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公共政策自考复习资料

嘉敏分享

  2017公共政策自考复习资料有哪些。2017公共政策自考复习资料是什么。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公共政策自考复习资料,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公共政策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1、“政策分析”作为学术用语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提出。

  2、作为一门学科,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15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3、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4、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

  ⑴公共政策:

  具体的个别政策:

  政策群和政策链:

  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实践内指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统一政策问题而先后指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一般:从某项具体的个别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⑵政策系统: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⑶政策过程:

  5、公共政策的概念体系分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

  边际概念。

  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丛书概念。

  边际概念是指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6、古代中国政策研究十分发达的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举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7、古代中国重视政策研究的原因:中国古代王朝赓续相传,但在政权更迭中宗教不能为一个政权的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提供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又强烈地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重视人才的征聘并在读书人做官的入口处注重考核他们的对策和施政能力;我国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形成的科举制度又让学业优良者踏上了“读书做官”的人生历程。

  8、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独立的公共政策学的原因:古代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尚非依据“主权在民”的理念设计而成,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政府政策的公共性都还没有显露出来,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太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只管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的解释往往是从权威和哲学的原则出发。

  9、20世界前半期学科孕育的历史条件:

  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特点: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

  基本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

  ②决策科学的而形成:

  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正度政策领域的扩大: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1、公共政策含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3、公共政策发展的原因:在公共问题形成过程中,公民参与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现代国家和政府,自罗斯福“新政”、北欧国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越来越注重于执行社会管理的职能,而其目的不仅是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而且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让世界主要国家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政策类型(从内容特征上划分):

  ①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战略、策略、战术。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基本功用在于保障其他各项政策遵循同一套政策理念、谋求实现统一的政策目标。

  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衍生自元政

  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由元政策和基本政策所决定。

  ②战略、策略、战术。

  战略:政策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上索要达到的主导全局的根本目标以及为目标的实现所作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步骤的设想。又称“大政策”、“宏观决策”,

  策略:政策主体对某一特定形式制定的具体的行动路线。 战术: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某一局部问题的行动方案。

  ③依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5、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6、公共政策的本质:

  ①认识论本质:政策的本质被界定为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政策市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②社会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公共权力机关在处理公共性事务时,将自身的阶级性或自利性带入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当中,从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7、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①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

  ②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

  ③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④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8、政策工具的含义: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1、政策系统包含三大子系统: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

  2、公共政策的主体: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控的行为者。

  3、公共政策主体分类:

  直接主体: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其他直接主体。 间接主体:

  3、公共政策主体系统:由各类政策主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政策制定系统、政策执行系统、间接主体系统。

  4、公共政策客体: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公共问题、目标人群)

  5、政策支持系统有: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四个子系统。

  6、政策环境分为两种:

  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

  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指政策系统在制定和实施某项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直接地对政策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的政策环境。

  7、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政策

  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8、政策系统运行的步骤:利益输入、利益综合、政策形成、政策发布、政策执行、政策反馈。

  9、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政权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二重性;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数量。

  10、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①单一制与公共政策:在单一制政权中,决策权力和权威合法地集中于中央机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在先锋阿和法律规定的全县范围内行使其决策权,因而其决策权的范围和效力较为有限。从法理上将,单一制政权的一切公共决策权属于中央,地方政府决策权是由种养殖政府授予的,而且可以被撤销。

  ②联邦制与公共政策:是决策权限不同的中央之间的关系。法理上讲,各联邦单位拥有的决策权不是联邦政府授予的,二是联邦宪法赋予的;中央与各联邦单位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最高决策权,可以并直接行使于公民,相互之间不得干涉。因此,联邦决策权力在总体上是分散的、多元的。

  11、政府能力:

  从政策学的角度出发,“政府能力”界定为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

  从现代治理的角度出发,政府能力就是“治理能力”,指政府在一个以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社会里,运用公共权威,协调各类主体,维持公共秩序,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利益的能力。

  12、公共决策权: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目的,将个人一致施加于他人意志智商,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从政策主题系统讲,公共政策权的挤出既来自正式的职务权力、法定权利,也来自于非正式的人格权威、技术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一者的结合。

  13、公共政策权的配置:首长制与委员会制;集权制与分权制。

  14、公共决策的规则:全体一致性;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绝对多数规则)

  15、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总统制、议会制、半总统半议会制;超级总统制;委员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军人独裁制度。

  16、公共利益: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

  17、作为政策客体的公民:公民的真正意愿很难确定;公民的意见多属短视;公民参与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公民参与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18、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被视为公共政策的基石。原因:①整个政策运行过程都以公民为基础;②能有效增加自觉配合政策运行的自觉性,提高政策的效力;③能使公共政策更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公众所接受。

