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形势与政策一路带一路论文(2)
2017形势与政策一路带一路论文篇4
一、关于一带一路的概述
(一)概念
一带一路(OBAOR, One Belt And One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而来。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亚欧大陆国家及地区,概括起来说有三个方向,从我国一条从中亚和俄罗斯经过延伸至欧洲;第二条是依次地经由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区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地区;第三条则是依次经过东亚,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地区。
“一路”指的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条是由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经过南海,印度洋延伸至欧洲;第二条由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经南海至南太平洋。
(二)提出背景
1.贸易环境恶化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诞生都绝非偶然,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深层原因。“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也不例外。从大的方面来讲,2009年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大部分国家出现了经济低迷不振,复苏乏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受到波及程度最严重。各国为了保护国内工业企业,稳定就业率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也持续升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被卷入其中,如2009年美国对中国轮胎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2012年,美国对中国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通讯提出制裁。这种对我国外贸不利局面的产生除了受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和西方贸易结构对比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之初,由于那时候中国工业化水平极低,经济水平低下,所以当时中国的贸易结构欧美贸易等西方国家的贸易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伴随中国在改革大潮中,中国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吸收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今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和西方发达经济体贸易互补性在逐渐减弱。故此在当前恶劣的经济环境下,欧美等西方在经济贸易往来领域对中国贸易频频发难。
2.中国贸易对外依存度高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的贸易模式下,使中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方面对西方发达经济体产生很高的依存度。2012年5月,国务院温家宝曾指出中国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这样在国外大环境有不利变动时,肯定会对我国出口造成很大压力,进而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9%和10%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7%的中高速增长时代就可能受这方面有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3.我国国内产能过剩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我国普遍出现产能过剩,工业领域生产领域尤为明显。中国行业信息网统计显示,2013年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8.2%,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6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1.9个百分点,是200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建材、铁路和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分别是72.5%、73.6%和74.9%。另外一些新兴产业如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天则经济研究所报告指出我国风电设备产能利用率低于60%,光伏电池的产能过剩达到95%。
4.外汇储备过剩
除了工业产能过剩外,中国外汇资产也存在过剩且利用率低等问题。2014年中国外汇资产规模达到4万 亿美元,而且投资方向则主要外国主权基金,中长期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等证券资产,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这种投资收益率和回报率非常低,与其去支援国外融资,为何不用于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或者是为本国实体企业海外投资服务呢?
5.中国油气、矿产对外依存度高
一方面中国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却是中国油气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很高,需要大量进口。据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3)》指出,2012年,中国矿产贸易进出口额为991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煤炭进口额为2.89亿吨,同比增长了29.8%;石油3.11亿吨,同比增长5.6%,对外依存度为57.8%;铁矿石7.44亿吨,同比增长8.4%,对外依存度为58.7%。因此中国为了保证国内经济正常发展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矿产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矿产资源日益枯竭,这个缺口还会日益扩大。
6.丝路沿线国家的互补优势
从“一带一路”大半图上可以看出丝路沿线经过中亚,里海,波斯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多为世界公认的油气等矿产资源富集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农业资源。这些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这些国家多为工业水平低下的发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但是这些国家凭借其丰富矿产油气优势,经济普遍处于上升期。其经济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和我国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是这些国家时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其对电力,铁路,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资需求很大。而另一端则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其先进的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则是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不可忽视的外在力量支撑。
“一带一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是一项整合世界资源的贸易之路,其包容性,互利性,共赢性,平等性,包容性赢得了世界多数国家的支持,目前参与到丝路建设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二个。当然这仅仅是个开端,伴随合作深入,新丝路经济带将可能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在这条经济走廊上,2014年中国同丝路沿线国家贸易达到1.12万 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约四分之一。中国商务部预计,而未来十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将达到约2.5万 亿美元,数字翻一番意味着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贸易层次的丰富和合作深入的深化。
二、“一带一路”对中国未来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便利我国同丝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
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不久之后,中国政府又提出,“政策沟通,设备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原则,以确保一带一路相关工作的顺利落实和推进,如果一带一路相关问题落实顺利的话,各国之间经济贸易交流将会更加便捷经贸往来也会更加频繁,而且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中亚、西亚、非洲一些地区利用中国石化重工、电力、能源、机车、机床通讯等领域的成熟的技术和优质产能来完善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及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而中国则可以进口沿线国家的油气矿产以及农作物等大宗货物,并且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来对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尤其是深陷欧债危机中的欧洲则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表现的更为关切。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欧洲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在对其进行直接投资过程中来实现我国国内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国内企业技术的进步。在丝路沿线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这种互补性使得没有理由拒绝参与其中或是设置贸易障碍,尤其是世界整体经济处于低迷的今天。这也是各国合作的基础,而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则是满足各方需求和实现共赢的基本要求和条件。解决好投资便利化的问题,消除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打造新的,有别于传统的,更高级别的,自贸区,释放各国潜力把蛋糕做大。并且这也缓解了我国出口压力,拓展我国出口选择对象进而降低我国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的依存度。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贸易大环境。
(二)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中国商情网统计数据显示,出口方面,2014年中国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为970.6亿美元,小幅增长0.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约为19.8%,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加工程度不深并且档次较低仍然以轻纺工业品及机械设备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和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发展迅速,但是支撑主力还是初级工业制成品。而附加值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比所占重较低。
2017形势与政策一路带一路论文篇5
《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期间,首次提出了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我们所简称的“一带一路”(OBOR)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机遇;挑战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各国之间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曾在古代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的发展,是一条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重要意义的通道。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主席及时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思想,寓意重拾古代中国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意在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的进程,同时也是基于周边外交新形势下的一大战略,表明我国政府在未来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从而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经济开发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一直推进。而“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如“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还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便产生了各种不可估量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
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立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各地域争取创新进而为本地区赢得商机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未雨绸缪。
国内各相关省市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纷纷做规划、争地位、要政策,力求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定与支持,期盼在这一国家战略布局中争得一席之地。但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整体规划尚未出台,各省市“自弹自唱”规划中难免出现区域功能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布局重叠、同质化无序竞争的弊病。
再者,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带一路”战略是个综合性的超级战略,是一种全新的各国合作、发展、建立增进友谊的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和游戏规则。这也是完全由中国主导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的建立与实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曾经驼铃声声、舟楫络绎的丝绸之路,正在重现活力、大放光彩,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做的就是肩负使命并使命必达。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