长需要。胎盘有相当于肝脏的功能,它不仅能贮备营养,而且有调节作用,发育后期,胎儿肝脏逐渐生长发育完备,胎盘的代谢调节功能才逐渐减退以至消失。胎盘还能改造及合成一些物质,行使消化道、肺、肾、肝和内分泌腺的多种功能,而且能调节这些功能来保护胎儿和母体,使妊娠顺利进行。

  胎盘除分泌许多类似垂体和卵巢产生的激素以保证妊娠进行外,还发现有相当于下丘脑的多肽的短距离作用的激素。怀孕3月的妇女因病而施行卵巢或垂体切除术后,由于胎盘的存在,妊娠仍可以继续。妊娠早期的胎盘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甚至着床前胚泡的滋胚层就分泌这种激素。它的性质和LH相似,有维持卵巢黄体使继续发育,促使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胎盘组织本身也能合成这些甾体激素,还能分泌人胎盘促乳素(hPL)——一种有促进生长和催乳作用的激素,能促使胎盘和胎儿生长及母体乳腺的生长与发育。妊娠末期胎盘分泌松弛素。松弛素溶解胶原纤维及软化韧带,有利于分娩。胎盘分泌的hCG,hPL,孕酮以及胎儿肝合成的甲胎蛋白等都有抑制母体免疫反应的作用,使胎儿在子宫内正常发育,不致引起异物反应而遭排斥。

  分娩后的胎盘,短时间内仍有生命,可做药理和生理研究的材料。胎盘含有丰富的和高效的营养物,所以不管是肉食或草食性的母兽,在分娩后都本能的把胎盘吞噬干净。从人类胎盘制备的胎盘血清蛋白、胎盘球蛋白是抢救病人的重要生物制品。干制的胎盘,在中药称为紫河车,为有名的滋补药物。

  成熟度

  胎盘成熟度共分四级:0级,1级,2级和3级。1级标志胎盘基本成熟;2级标志胎盘成熟;3级标志胎盘已衰老,由于钙化和纤维素沉着,使胎盘输布氧气及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胎儿随时有危险。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的,胎盘:妊娠中期(12~28周)—胎盘0级;妊娠晚期(30~32周)—胎盘Ⅰ;36周以后—胎盘Ⅱ级(比较成熟)。如果37周以前发现胎盘Ⅲ级并结合双顶径的值及对胎儿体重估计在2500克者应考虑胎盘早熟,警惕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可能。38周胎盘进入Ⅲ级,标志胎盘成熟。

    6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