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治疗作用与禁忌有哪些
土茯苓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土茯苓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你介绍的土茯苓的治疗作用与禁忌,希望对你有帮助。
土茯苓的治疗作用
土茯苓可治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多发生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头皮,个别可发展至躯干、四肢。因有阵发性剧烈瘙痒,常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遇不良刺激或气候突变,穿紧身的毛、丝绸衣服,或用肥皂清洗过勤等可使病情恶化。
当小儿发生湿疹时,可去中药店买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1天后渗液减少,3天后可见痂皮,1周后可愈。用药期间,不能让小儿食辛辣、鱼、虾、牛肉、羊肉等食物。
土茯苓外洗内服治“鼻渊”
鼻窦炎、上颌窦炎等慢性炎症,中医统称为“鼻渊”,以鼻塞、流黄脓涕(或有臭味),并兼头重、舌红、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此症多为脾胃湿热、肝胆郁热,致使湿浊之邪犯上所致。临床证实,用土茯苓内服外洗,疗效明显。
方法: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其药渣再复煎,药液外洗鼻部,一般连用4剂,诸症可消。此方若加鱼腥草或金银花同煎,其消炎排脓效果更佳。
土茯苓的禁忌
1、《万氏家抄方》:“不犯铁器。”
2、《纲目》:“服时忌茶。”
3、《本草从新》:“肝肾阴亏者勿服。”
土茯苓医书记载
1、《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止泄。”
2、《本草图经》:“敷疮毒。”
3、《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4、《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5、《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6、《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土茯苓临床应用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
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2000余人服药结果表明,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病率之比为 1:5.58。治疗: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可用至5两),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
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给葡萄糖液及维生素丙,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用激素。治疗18例均愈,16例于服药2~3剂、3例于服药4~5剂后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6天。或用土茯苓4 两,地榆、青蒿、白茅根各50克煎服。每日1~3剂,热退后每日1剂,4次分服。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如镇静、止血、补液等。治疗14例,失败4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9例,5例治愈,4例失败。治愈病例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在1~7日内,主要症状随体温下降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大部分病人头痛、身痛、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血痰等均于1~2天内消失。治疗中少数病例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2、治疗梅毒
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 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芩75~100克,水煎,2~3次分服,以10~20天为一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100~400克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3、治麻疹
预防用100%煎液内服,3岁以下每日30~50毫升,3~6岁50~60毫升,分3次服,连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4、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每日用200~400克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天为一疗程。
5、治疗急慢性肾炎
每日150克,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猜你感兴趣:
1.土霉素的用法
4.灵芝的功效作用
5.调理身体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