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内容是什么

炜杭分享

  你听说过行政赔偿诉讼程序吗?行政赔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相关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内容

  1.行政赔偿诉讼的起诉条件。

  (1)原告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这是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前提条件。

  (6)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起诉。

  2.行政赔偿诉讼的审判组织。行政赔偿诉讼的审判组织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一律实行合议制。

  3.举证责任的分配。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对此,行政赔偿诉讼不能完全适用。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条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都明确规定,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偿或者减少赔偿额方面的证据。

  4.行政赔偿诉讼的审理方式。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3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这是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在审理方式上的区别。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就是人民法院可以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作协商、调和工作,促使双方相互谅解,以达成赔偿协议。

  受害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解书。行政赔偿调解书应当写明赔偿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应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以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5.行政赔偿诉讼中的先予执行。

  6.行政赔偿诉讼裁判的执行。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的执行适用行政诉讼法第65条规定,对赔偿义务机关采取特殊的执行措施,包括划拨、罚款、司法建议和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阅读:

  行政赔偿诉讼的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看过“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内容是什么”的人还看了:

1.对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国家赔偿若干问题的探究

2.行政案件需要满足什么样的立案条件

3.补偿安置问题起诉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吗

4.国家赔偿的赔偿范围2016

5.律师行政诉讼基本技能有哪些

    877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