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春季养殖技术是怎么样的
目前水温逐渐回升,做好春季河蟹养殖生产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高产的第一步。该如何去操作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介绍有关河蟹春季养殖技术吧!
河蟹春季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
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积累一定的淤泥,这些淤泥将会成为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繁衍的最佳场所,因此在蟹种放养前,利用冬春闲塘期间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具体做法为:将池水彻底排干,让底泥充分冰冻,并接受阳光曝晒,以达到杀死病原体的目的。另外再用生石灰(60~75kg/亩)化水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次日用长柄耙将池底淤泥和石灰浆充分搅拌,以彻底杀死病原体。同时加高、加固堤埂,以防夏季汛期时,大水漫池造成逃逸。
适时放养
蟹种投放工作应在3月底前结束。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附肢齐全的正宗长江系幼蟹,规格200只/kg左右的蟹种,亩放800只左右。
控制水位
为了促使河蟹早摄食、早生长,晴朗的天气应将池水降到30厘米左右,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较快升高,以利于河蟹摄食生长;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止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适时投饵
进入3月中、下旬,有些地区水温可达10℃以上,河蟹开始摄食,其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加,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春季一般以精饲料为主,辅以15~20%的粗饲料。注意:霉变饲料一律不得投喂。
适时投放螺蛳和移栽水草
在清明节之前要向池中投放螺蛳,因为螺蛳在清明前后繁殖,可为下池后的蟹种提供优质适口的动物性饵料,螺蛳投放量为500㎏/亩。在3月份要移栽或种植部分水草,水草面积以覆盖池塘面积的20~30%为宜,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佳,伊乐藻、苦草次之。
及时清除青苔
春季水温低、水质较瘦,适宜青苔生长,一旦青苔大量繁殖将会对河蟹生长不利。可采取以下方法清除:
1、青苔少量出现时,可采取人工捞除或抬高水位,并使池水肥起来的办法,让青苔繁殖不起来;
2、大量出现时,可使用青苔净等药物进行杀灭,但要避开河蟹的脱壳高峰。
抓好病害防治工作
4月份开始应预防好病害。此时最易发生烂肢、甲壳溃疡、纤毛虫等病,可采取以下方法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
1、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消毒药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药物有: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
2、每月用一次杀虫药物。药物有:蟹安、纤虫克、纤虫净等。
3、4月份左右使用一个疗程的内服药物拌饲投喂;5月份最好每半个月使用一次。具体药物有:肠炎暴杀、诺氟沙星等。
河蟹不蜕壳症预防技术
要科学投饵,补充营养,河蟹养殖投饵是关键
在养殖过程中基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中、后期。前后期以精饵为主,中期粗、精饵料结合。在投喂数量上,前期比例大,中期比例次之,后期比例小(按体重比)。如果说饵料质量不好,长期投喂后缺少某种营养成分,河蟹就会患病。如缺少维生素C,会导致黑鳃病和黑体病;缺少钙质会导致软壳病;如果饵料投喂不足就会相互残杀。所以,投喂饵料品种、质量、数量等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与蜕壳。
目前,不少养殖专业户简单地以麸皮、饼类投喂,是很不理想的。河蟹蜕壳时要补充大量含钙、铁、磷的饵料,同时还要在饵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必需氨基酸。平时应做到定期向池塘泼洒生石灰,以增加水中钙离子浓度,同时又起消毒作用。河蟹蜕壳期间应加强营养,让其吃饱吃好,不可好一餐坏一餐,饱一餐饿一餐,投饵一般在下午5~6时进行。
要创造适宜的蜕壳环境,保持水位相对稳定,既要有浅水区,又要有深水区
池塘浅水或浅滩处栽培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以利河蟹隐蔽和不受外界干扰。栽培面积以水面的1/5~1/3为宜。平时投饵不足时,水草又可作辅助饵料,此外,水草还能改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注意调节水温,池塘养殖河蟹通常水体比较小,因此池水温差较大,尤其是高温季节,要做好降温工作,保持水温在19~28℃。
加强巡塘和记录
每天3次定时巡塘,早、中、晚各1次,并经常注意河蟹的吃食情况、查看蜕壳蟹的活动情况,及时清理蜕出的蟹壳和死蟹。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定1次水温、气温,各月的平均水温和气温亦要掌握。对河蟹蜕壳后的体重、胸甲宽度进行测定,做好养殖河蟹的各项记录。
河蟹苗鉴别方法
1、质优的蟹苗,色泽黄中带青,或黄褐色;如果壳色透明,泛白或为深黑色,就是“太嫩”和不健壮的反映。
2、体表光洁,不玷污物,这是健康苗的一个标志;如果体表和附肢有聚缩虫固着或生有异物,则是不健康的表现。
3、健康苗在水中平游,速度很快;如果蟹苗在水中打转或仰卧水底不动,则是劣质苗。
4、健康蟹苗离水后能迅速爬动;若是聚为一团不动就是活力差的表现。
5、池中有大量死苗,尚存活者也为病苗。
6、经过6日龄以上的淡化降温,规格在14万~17万只/千克,大小均匀比例达80%~90%,均为优质苗。
7、手抓一把蟹苗,有扎手感,轻握再放开,能迅速四处逃散,则为优质苗。
8、蟹苗胃里有饵,但不能多,注意蟹苗过秤时应无残饵杂质和死苗,苗在网箱沥水后再过秤。
猜你喜欢:
1.螃蟹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