  19、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政策信息沟通;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稳定公共政策秩序;角色替代。

  20、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作用:

  ①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检测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公共问题;促进信心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

  ②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价值去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构建“第二现实”。

  ③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

  21、大众传播对政策执行的作用:为政策执行提供良好的舆

  论支持;监督和控制政策执行过程。

  21、大众传播对政策评估的作用:及时收集和反馈公众对政策的意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政策评估;推动公共政策的及时调整

  22、非政府政策行为者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非政府决策行为者基本上利益相关和,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影响决策利益相关者;非政府政策行为者影响决策的行为,有利益直接决策真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获取政策相关信息,但其行为本身既可能推动直接决策者制定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也可能完全相反;由非政府政策行为者与直接决策者形成的政策社群和政策网络,既可能有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也可能造成少数精英和强势群体垄断公共据侧、漠视公共利益。

  第三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1、理性主义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做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

  2、渐进主义模型(林德布洛姆);把公共政策看成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试;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

  3、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德洛尔、埃齐奥尼);

  4、政治系统模型(戴维〃伊斯顿):把决策主体假定为政治

  系统,它由一个社会中那些可以识别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机构和活动组成。

  5、机构——制度模型;

  6、集团模型(戴维〃杜鲁门);

  7、精英模型(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

  8、“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榆次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上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9、决策过程的理性化:即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公共权力机关,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合法性和强制力。

  10、决策过程科学化: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

  11、决策过程的民主化: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第五章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1、政策问题概念: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

  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或公共问题。

  2、政策问题基本内涵: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问题的察觉;现实利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团体或组织活动;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3、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关联性与公共性;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性与动态性。

  4、政策问题的分类:

  从结构角度分类:结构优良、结构适度、结构不良。

  从发生领域分类: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外交问题、民族问题等。

  从作用范围分类:国际问题、全国性问题、区域性问题、地方性问题。

  5、公共问题提出的主体:政府部门、政治人物、政党组织、利益集团、大众传媒、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公民和社会团体、政策网络。

  6、问题认定:通过问题搜索、整理、感知和判断的过程,用规范的、结构化的方式将拟列入政策议程的公共问题描述出来

  7、问题认定的方法:边界分析、多角度分析、类别分析、层次分析、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

  8、问题认定的步骤: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搜寻事实依据;列举目的和目标、明确政策封套、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9、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收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证实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分为两大类: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10、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除上述几方面正面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外,是否合乎社群的价值规范,是否合乎制度或程序上的限制,以及表达方式不当等也会引起进入政策议程障碍。

  11、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

  ①科珀等学者的模型理论:外在创始模型(非政府团体创始);动员模型(政府直接创始);内在创始模型(政府为解决纯政府内部的事务创始)

  ②芭芭拉〃尼尔森的模型理论:议题确认→议题采纳→议题重要程度排序→议题持续。

  ③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 问题流主要关注与问题的定义,包括问题是如何被认知的,以及客观条件是如何被定义为问题的。

  政策流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可行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公众接受度有关。政策流的重要方面在于针对政策问题而提出的各种建议,通常以法规、讲话、文件、交谈等形式出现。

  政治流涉及政治对于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它包括对于民族情绪、公众舆论、选举政治、利益集团等的考虑。

  ④中国学者的模型理论: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和外压模式

  第六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1、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特征:问

  题的针对性、未来的预期性、目的的多元性。

  2、政策目标的分类:

  ①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划分为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

  ②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划分为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

  ③依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

  ④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体:分为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

  3、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

  4、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与原则:

  意义: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原则: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

  5、政策规划: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规划的主体:政府主导化、主体的多元化。

  6、政策设计:包括通过一定的内在机制联系起来的各种要素及其结构逻辑。主要包括量大组成部分: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的联系机制。

  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结果;目标人群;执行机构;法规。 基本要素的联系机制:规则;工具;假定。

  7、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方案切实可行。

  8、政策规划的模式与参考框架:

  ⑴韦默和维宁的政策分析:

  ① 问题分析:理解问题;选择和解释目标与约定;选择解决办法。

  ② 解决方案分析:

  ⑵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析框架:认定与细化问题;建立评估标准;确认被选政策;评估备选政策;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监督和评估备选政策。

  9、政策学习的类型:工具学习;概念学习或问题学习;社会学习。

  10、政策移植的类型:复制;效法;混合;启发。

  11、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国家元首;行政首长;民意代表;法官;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

