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北京幼升小政策

嘉敏分享

  幼儿园的小朋友要读小学,北京的幼升小有哪些政策。2017北京的幼升小有哪些先关的政策值得关注。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北京幼升小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北京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入学条件

  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2011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在西城区申请入小学,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具有独立产权房或租住公房的本市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

  ②实际居住在西城区的西城区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

  ③实际居住在西城区的西城区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为该单位集体户籍并在户籍所在单位工作);

  ④实际居住在西城区,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工作,并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等证明的适龄儿童(以下简称“按本市户籍对待适龄儿童”);

  ⑤取得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开具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在西城区就读批准书》的适龄儿童(以下简称“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幼升小入学方式及程序

  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学,均需在规定时间内由法定监护人或其授权委托人登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义务教育入学信息采集网站完成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在审核通过后打印《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予以确认。

  ①寄宿学校招生

  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可申请到寄宿学校入学,寄宿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录取。

  ②片区内登记入学

  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的本市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根据小学新生登记通告公布的招生服务范围,由其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提交登记材料,审核通过后办理入学手续。学位不足时,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入学。

  ③派位入学

  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且属西城区及以上人民政府人才引进计划的海外归国人员、各类引进人才子女及各种符合政策保障对象子女,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相关规定在学区内派位入学。

  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的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按本市户籍对待适龄儿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根据学校学位情况,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在全区范围内派位入学。

  ④民办学校招生

  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到有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申请入学。学校同意并报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办理录取手续。(民办学校招生与寄宿学校招生同步)

  小升初入学条件

  申请在西城区升入初中的适龄少年,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西城区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②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具有独立产权房或租住公房,并具有本市户籍的本市非西城区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③实际居住在西城区,并具有西城区户籍的非本市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小升初入学方式及程序

  西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指导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按西城区教育委员会规定时间完成初中入学相关操作。

  符合入学条件的非西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须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内,由法定监护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到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办理回区升学手续,经西城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在相应学区参加西城区初中入学。

  ①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应届毕业生直升本校初中,由所在学校报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办理升学手续。

  ②特长生招生

  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到特长生招生学校报名初试,初试通过后,参加区级统一专业复审。招生学校按照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审批的计划和项目录取。

  ③对口直升派位入学

  具备对口直升小学连续六年学籍应届毕业生,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依规定的直升比例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

  ④全区派位入学

  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在全区范围内填报入学意向,按招生计划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

  ⑤特色校招生

  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到特色学校报名。特色学校按招生计划录取。

  ⑥学区登记入学

  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在学区内自愿选择一所具有登记入学招生资格的初中校申请登记入学。申请人数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的,直接登记入学。申请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

  ⑦学区派位入学

  符合入学条件,且属西城区及以上人民政府人才引进计划的海外归国人员、各类引进人才子女及各种符合政策的保障对象子女入学,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相关规定在学区内派位入学。

  符合西城区初中入学条件并未被各种入学方式录取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以初中入学学区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入学意向,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

  ⑧民办学校招生

  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具有招生资格的民办学校申请入学。学校同意并报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办理录取手续。民办学校将招生区域范围、时间及招生人数向社会公示。

  北京多校划片逐步扩大

  关键词“多校划片”

  近年来北京市逐步探索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入学,同时今年将逐步扩大多校划片的范围,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降低对购买学区房就能上某一所小学的期望值和可能性,避免学区房的过度炒作。

  西城区:幼升小集体户、非京籍多校划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西城仍旧实行集体户、非京籍儿童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的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按本市户籍对待适龄儿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根据学校学位情况,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在全区范围内派位入学。

  海淀区、东城区:逐步推进多校划片

  今年开始,这两个区也将逐步由单校划片为主入学过渡到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自2017年起海淀和东城也将根据学校分布、学位供给、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逐步推进多校划片入学方式。其中据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海淀区将进一步严格单校划片入学条件,扩大多校划片入学适用范围。

  朝阳区:6月30日后购买的房产全部“多校划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30日之后购买的房子,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将全部按多校划片进行入学,具体规定为: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于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少年依据该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即多校划片。

  通州区:优先保证户口与实际住址一致的儿童入学

  通州区规定,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坚持“以住房为主,兼顾户口”的原则。其中,对于户口与住房地址一致的新生,要优先保证其在相应学校就读,学位不足时,按落户年限长短,顺序接收入学;户口与住房地址不一致的新生,以住房地址为主,学位不足时按法定监护人获得房屋所有权证时间先后入学;只有户口无住房的新生,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或乡镇教委办安排入学。

