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风水知识>

风水与环境景观学的关系

曾扬分享

  风水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风水与环境景观学

  人类生存在自然大环境之中,这种大环境中的山川水流花草树木和各种组合,形成了各种自然的环境景观。人们为了营造舒适、美观的生存环境,还会创造一些人文景观和人造园林等建筑景观。这些自然形成和人为营造的环境景观,都会对人类产生种种物理、生理和心理效应。人是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很强的有机体,周围环境景观形成的构架、色彩乃至引力、气场等等都会对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等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当人们处在一种美观舒适、色彩和谐的环境景观中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甚至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也格外活跃。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庭院美化,也非常重视庭院风水,认为庭院建筑、花草树木、假山流水的组合布局要符合风水的要求,这样就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财运事业,这是传统风水学中朴素的环境景观意识。如苏州园林就是人造环境景观风水的典范。

  现代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相互嫁接,不仅研究环境景观的美学规律、建筑学规律和植物学规律,更要进一步研究环境景观的结构、方位、材料、色彩、外形及其场态信息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各种作用力,从而探索选择和营造出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和事业发展的环境景观的科学规律和方法。

  风水的渊源沿革

  在历史上,风水又别称堪舆、形法、地理、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阴阳、玉尺、山水之术、理义之术,等等。

  正如诸多古代学者和风水家考证的那样,风水可以追溯到上古的传说时代,即伏羲、黄帝时;而“逮乎殷周之际,乃有卜宅之文,故《诗》称相其阴阳,《书》云卜惟洛食”。见载中国最早的典籍如《诗经》《尚书》等,都有古代先民选址规划和经营城邑宫宅活动的史实性记述,被历代风水家奉为“经旨”。结合相关考古材料分析这些记述,并对照风水著述及其实践,可知风水的要义,不外乎“堪天舆地”“相土尝水”“体国经野,辨方正位”,即考察天文地理,主要是地质、地文、水文、气候、风向、日照、植被等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的构成,然后择其吉而经营人居环境(包括亡人的居所,即墓葬),使之与自然生态环境及景观有机协调,臻于天人合一,也就是先秦孔儒《中庸》倡导的所谓“参天地,赞化育”。

  相关的理性思考,则如晋人郭璞指出: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还提到: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特地申明了风水理念源自古人。

  事实上,如《国语》记载公元前550年周太子姬晋追述“古人”的环境观念:

  其中“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材用,而死有所葬”,显然就是郭璞强调的“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重要的是,这一观念排除了超自然的神的意志,还借由“阴阳”“气”等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得以推衍。如《左传》记载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赞美《周颂》:

  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另如《国语》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的乐官伶州鸠阐发音乐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

  除了相关理念,风水在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中,还形成运作方法不同的诸多流派。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就曾载明当时已有“形法”和“堪舆”两大流派,各有不同的著述。其中如《山海经》《国朝》《宫宅地形》等属于“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的形法;而《堪舆金匮》《堪舆历》及《图宅术(书)》《大衍玄基》等则为“其法亦起五德(五行)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的堪舆著作。

  从《周礼》所述这两类事务的宗旨、内容、方法及实际意义看,也从《山海经》《管子》《司马法》《考工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先秦迄汉的相关著述看,其传承后世,主流是专注地理方面,沿革于汉代而形成形法;属于支流的,则为巫占方面的“宗庙之法”,汉代的堪舆正是其苗裔。

  事实上,形法或形势宗同堪舆或理气宗比较,前者以其丰富的实践理性的成分和明显的科学及美学价值,一直“行于士大夫中间”,所以流行应用较广,也因此得以成为风水的主流,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也更直接、更深刻。如明清两代,形势宗的风水就曾为皇家倚重,以至于都城、宫苑、陵寝等建设,殆皆“以形势为宗”。而堪舆或理气宗的风水,其拘忌既多,迷信尤著,自汉代迄今,曾经屡屡遭到激烈批判,甚至在宋代依循其“五音姓利”之说经营皇陵的时候,也未免引发诸多非议。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回避其对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传统民居等世俗性建筑的影响。典型如明清北京的四合院,实际就多是遵照缘自“星土”“星卦”的“福元”“大游年”“穿宫九星”以及“截路分房”等堪舆或理气宗的方法布局的。离开这些方法,则不能解释四合院的布局规律,例如为什么如果东南开门,厕所则必设置在西南隅,等等。

  此外,风水各流派间的聚讼和渗透,也是不容忽视的史实。例如,正是在风水各流派关于建筑“辨方正位”以追求天人合一的长期职业活动中,以“土圭”与“天时”即栻盘结合,历经汉代以天然磁石制备的司南,到唐代以后终于完成了“中国对科学最伟大贡献”之一的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也就是人工磁化钢针制备指南针的发明,并以之较比土圭测景即用景表测日影来定向,进而发现了磁偏角(图2-1、2-2)。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98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