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附答案

谢君分享

  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附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附答案(一)

  1、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定给付对方5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付给(  )。

  A、2、5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57元

  2、根据管理的不同层次,可将管理活动划分为(  )。

  A、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B、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

  C、人本管理和非人本管理 D、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3、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会以全体委员的(  )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

  A、1 B、2 C、4 D、9

  4、中共七大总结历史经验,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分别是(  )。(多选题)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艰苦朴素、奋发拼搏相结合

  C、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D、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5、决定必须由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

  A、正确 B、错误

  6、任何一个具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都是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担保法》第八十九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D。解析:根据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可将管理活动划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根据对管理过程中不同环节的重视和运用,可将管理活动划分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根据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态度,可将管理活动划分为人本管理和非人本管理;根据管理的不同层次,可将管理活动划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因此,本题答案选D。

  3、【答案】B。解析:《宪法》第六十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ACD。解析: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三大作风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对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5、【答案】B。解析: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不一定要党政机关联合发文。故本题说法错误。

  6、【答案】A。解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在每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归属于相对应的双方:一方是权利的享有者,称为权利人;另一方是义务的承担者,称为义务人。故本题说法正确。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附答案(二)

  1、通货膨胀,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又称为物价上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下降 B、失业率上升

  C、失业率波动不定 D、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2、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最早产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多选题)

  A、某连锁音响店对文化局作出罚款1000元的处理决定不服

  B、某甲对县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决定不服

  C、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某乙对其单位作出的辞退处理决定不服

  D、某房地产企业认为市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合理

  4、宪法的法律效力表现在(  )。(多选题)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B、凡是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抵触的法律、法规一律无效

  C、宪法是一切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D、宪法的原则性和无具体适用性

  5、设定目标是成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设定目标时要注意(  )。(多选题)

  A、目标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期望、远景紧密相连

  B、具体目标应尽量是明确且都可以测量的

  C、设定的目标应有先后主次之分

  D、目标宜用正面语言表述并益于成长

  6、王某的叔叔是香港的富翁,王某满16周岁那年,接受其叔叔遗赠的10万元,靠此款生活,王某(  )。

  A、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以上选项都不对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一般情况下,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就业,因为通货膨胀短期来说对企业是有利的,企业会增加就业岗位,失业率低;但是当通货膨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不一样了,通货膨胀率越高的话,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降低民众的购买力,企业生产的产品因为价格昂贵而卖不出去,企业收入降低,从而企业利润减少,企业为了正常经营就会裁员,失业的人就越多,失业率高。因此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成正比,本题选B。

  2、【答案】A。解析: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起源于英国。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通常以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作为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因此,本题答案选A。

  3、【答案】AB。解析:由《行政复议法》第6条的规定可知,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因此选项AB正确。

  4、【答案】ABC。解析: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是的根本法。它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包括:(1)宪法内容的根本性。诸如的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的结构形式、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最重要的问题,都在宪法中做出了明确规定。(2)宪法效力的性。在成文宪法的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处于的法律地位。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是一切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因此ABC三项正确。(3)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并非普通立法机关;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D项“宪法的原则性和无具体适用性”是宪法的特征,不属于宪法的效力,故D项不选。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5、【答案】ABCD。解析: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设定的目标需要和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密相连,这样目标才更有针对性;而且为了保证目标的可执行性,目标尽量明确和具体;同时,为了保证重点工作的完成效率,目标要有先后主次之分;由于目标是组织的共同奋斗方向,所以语言应正面且有益于成长。故本题答案为ABCD。

  6、【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王某没有以自己的劳动收入而是靠赠与为生活来源,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看过“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附答案“的人还看了:

1.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含答案

2.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3.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练习及答案

4.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5.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及答案

    12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