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2018年环保新政策

嘉敏分享

  环保是一个很虚无的词汇,它反映的是人类对地球的态度,对环境的态度,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实行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人类对环保也越来越重视。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环保新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环保新政策

  1、土壤修复的里程碑——“土十条”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是为了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而制定的法规,对我国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

  土十条指出:我国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将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2030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2050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环境保护税法表决通过

  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环境税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

  环境税取代排污费后,拥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具有刚性特征。执行力将极大增强,地方的保护主义将会得到解决,污染企业的责任将将会突,环境税将推过税收方式进一步规范行业的发展。

  3、排污许可制将实现一证式管理

  2016年11月10日,《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自2016年11月10日起施行,简称《排污许可证》。在《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国家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废气、废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实行许可证管理。

  排污许可制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耐心来完善。而完善企业排放许可、排污权交易、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需要以“权利的清晰界定”为基础,偷排、虚报等行为都会使得政策效果、市场效率大打折扣。

  而清晰的权利界定需要主管部门掌握企业“真实的排污情况”,这对监测系统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明确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将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作为维护公共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到2017年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活垃圾清洁焚烧标准和评价体系。到202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全部达到清洁焚烧标准。

  5、环保督查

  去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之后,中央环保督察风暴今年席卷开来。

  2016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7月,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在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展开。11月,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展开。

  此次环保督察是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首次大规模“重拳出击”,可谓是动了真格,成果也非常显著,但业界也提出,亟待将这种分批次的督察效果落实,形成长效机制。不少网民期盼,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走向常态化和制度化,多做“回头看”,完善奖惩机制,盯紧责任主体。加强环保督查的“后督查”,让环保督查风暴带来的正面积极影响长效化、常态化,尤为重要。

  网民“任木雨”表示,顶风作案者不绝,核心在于地方不作为,不仅没有成为治理环保问题的责任主体,反倒成了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上的“路障”。唯有用铁腕手段,盯紧责任主体,才能真正将环保治理措施落到实处。还有网民表示,应该在省级层面展开督查的同时,下沉督查工作,对省内各地市及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展开督查。在广泛收集群众线索和意见的基础上,深入一线对重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对群众举报突出问题查处情况进行抽查核实,以确保对地市党委、政府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办。

  新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望加快出台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玉锁在会上表示,“土十条”发布后,国家正在加快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工作。“顺利的话,经过全国人大的审议,新修订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可能会比我们预料的时间更快一点出台。”

  2017年在业界被称为“土壤修复环境政策爆发年”。继国家发布“土十条”之后,全国31个省份均相继发布了地区的“土十条”。

  “环保部也正积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正在跟农业部一起积极作出台前的准备,《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正在组织制定。所以,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也有了具体的时间表。”林玉锁说。

  “区别于治理大气和水的思路,土壤的修复不能仅仅是达标,而是安全利用,把安全隐患、风险控制到最低。”林玉锁说,在很多的时候,土壤的治理和修复并不是简单地启动一个工程,建立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涵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我们期待在这一领域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说。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国透露,高能环境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政策研究及标准制定,以此助推行业的发展。高能环境已参与7项中国环境保护协会发布的土壤场地修复行业技术或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

  “高能环境注重技术提升,特别是在环境修复领域,高能环境与国际国内有关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与美国TRS公司共同成立了环境修复合资公司,促进中国环境修复技术整体提升。”李卫国说。

  根据国土部、发改委今年初联合印发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中提出的“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目标,将确保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力争建成6亿亩,全国基本农田整治率达到60%;补充耕地2000万亩,改造中低等耕地2亿亩左右;整理农村建设用地600万亩;改造开发600万亩城镇低效用地。

  业内人士此前曾指出,如果全部实现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至少需投入资金1.7万亿元。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环保新政策

2.2017国家最新环保政策

3.2017年国家对环保的政策

4.2017年的环保措施政策

5.2017环保政策

    359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