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公共基础知识>

2017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2)

谢君分享

  第二章

  1、注释一般分为序言性注释、功能性注释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项而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语 句

  3、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 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

  4、对象的基本特点:标志唯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好

  5、将属性、操作相似的对象归为类 类是对象的抽象

  6、消息: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传递形式称为消息

  7、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第三章

  1、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的完整集合

  2、软件的特点:(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他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导致 了软件移植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2、软件工程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

  3、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

  (1)软件需求的增长得不到满足

  (2)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无法控制

  (3)软件质量难以保证

  (4)软件不可维护或维护程度非常低

  (5)软件的成本不断提高

  (6)软件开发生产率的提高赶不上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

  4、软件工程3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5、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运行

  6、软件生命周期的主要活动阶段,(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软件实现(5)软件测试(6)运行和维护

  7、软件工程的原则包括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8、软件开发环境:是全面支持软件开发全过程的软件工具集合

  9、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1)需求获取(2)需求分析(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4)需求评审

  10、需求分析方法(1)结构化分析方法(2)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11、数据流图主要图形元素:(椭圆)加工转换 (箭头)数据流 (两条横线)存储文件(长方形)源,潭

  12、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数据字典是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的严格的定义,使得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输出、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结果有共同的理解

  1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是(1)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

  (2)反映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 基础和依据

  (3)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

  14、软件设计的重要性和地位概括为以下几点

  (1)软件开发阶段(设计、编码、测试)占据软件项目开发总成本绝大部分,是在软件开发中形成质量的关键环节

  (2)软件设计是开发阶段最重要的步骤,是将需求准确的转化为完整的软件产品或系统的唯一途径

  (3)软件设计作出的决策,最终影响软件实现的成败

  (4)设计是软件工程和软件维护的基础

  15、衡量软件的模块独立性使用耦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

  16、软件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是(1)设计软件系统结构

  (2)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3)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4)概要设计文档评审

  17、典型的数据流类型有两种:变换型和事务型

  18、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有(1)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

  (2)表格工具:判定表

  (3)语言工具:PDL(伪码)

  19、软件测试的目的、发现错误

  20、软件测试方法:若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若按照功能划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1、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软件,主要通过人工进行,动态测试是基于计算机的测试

  22、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

  23、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24、软件测试过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25、系统测试的具体实施一般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操作测试、配置测试、外部接口测试、安全性测试

  26、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第四章

  1、数据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

  4、数据库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维护、改善系统性能

  5、数据管理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6、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数据的集成性、数据的高共享性、数据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数据的安全性保护、并发控制)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8、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9、数据模型描述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10、E-R模型可以用一种非常直观的图的形式表示,称为E-R图

  11、层次模型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数据库模型。网状模型是一个不加任何条件限制的无向图

  12、二维表一般满足七个性质:元组个数有限性、元组的唯一性、元组的次序无关性、元组分量的原子性、属性名惟一性、属性的次序无关性、分量值域的同一性

  13、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即是建立在关系上的数据操纵,一般有查询、增加、删除及修改四种操纵

  14、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数据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15、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插入、删除、修改、查询

  16、常用的扩充运算有交、除、连接及自然连接

  17、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的核心

  18、数据库概念设计的方法:集中式模式设计法、视图集成设计法、

  19、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E-R图转换成指定RDBMS中的关系模式


看过“2017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人还看了:

1.全国计算机二级Web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2.计算机二级考试Access练习题及答案

3.精选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前练习

4.计算机考试二级C语言应试技巧

5.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复习指导及应试技巧

84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