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健康养生知识>

土茯苓的功效与种植方法

晓琼分享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土茯苓一般用于治疗风筋骨挛痛、脚气、梅毒等病症。现在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土茯苓的功效与种植方法,资料仅供参考。

  土茯苓的功效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

  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2000余人服药结果表明,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病率之比为 1:5.58。治疗:土茯苓100克(病情重而体质较好者可用至5两),甘草15克,水煎每日2次分服。

  同时可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对高热、重症者给葡萄糖液及维生素丙,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加用激素。治疗18例均愈,16例于服药2~3剂、3例于服药4~5剂后症状消失。平均住院时间3.6天。或用土茯苓4 两,地榆、青蒿、白茅根各50克煎服。每日1~3剂,热退后每日1剂,4次分服。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如镇静、止血、补液等。治疗14例,失败4例。其中血培养阳性者9例,5例治愈,4例失败。治愈病例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在1~7日内,主要症状随体温下降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大部分病人头痛、身痛、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血痰等均于1~2天内消失。治疗中少数病例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

  2、治疗梅毒

  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 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芩75~100克,水煎,2~3次分服,以10~20天为一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100~400克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3、治麻疹

  预防用100%煎液内服,3岁以下每日30~50毫升,3~6岁50~60毫升,分3次服,连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4、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每日用200~400克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天为一疗程。

  5、治疗急慢性肾炎

  每日150克,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土茯苓的种植方法

  土茯苓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具短分枝,有结节状隆起,长5至22厘米,直径2至5厘米。表面黄棕色,凹凸不平,突起的尖端有坚硬的须根及残基,分枝顶端具芽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状及多数小亮点,水烛后粘滑感,气微,味淡、涩。以断面淡棕色,粉性足者为佳。

  土茯苓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和荫蔽。砂质壤土或粘壤土均可栽培。用种子繁殖,播种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法,按行距20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下,覆土厚l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高I0cm左右移裁。按行、株距各25cm开穴,每穴栽1株。待苗高30cm左右,应搭架,将茎藤引上,以利生长。注意松土除草,施追肥1-2次。

  土茯苓片为长形薄片,大小不等,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淡棕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薄片)或稍粗糙(厚:片)。中间略具维管束点,仔细观察时可见砂砾样的光亮。纵切片常见花纹。导管不规则,富粉质,微有弹性,用水润湿后,手摸之有光滑感。以淡棕色、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土茯苓的治病验方

  1、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结核:土茯苓150g,水煎分三回服,每天一剂。可抗炎利尿。

  2、治疗急性睾丸炎:鲜土茯苓120g,去须,洗干净,切片,加入清水500ml,煎沸后稳火再煎20分钟,去渣。每天一剂,分三回吃饭前温服。治疗的时候忌茶和辛辣油腻之物。通常3至8日可治好。

  3、治疗银屑病:土茯苓60g,研成粗末,包煎。每天l剂,分两回服完,15剂为一个疗程。

  4、治疗肺脓疡:土茯苓150g,水煎,分两回服,每天一剂。可清肺排脓。

  5、治疗蛲虫病:槟榔,土茯苓各30至60g,百部30g。把槟榔和土茯苓水煎后空肚子服用,每天一剂。接下来将百部水煎,外洗肛门,每天两回。

  6、治疗丹毒:土茯苓,野菊花各30g。把两者放进锅里并且放入适量的凉水浸泡片刻,煎两回后取药汁,于一天内分两回服完,每天一剂。

  7、梅毒:土茯苓160g,瘦猪肉100g,加水煮汤。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比较适用于梅毒或者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猜你感兴趣:

1.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及注意事项

2.土茯苓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3.土茯苓的作用与功效

4.冬季养生茶

5.土茯苓煲鸡的功效和作用

6.土茯苓的功效作用

    374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