  原则: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12、政策论证的要素:政策相关信息;政策主张;理论理由;理论依据;驳斥理由;可信度。

  模式:权威模式;统计模式;类别模式;直觉模式;分析模式;解释模式;实用模式;价值评价模式

  13、政策抉择的环节:

  第一环节;政策论证、政策探究、政策对话

  第二环节:政策审议。

  第三环节:政府采纳。

  14、政策评估与择优的方法:

  ①预测性评估: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步骤)。方法:外推预测、理性预测、判断预测。

  ②可行性评估;

  15、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涵盖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制化。

  16、公共政策抉择分为:

  ①平时决策;

  ②危机决策(三个要素): 第一,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第二,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第三,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二者的关系:一,危及决策这种非例行活动的根源在于日常程序化的常规决策的具体运作的效果;二,危机决策可以完善常规决策,常规决策中的制度构建也必须从危及时间以及危机决策过程中西区有益的经验与教训。

  第七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

  1、公共政策执行: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动的总和。

  特点:目标的导向性;内容的务实性;行为的能动性;手段的权威性。

  作用: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2、“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含义: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

  3、西方的政策执行模型:过程模型(史密斯);互适模型(麦克拉夫林);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博弈模型(巴达克);系统模型(霍恩、米特尔);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蒂尔)

  4、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执行性、服务性、权威性、法制性。

  5、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贯穿于整个政策执行过程,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之一,在撑场执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①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

  ②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 ③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6、高效的政策执行力必须具备的要素:一是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对政策内容和精神能够准确地把握、领会,并且能有效调度、使用和配置政策执行相关资源,行动迅速有力;二是必须具备较好的成效力,政策执行必须产生较好的效果。

  7、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执行者因素;资源因素;工具因素;环境因素。

  创新提升的机制:①优化公共决策机制(一是完善政策评估;二是推广决策听证);②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优化公民参与机制;要构建创新激励机制);③构建政策自行的功能共享机制(构建信息沟通机制;强化责任监督机制;完善执行监督机制)④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要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要建立利益引导机制;要建立利益约束机制;要建立利益调节机制;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8、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①政策本身: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具体性;政策的稳定性。 ②执行主体:政策执行组织(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执

  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政策执行人员(利益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

  ③政策对象:政策规定性;受动性;主观差异性

  ④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9、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表现形式:象征式政策执行;附加式政策执行;残缺式政策执行;替代式政策执行;观望式政策执行;照搬式政策执行;规避性政策执行。

  原因:主观原因(执行者的素质缺陷、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客观原因(政策环境的变化、目标群体的压力);监督法治不健全、监督方法不恰当等

  矫正的方法: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10、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忠实原则;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创新原则。

  机制: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1、为什么进行公共政策评估:政策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的需要;纠偏的需要;衡量成本与收益的需要;政治参与的一种表现。

  评估的目的(积极目的):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通过政策评估活动明确政策的可行性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序与技术;不同的政策会有不同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这就需要通过评估活动,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

  作用: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

  主体: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专业机构和人员;大众传播媒介。

  2、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

  ①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正式评估:一是有评估组织机构和人员专门从事政策评估;二是评估方案比较规范;三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②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③预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④单一政策评估与符合政策评估

  内容:政策成本评估;政策需求评估;政策效益评估;政策过程评估;政策影响评估;政策价值评估。

  过程:评估筹划;评估实施;评估总结。

  3、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是建立在事实标准、技术标准和价值标准基础之上的一项活动。

  事实标准的内容:政策效率;政策效益;政策影响;回应性。

  技术标准的内容:多样化;系统化;数量化。

  价值标准的内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公正;社会可持续发展。

  4、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政策信息、资料;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政策目标;政策的沉淀成本;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5、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

  ①以定量分析为主的评估方法:

  政策指标:一种将公共统计数值用于评估公共政策的一种衡量工具。

  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经济效益取向;主观性的福利取向;公平性取向。

  一元性回归分析:指找出只有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趋势分析的技术。

  实验法评估:就是运用随机指派的方法,将一群受试者分配到两个以上的研究小组中,其中一组接受政策实验的处理,称之为实验组,另一组是没有接受政策实验的小组,知识用一般政策环境下的处理,成为对照组。

  ②一定行分析为主的评估方法:

  程序:⑴首先认定承受政策风险的利益相关者;⑵界定出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政策任职,尤其是利益诉求;⑶营造质化评估的网络与方法;⑷寻找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平衡点;⑸对于没有达成共识的政策诉求设定一个妥协的日程表;⑹尽可能更多地采集与妥协议程相关的信息;⑺建立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论坛;⑻将已经达成妥协和共识的政策诉求形成报告;⑼将尚未达成共识的各种政策按照上述顺序重新建构一次。