  石景山区:单校划片与学区内多校划片相结合

  实施单校划片与学区内多校划片计算机派位相结合的入学方式,2017年将全部采用网上填报志愿,计算机按照志愿顺序随机进行录取。区教委将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探索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

  关键词“六年一学位”

  “6年一学位”政策,即一套学区房在6年内,只能有一个直系子女就近在学区内入学。不过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情况除外。今年的政策中,有不少区都提到推行“六年一学位”,其中朝阳区的力度最大。

  海淀区:今年入学登记地址将与去年比对

  海淀去年就已实施六年一学位政策,今年这一升学政策将继续实施。按照2017年升学政策,今年海淀区将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2016年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值得注意的是,非京籍家庭,无论是在海淀有房或是租房,也同样必须满足“六年一学位”。

  朝阳区:今年起开始实行“六年一学位”

  据了解,从2017年起,实际居住地址(凭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小学六年内只提供实际居住地址服务范围内的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早购房孩子户口早迁入居住的,在派位时将得到优先保障。

  石景山:划片学校学位不足时按照“六年一学位”

  记者了解到,石景山区今年的政策是,当划片服务学校学位不足时,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6年内只能协调解决一户对口入学申请。小区配套学校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9年内协调解决购房人子女一户对口入学申请。

  另外,记者了解到,西城区、通州区目前没有发布与“六年一学位”相关的政策。

  关键词“学区房”审核

  在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中,早已明确规定,幼升小就近入学今年将尤其强调“实际居住”,重点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今年各区的学区房入学审核资格也应声而动,推出相应政策。

  海淀区:违建、多人合租不作为入学条件

  在海淀进行“幼升小”的京籍适龄儿童,今年仍要求户口或实际居住地在海淀。但是今年对于户籍和实际居住地的情况审核将大大加严,包括部分热点区域内的空挂户、集体户、户口挂靠等情形,凡不符合户籍管理相关规定的,今年均不可作为入学资格条件;另外,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如过道房、车库房等情形,及租住违法建设房屋、办公用房、地下室、多人合租等情形,均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朝阳区、通州区、石景山区、东城区: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不作为入学条件

  今年朝阳区、通州区、东城区和石景山区均与北京市入学住房审核条件一致,所有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均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其中朝阳区强调居住地址的审核要联合国土等部门完成,以国土部门确定的房屋使用性质为准。通州区相关负责人则介绍,将会通过入户等方式审核入学资格,正在研究具体方案。

  多区集中发布2017年“小升初”政策

  小升初:西城首次增加全区派位

  统观今年各区的“小升初”政策,新增及扩大“登记入学”方式、全面取消推优、“跨区”升学条件加严,成为今年“小升初”最大的关键词。

  关键词“登记入学”

  “登记入学”是去年本市新增的一种“小升初”入学方式。所谓“登记入学”指的是,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学生可以在指定的学区范围内选择一所具有登记入学资格的一般公办初中申请登记入学。申请人数低于普通初中招生计划数的,可直接登记入学;申请人数高于初中招生计划的,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入学。今年,多个城区小升初都明确有“登记入学”这一方式,或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具有登记入学资格的学校。

  海淀区:优质初中校纳入“登记入学”范围

  今年海淀新增“登记入学”的方式,并将全区所有公办初中校都纳入登记入学范围。凡是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均可以按照自愿原则,依据区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选择1-3所公办初中申请登记入学。据海淀区某中学招生负责人介绍,今年所有学校加入“登记入学”后,所有学生都可零门槛填报所在学区对应的优质学校。一所学校的登记人数,如果超过计划招生数,将对把该校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进行随机派位。

  西城区:可在学区内自愿选择一所登记学校

  符合西城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今年也可在学区内自愿选择一所具有登记入学招生资格的初中校申请登记入学。申请人数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的,直接登记入学。申请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

