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公共基础知识>

地震知识竞赛问答题大全

玉凤分享

  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地震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地震知识问答题,欢迎阅读。

  地震知识问答题

  一、地震预报知识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形变,小地震活动,地磁,地电,地应力,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物质变化等。

  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应当排除哪些干扰?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下雨(下雪)、干旱、河水涨落、冰雪融化、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何谓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

  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和破坏易损程度的预测。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仅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什么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对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十年左右(或更长一段时间)可能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应重点加强监视和采取防御措施的,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确定性地区。
什么是地震重点危险区?

  指对一年尺度内,我国西部(宁、甘、川、滇以西)可能发生6级以上,东部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经国家地震局和省级地震局批准,应强化跟踪、力争作出震前有效预报的确定性地区。
什么是短期预报?

  指对专区以下确定范围,三个月内,有、无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并明确震级区间(级差

  什么是临震警报?

  指对一周内,有肯定地点和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并明确震级区间(级差<1级),需要社会防御和政府采取应急措施的地震预报。

  什么是地震活动性?一般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指对局部或总体地震活动要素的特征性表述。分析一般可采用:

  ①地震活动期、地震活跃期、地震高潮期,地震幕、地展平静期等;

  ②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地震迁移、地震条带、地震空区以及各种多数表征的空间特征区等;

  ③地震活动强度(增强,减弱),、地震活动水平(上升.下降,高低)、地震频次(增加、降低)等。

  我国地震预报的政策是什么?

  ①鼓励预报研究与严格管理预报发布相结合;②专家的科学判断与政府行政决策相结合;③预测、预防与预报相结合。

  “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之路”是指什么?

  ①统一的全国地震工作体系;②执行以预防为主和经济建设同减灾并重的方针;③坚持不懈地走“专群结合”、“中央与地方结合”的道路。

  二、地震灾害知识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破坏性作用有何特点?

  ①破坏面积大;②具有连锁性,常称为地震灾害链;③多发性;④破坏社会功能。

  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

  地震直接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地裂、地陷、喷沙、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

  因地震的直接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建筑物工程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社会功能瓦解、社会经济瘫痪等社会性灾害。

  什么叫次生灾害源?

  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等。

  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

  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支持城市运行的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如交通、通讯、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所以地震次生灾害突出。

  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

  ①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②震中距离;③震区人口密度;④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分布密度;⑤发震季节和时间;⑥有无地震预报;⑦有无地震应急预案;⑧抢救速度;⑨人们是否具有防震抗震知识;⑩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

  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556年l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地震,死亡人数约83万。

  三、地震减灾知识

  大震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许多建筑物受到主震冲击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大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次较强余震,尽管它的震级小于主震,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

  我国是否有地震海啸的灾害?

  我国没有发生海啸灾害的记载,这可能与我国沿海大陆架平坦、又没有深海沟的地质地理条件有关。但如果海岸附近发生强烈地震,激起海水扰动,有时甚至侵袭到岸上来,也会造成一定破坏,因此仍需注意。

  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般说来,地基的选择应避开以下地方:①活动断裂带中容易发生地震的部位及其附近地区;②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和松软的土地,如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及其填充地带上;③矿山陈旧坑道容易冒顶的地方。

  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哪些地方?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如何进行防护?

  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场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当大地震发生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后,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做出敏捷反应。在室外,汽车司机要选择安全地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要停留在开阔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山坡上不能跟滚石往下跑,应躲在山坡隆岗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地震发生时,在工作岗位如何进行各人防护?

  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迅速撤离;正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然后迅速躲在安全处。对于特殊的部门(如地震、电厂、煤气厂、用厂、核反应堆等)按地震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专门操作程序运作。

  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演出或比赛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分路疏散,防止慌乱、拥挤;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什么是生命线工程?

  生命线工程主要是指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系统的工程;电力、燃气及石油管线等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电话和广播电视等情报通信系统的工程;大型医疗系统的工程以及公路、铁路等交通系统的工程等等。

  何谓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的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涉及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质稳定性评价及场地震害预测等工作。其目的是为工程抗震确定合理的设防标准,实现震时既安全、建设投资又合理。

  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①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②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③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④说“X地震办公室”、“XX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已发布了的地震预报;⑤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我国农村抗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①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②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③加强地震和抗震知识的普及,使抗震防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防震减灾工作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①地震监测预报;②震灾预防;③地震应急;④震后救灾与重建。

  我国本世纪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以哪次地震作为标志?

  始于1988年。以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一耿马7.2级地震作为标志。

  什么叫地震应急?

  是指为应付突发性地震事件而采取的震前应急准备、临震应急防范和震后应急救援等应急反应行动。

  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地震灾情上报内容包括见四个方面?

  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社会影响和生态、地质等环境影响。

  地震灾情调查、评估、上报如何进行?

  在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地震部门牵头,会同有关行业部门按规定共同进行。

  《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区划》这一重大科研项目是在何年立项?历时几年?有什么重大意义?

  1985年立项,历时三年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从科学上排除了未来100年内鲁南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使该地区的最高地震烈度由原来的X度降为Ⅷ度,Ⅷ度区的面积较原先缩小近90%,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地震高烈度对鲁南经济开发的束缚,节省了抗震设防投资。

  四、地震法规与政策

  为什么要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总体的长远利益一必须用法规来规范政府、集体和个人在防震减灾中的一切言论和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何时、以什么形式颁布,何时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经第八届全国人大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由江泽民同志于1997年12月29日签署第94号主席令公布,自 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制定和实施《防震减灾法》的目的是什么?

  《防震减灾法》是我国第一部调整和规范在防震减灾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行为的法律,国家制定和实施这部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了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是哪年发布的,它对单位和个人有什么规定?

  1994年。它对单位和个人有以下规定:

  ①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义务;

  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

  ③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权检举、控告危害、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行为。

  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是1989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等255号令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在我国哪些部门具有发布地震预报的权力?

  北京地区发布地震预报要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发布;其他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情况紧急时,可由市、县人民政府发布48小时内的临震警报,并同时向上级报告。 颁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的管理,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对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做了什么规定?如何理解?

  因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需要.可以在灾区实行特别管制措施。特别管制措施不同于军事管制意义上的戒严措施,也不是一般的应急措施,而是在大地震之后,为抗震救灾需要而采取的特殊管理和限制措施。 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是什么?何时提出?

  “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十年左右时间,使我国的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1994年提出。

  如何理解防震减灾十年目标中“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目标中提出的抗御能力是指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①各级政府组织、指挥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②社会各界群众承受地震事件的能力;③地震监测预报能力;④各类建筑物、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

  为什么说“地震保险”是防震补损的有效政策?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巨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保险是弥补灾后经济损失、进行恢复重建的有效办法。用保险形式补偿各种风险损失,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看了地震知识问答题的人还看了:

1.地震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2.地震的知识问答

3.防震减灾知识题库

4.防震减灾知识试题

5.防溺水安全知识问答题

6.初级急救知识问答题

7.幼儿园安全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8.急救常识问答题

9.圣诞节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10.防震减灾知识问答

    19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