  6、公共政策监控的含义: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

  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偏差,提高决策目标实现的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个发权益,有必要对真个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

  内容:政策监控的主体;政策监控的对象;政策监控的目的;政策监控的过程。

  类型:

  以实施监控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分为预防性监控、过程性监控和结果性监控。

  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分为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 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分为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 功能:①通过政策监控,使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按,拓展人们参与的渠道,遵循科学决策程序,是政策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们的各种利益要求;②通过政策监控,排除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整合政策运行活动的各种力量,充分发挥政策资源的潜能,提高政府效率,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③通过政策监控,在保证政策评估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政策评估的公正性,最大限度地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客观现实,体现政策评估活动的价值取向;④通过政策监控,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比较利弊得失,为政策调整活动确立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

  7、公共政策监控机构的构成:

  内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自上而下监控;自下而上监控。 外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司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政党组织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大众传播媒介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监控的过程:政策制定过程;政策执行过程;政策评估过程和政策调整过程。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1、公共政策稳定含义:就是线性政策在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影响下,仍然保持其既定的目标,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施。

  意义:政策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者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有利益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效果;有利于降低政府的成本。

  动力因素: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政策本身的稳定;政策环境的稳定。

  2、公共政策的变动含义: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

  原因:决策者的变动;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资源的限制;政策的失效或低效;政策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类型:

  按照变动的强度:分为断裂型和渐变型。

  按照变动的程度:分为部分变动、重大变动和完全变动。 按照变动的内容:目标变动、计划或项目变动、资源变动、机构或人员变动、政策本身变动。

  按照变动的规律性:替代、合力、分解、废止和创新。 按照变动的动力:主动变动和被动变动。

  模式:周期型;Z字形;学习型。

  3、公共政策创新的含义: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的变化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状态或功能,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

  4、公共政策调整的含义: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政策评估和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进行的增删、修正和更新。

  特点:渐进性;局部性;动态性。

  内容:政策目标调整;政策方案调整;政策措施调整;政策关系调整;政策主客体调整。

  形式:政策的增删;政策的修正;政策的更新。

  程序:重新界定问题;提出调整方案;选择调整方案;执行调整决定。

  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渐进调适原则;追踪反馈原则。 原因:利益刚性的限制;现行政策的制约;公共意志的趋中;变革成本的约束;人类理性的局限;社会稳定的需要;

  作用:及时纠偏、预防失误;协调关系、有序运行;发展完善、保持稳定。

  5、公共政策的终结含义: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失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

  终结的对象:功能、组织、政策、计划。

  终结的方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分解;政策合并;政策缩减。

  终结的原因: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经过评估发现政策的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终结的作用:政策终结有理由节省政策资源;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政策终结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

  终结的障碍:

  ①组织的持久性;组织机构的功能性;组织机构的保守性;组织机构的适应性。

  ②代价:情感和政治上的代价;法律和财政上的代价。 终结的策略: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终结必要的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第十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1、知识的含义:人们通过经历、观察或学习而获得的对事物的理解或会意,它依靠人们的好奇心、思维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得到开发、积累、传承,并在人类的活动中的到运用并发挥效用。

  特征:不可逆性;共享性;非磨损性;交换的不对称性;可传播性。

  2、政策学知识的应用含义:指的是使用者选择并运用所掌握的政策学知识以分析和解决现实的政策问题或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

  3、政策分析的含义: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价值:通过整合性与科际型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

  所在;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趋向性。

  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

  原则:民主化原则;系统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分合原则;预测性原则。

  过程:定义、预测、规定、描述、评估。

  注意事项;墨守成规式的、生搬硬套式的、姗姗来迟式的、一知半解式的、狗急跳墙式的、反复无常式的、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

  4、应用型政策研究组织的含义: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政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作用:①作为辅助决策的咨询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信息、集中意见并进行表达的系统功能;②作为政策学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探寻社会发展的方向,推动决策者的思想与知识更新;③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实践的信息,并从中不断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改进政策的实施程序和工具,骑着一种诊断社会技能和运行状态的作用;④作为人才成长、储备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⑤作为思想和知识

  的传播机构,政策研究组织通过传播其思想和观点,对公众进行政策教育,使大众对公共政策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

  类型: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学术性政策研究组织;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

  5、政策分析伦理基本内容:

  价值半段要求

  道德品质要求;行为规范要求;

2017公共政策自考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1.2017自考新政策

2.2017公共政策

3.2017自考学习方法

4.2017年公文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

5.2017年自考改革政策

    322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