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2)

嘉敏分享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决策体制的主要特征有(ABC)。

  A.专业性B.整体性C.统一性D.权威性

  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BCD).

  A.妥协B.说服C.强制D.交换

  3、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由(ABCD)组成.

  A.建议B.信息C.分析D.规范

  4、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5、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BCD)

  A.精英决策体制B.网络化决策体制C.多者博弈决策体制D.民主参与决策体制

  6、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BCD)

  A.分配功能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D.规制功能

  7、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子系统。

  A.监控B.智囊C.决断D.信息

  8、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

  A.双重优化B.非零起点C.回溯分析D.心理效应

  9、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

  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E.多变化

  11、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系统。

  A智囊B信息C监控D决断

  1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目标具体明确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D目标与手段的统一13。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观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

  A多变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

  14、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AD)。

  A管制性公共问题B国际性公共问题C全国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

  15.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BC)。

  A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C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D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别。

  (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面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2、简述追踪决策的主要特征。

  (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C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

  3、简述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控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

  4、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1)知识化与信息化;(2)民主化;(3)科学化;(4)高效化。

  5、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

  6、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1)效益标准。(2)方案协调性标准。(3)方案适应性标准。(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8、简述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2)动态性。(3)交叉性。(4)突发性。

  9、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何区别?

  (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活动一比认识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公共政策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分配和落实。

  10、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动态性;(5)层次性;(6)环境适应性。

  11、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着那些现实挑战?

  (1)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2)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3)公共政策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

  12、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13、简述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他三个因素。

  14、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含哪些步骤?

  (1)系统研究;(2)系统设计;(3)系统量化;(4)系统评价。

  15、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

  (1)引入案例分析,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2)引入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3)引入案例分析,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下一页是2017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

360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