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风水知识>

道家五行和密宗

嘉馨分享

  从“道家”先入为主的修学者,往往对“密宗”之说弃而不顾;驾信“密宗”的修学者,每每视道家为旁门。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道家五行之说和密宗的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道家的五行之说

  五行在中医理论中是指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世界是物质多样性的统一体。

  五行中每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事物的相互克制、制约或抑制的关系, 如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是指事物的相互资生、促进或助长的关系,如 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道家五行功始创于唐代药王 孙思邈,千百年来,一直在道教内部传承,是道教修炼的筑基功法,是万法之宗、众功之基。具有简便易行、效果神奇等特点。

  初练道家五行功的人,由于经络尚未全然畅通,周天未开,所以应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练习,三个月或者半年后身体自觉适应五行功法,全身舒展、 脏腑调和、经络通畅,周天运转再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练习。此乃练内敛神、调和 五脏六腑、疏通经络 气血的绝顶功法,久而久之,定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起势(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向内扣,膝微曲(自然放松,不绷紧而矣),微收臀,尾闾与地面垂直,两臂自然放松下垂,下颌微收,头颈竖起,眼观鼻,鼻观口,口向心,舌舐上颚(不需要用力,轻微抬起而已),气运 丹田,一吸一呼为一口,吸满后屏气, 津液咽下。

  功能作用:练内之法,乃是调动 真气运行之术。预备式能够凝神定志,调五脏六腑恢复平和,驱除杂念,气血调和,血脉自通。

  密宗介绍

  又名“密教”、“秘密教”、“瑜伽宗”、“金刚顶宗”、“真言乘”、“金刚乘”、“秘密藏”、“持明藏”、“总持藏”、“陀罗尼藏”、密乘、果乘等。该宗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行者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在《大日经疏》 卷九中,列举了违背三种违背三昧耶戒的重罪。

  密教道场观(曼荼罗),及密教世界观。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故称密宗六大。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为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阇梨(导师)秘密传授。

  早在部派佛教时代,佛教戒律就对刚刚被纳入佛法的密咒作出了回应。在《四分律》和《十诵律》中,已经有了与密咒相关的内容。这些小乘戒律开许治疗齿痛、腹痛、护身的咒语,而对其他的咒语实行控制。其后当早期的杂密开始流行时,梵网等大乘戒也都能适应事相,资用于密教的仪轨。当时来到中国传扬密典的僧人,多有戒行显著而精通律学者,究其原因,是因为密教修行主要靠咒语法术借他力而为之,因此用严明的戒律约束自己,可以补自修之功,并且还有未雨绸缪,防止咒言密法滥用的果效。密教很强调皈依上师,一旦皈依就不可背誓。密教与显宗不同,他们是四皈依,认为没上师就不知有佛,上师直接继承佛的法,是佛法僧合一,要视师如佛,不可生邪见。

  道家奇经八脉的分布路线

  (一)督脉:督脉分布路线共有四条:(1)起于会阴部,循脊柱向上分布,至颈后风府穴处,入脑,上行至脑巅顶,沿头额下行,达鼻柱。(2)起于少腹胞中,下抵阴器、会阴部、经尾闾骨端,斜绕臀部,入肾脏。(3)起于目内眦处,上额、头顶部、入络于脑,又分别下颈项,沿脊柱两旁下行至腰中。(4)从少腹直上,过肚脐,上连贯心脏、进入喉部、上达面颊、绕唇、抵目下中央部位。

  (二)任脉:任脉分布路线共有二条:(1)起于少腹部脐下四寸的中极穴,沿腹、胸部正中线直上达咽喉,再上行颊部,经面部入眼部。(2)由胞中贯脊,上行于背部。

  (三)冲脉:冲脉分布路线有五条:(1)从少腹内部浅出于耻骨外二寸的气冲穴,与足少经肾经并合上行(任脉外一寸),抵胸中后弥漫散布。(2)冲脉自胸中分散后,又向上行到鼻。(3)脉气由腹部输注于肾下,浅出气冲,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中,经胫骨内缘,到内踝后面;达足底。(4)从胫骨内缘斜下行,到足跗上,分布于足大趾(5)由少腹的胞中;向内贯脊,循行于背部。

  (四)带脉:带脉起于十四椎,当季胁部下面,环行横绕腰腹,约相当于系腰带的一圈。

  (五)阳[足乔]脉:阳[足乔]脉起于足外踝下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经股外侧,分布于胁肘,循行于肩膊外侧,沿颈,上抵口吻旁,达目内眦,入发际,循耳后,到达风池穴,由脑后两筋间的风府穴入脑。

  (六)阴[足乔]脉:阳[足乔]脉起于内踝下的照海穴,循内踝,股内侧,过阴部,循行至胸前,沿喉咙入面部,抵目内眦,再上行至脑。

  (七)阳维脉:阳维脉起于诸阳经的交会处、即起于足外踝下的金门穴,上沿股外侧,抵腰侧部,斜上肩胛处,上颈后,分布至耳后,到头额处,再循行至耳上方,到颈后风府穴。

  (八)阴维脉:阴维脉起于诸阴经交会处,即内踝后上五寸的筑宾穴,上沿腿、股内侧,进入少腹部,上连胸部,抵咽喉两旁,与任脉会合。


猜你感兴趣:

1.道家五行功法

2.道家五行气功

3.道家五行遁术

4.道家阴阳五行

5.玄学和玄学家

    249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