  东城区:加大就近登记入学后的优惠政策

  东城今年继续加大就近登记入学后的优惠政策,通过一般初中(优先发展初中)校登记入学完成“小升初”的学生,初中连续三年学籍,2020年初中毕业时如果中考成绩不低于500分,将有70%左右的机会升入优质高中,这一比例较去年提高了20%。今年东城纳入一般初中(优先发展初中)范围的学校包括:十一中学分校、二十四中、二十五中、二十七中、五十中学分校、五十四中、六十五中、九十六中、一四二中、前门外国语学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中将不再作为优先发展初中校。

  朝阳区:一般初中校就近登记入学

  朝阳区今年“小升初”政策也明确,家长除了可选择“学籍地”、“户籍地”或“居住地”之一的中学入学外,也可选择通过“一般初中就近登记入学”方式入学。根据现有政策,在2020年,采取“一般初中就近登记入学方式”的学生将享有更高比例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石景山区:单校对口就近登记与多校对口学区派位结合

  具有本市户籍的石景山小学毕业生,采用单校对口就近登记入学和多校对口学区内派位入学相结合的升学方式。石景山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石景山的每一所小学都配有一所对口的初中校,如划片服务学校学位严重不足时,可结合多校划片。

  关键词

  取消“推优”

  按照全市统一要求,今年各区明确取消了“推优”,即各小学不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向中学推荐小学毕业生。但取消“推优”后,不少区“小升初”今年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入学方式。

  海淀区:今年小升初入学方式共五种

  海淀今年明确全面取消“推优”,特长生比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控制在4%以内,并将严格执行市教委有关规定,经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间,面向海淀区内招收特长生。在取消推优的情况下,今年海淀“小升初”共有五种方式,包括登记入学(在规定的登记入学区域,所有学生可选择1-3所公办初中申请登记入学)、特长生入学(只面向本区)、公办寄宿学校(班)入学(只面向本区)、民办学校招生(可跨区)、派位入学。

  西城区:首次增加“全区派位”入学的方式

  西城今年也全面取消了推优。取消推优后,西城区今年首次增加“全区派位”的入学方式,这一入学方式的具体规定为:符合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在全区范围内填报入学意向,按招生计划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

  东城区:扩大对口直升校及直升比例

  去年,东城就已全面取消推优,今年“小升初”方面的亮点是,将继续扩大对口直升方式,包括增加对口直升学校数量及直升比例。今年东城区对口直升学校由7所增加到8所,新增地坛小学对口直升一七一中学。此外,对口直升校的直升比例也将由2016年的15%提升到20%,新增的地坛小学与一七一中学对口直升,今年将提前兑现改革成果,也就是说今年地坛小学的毕业生,就将有20%可以升入一七一中学。

  朝阳区:严控公办寄宿制招生

  2017年朝阳区全面取消小升初推优入学,并严格控制公办寄宿制招生,压缩特长生比例至4%。朝阳区今年升学政策明确,对于“点招”和“坑班”实行零容忍,坚决禁止公办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私自招生、违规操作、违规择校等现象,强化追查和问责机制,实现“阳光入学”。

  关键词“跨区”收紧

  针对需“跨区”完成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即小学学籍在一个学区,但中学要“跨”到另一个区升学的学生,各区今年政策也继续加严,以防止“跨区”的无序流动。

  海淀区:凭户籍回区要求全家户口在海淀

  按照海淀的“小升初”政策,若学籍不在海淀区,但要在海淀完成“小升初”,只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实际居住地必须在海淀,即学生的监护人在海淀有合法房产,并能提供房产证明。另一种则要求,全家户籍都必须在海淀区。

  朝阳区:要求全部网上预约登记时间

  在外区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想要到朝阳就读初中,需满足户籍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在朝阳区,并且要求在5月8日至12日期间登录“2017年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转学报名系统”录入相关信息,并预约登记时间。预约成功后,还需再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入学报名卡等,才能进行“跨区”回朝阳入学。除了符合条件回区升学情形外,朝阳明确禁止公办学校跨区招生。

  通州区:回区学生由区教委分配入学

  通州区今年也严格要求,回户口或家庭新住址所在区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到区教委登记等相关手续。值得注意的是,回通州完成“小升初”的学生,将由通州分配入学,原学籍所在区不再保留学生的初中入学资格。回区升学工作由通州区教育考试中心统一负责。

2017北京幼升小政策相关文章:

1.2017北京幼升小政策

2.2017年北京入学政策

3.2017非京籍幼升小政策

4.2017年北京幼升小政策

5.2017年北京幼升小政策

    329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