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美国货币政策
我们将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监测,以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健性、防范金融危机及维持信用供给的可持续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美国货币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美国货币政策
美联储确定鹰派紧缩的长期基调
实际上,自2015年12月美联储启动加息以来,市场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都习以为常。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市场对极慢加息习以为常;2017年3月至今,在短暂的震撼之后,市场很快调整预期,又对加速加息习以为常。
对此,程实表示,美联储鹰派紧缩的长期基调是确定的。虽然市场现在对6月加息并不意外,但必须正视的是,美联储在2015年和2016年均只加息了一次,而2017年半年就加息了两次,倘若回到3个月前,几乎没有人会相信美联储会有如此大的转变,美联储用行动再次验证了自身从长期鸽派向新鹰派的渐次转变。
因为从根本上看,在货币政策正常化阶段,过度鸽派始终是对最优政策路径的偏离,而随后的鹰派加息只是政策理性的“滞后回归”。
缩表属于尝试性行动 初期规模较小
在程实看来,美联储加速加息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都不会改变,2017年加息三次基本是确定的,悬念仅在于第三次加息的时机选择,9月、11月还是12月,目前看来都各有利弊。
此外,虽然6月加息之余美联储还公布了缩表计划,但其初期规模较小,属于尝试性行动,也只有在基准利率提升至温和通胀水平之后,缩表才需要从2017年开始的尝试性行动转变为真正的大规模行动。
美元中长期强势再获支撑
尽管从市场瞬时反应来看,6月加息靴子落地反而成为美元指数下行的推动力,但从长期相关关系来看,鹰派紧缩依旧是强势美元的重要助力之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元指数近期持续下行,但美元指数的绝对中枢水平依旧很高,较2010-2014年80的中枢水平明显处于重心上移的阶段。我们判断,美联储的6月货币政策决定既不会对美元指数形成超预期的走强推动,也不会给美元指数带来下行拉力,美元指数今年大概率在95-100的强势区间内波动。
多国不会转变整体偏松的货币政策
全球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大趋势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虽然市场对美联储加息从3月的震惊转变为现在的习以为常,但大部分非美国家并不会因此转变自身整体偏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增长中枢下降,大部分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周期落后于美国,跟随性加息将不会于2017年大范围出现。
美股牛市或迎趋势性拐点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情绪很难预测,未来一旦美国基准利率加速上行的趋势逐渐从异见转变为共识,而利率对应着股市估值的天花板,市场对美股长期走强的怀疑情绪将持续凝聚,并可能结合一些短期触发因素最终凝结成美股行情的趋势性拐点。上周美股科技股的突然下跌已经敲响了“高估值”行情的警钟,美联储鹰派紧缩的反复确认将使得警钟长鸣。
另外,正因为现在对加息习以为常,所以,未来耶伦放出任何一点鸽派言论都将可能带来市场情绪的短期波动,进而使得美股长趋势拐点的形成伴随着一系列短期反复。
人民币兑美元短期企稳态势不变
同时,由于美联储加息已经习以为常,非美货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不会面对类似2015年末和2016年末的大幅贬值压力,人民币兑美元短期企稳的态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而在汇率企稳的前提下,伴随着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储的短期激励,人民币国际化2017年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不会受到美联储加息的明显影响。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有何影响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货币政策将通过许多渠道影响中国,包括资本流动、汇率波动、金融市场和外部需求等。
汇率和资本流动:汇率是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主要渠道。通常,经过数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之后,会迎来美联储的紧缩周期。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期间,资本流向新兴市场以寻求高投资回报率,给这些经济体带来了货币升值压力。而后期美国货币政策紧缩通常会触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从而导致新兴货币汇率贬值。那些采用固定汇率体系、经常账户出现赤字、资本账户开放以及外债水平较高的国家,往往受冲击最为严重。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和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们相信,当前美国的货币紧缩周期对中国影响有限,因为中国有着较大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从绝对值来说),尽管顺差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的外债规模为95627亿人民币,与其外汇资产相比规模仍然较小。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且资本管制对遏制大规模资本外流更为有效。中国仍然拥有接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满足进口合理的资本流出和偿付债务等需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方法,中国的外汇储备充足线估计在1.7万亿美元(如果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了,这一数字则为2.8万亿美元)。
然而,中国的汇率缺乏弹性,这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扩张期尤为明显。这使得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同时国内货币政策放松,导致了产能过剩、信贷扩张过快和大城市资产价格高企。当前环境下,美国货币紧缩周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带来形成了挑战。货币贬值预期下的资本外流可能对中国的信贷市场和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金融市场:尽管存在金融监管,但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可能与世界其他地方隔绝。中国的债券市场在去年年底美国加息时作出了较大的修正。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与美国保持同步。201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短期政策利率。
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市场已历经了一轮牛市上涨,标普500指数接近金融危机低位的3.5倍。本轮牛市被誉为历史第二长,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科技泡沫之前长达10年的牛市。美国股票的估值处于高位,价格高于历史上90%的时期。.美国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将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产生直接溢出效应。随之而来的美国经济放缓将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
外需:美国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走势进行调整,当前的加息周期是对强劲基本面的回应。中国可能在2017年面临稳健的外需,这已反应在中国和其他主要出口国最近激增的出口上。然而,鉴于美国已经经历了长达8年的史上罕见的经济复苏,中国依然需要就美国最终的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对其出口的影响做好准备。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需要通过促进内需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
2017美国货币政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