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动物知识>

蛋鸡怎么养蛋鸡的挑选

谢君分享

  蛋鸡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蛋鸡是怎样饲养的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蛋鸡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蛋鸡怎么养

  一、选购良种蛋鸡品系,提高鸡群质量。对一个养鸡者来说,选择确定饲养蛋鸡的良种品系,这是提高养鸡经济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蛋鸡品系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在国内较受养鸡场家和养鸡户欢迎的良种品系蛋鸡有罗曼.海兰.伊沙.京白等良种蛋鸡品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饲养的品种不同,这些经过精心培育的品种,在相应的条件下,都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但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环境不一,不同品种鸡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因此,在选购良种时,应当选择当地饲养量大,生产表现好的鸡种饲养,切不可求新求异,由于不了解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而造成失败。其次,应选购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场家的鸡苗。切不可求便宜,购买无种鸡来源、小炕房孵化的鸡苗。同时,对购进的雏鸡,要根据不同周龄,进行科学育雏,精心培育,按时进行公母分群,及时淘汰剔除发育不良的劣质鸡、低产鸡和病弱鸡。

  二、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其一,抓好育雏关,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雏鸡的体重与产蛋期的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因此,育雏期必须采用高温育雏。即1-2日龄33℃;3-4日龄32℃;5-7日龄30℃;8-14日龄28℃;以后每周降3℃,直到21℃.。其次,要供给优质的全价饲料,保证光照时间,1-2日龄.24小时;3-4日龄22小时;5-7日龄20小时;8-10日龄18小时;11-14日龄16小时;15-21日龄15小时;21日龄后,逐步保持8-12小时。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在8-9日龄进行断喙。按卫生防疫程序进行免疫和投药预防。其二,育成期要重点抓体重控制,提高鸡群均匀度。经研究证实,16周龄的均匀度与产蛋的持久性及成活率呈正相关。在育雏期由于供给优质全价饲料,雏鸡充分发育,体重相对较大。进入育成期必须通过限饲,将体重控制在饲养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将鸡群的均匀度提高到85%以上。其三,产蛋期要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和防止鸡体过肥为重点。鸡体过肥,会造成大量的脂肪侵入生殖腺,影响滤泡的发育和其它生殖腺体的分泌功能,将导致产蛋量下降。鸡体过肥还会导致脂肪肝,引起鸡群死亡上升。为此,产蛋期同样应当进行定期称重,以确定鸡的体重是否正常。蛋鸡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特别敏感,一旦受到剌激,就会发生应激反应,造成生理机能紊乱,使产蛋量下降,死亡率上升,所以必须尽可能减少搬迁、饲料变更、大风.严寒与炎热、通风换气不良、光照突变、疫苗接种、人员往来、车辆躁音等因激因素对鸡的影响,给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 稳定的环境,使鸡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

  三、科学的光照管理。良好的光照程序,可以促进蛋鸡多产蛋,增加蛋重,能提高成活率和养鸡经济效益。适宜的光照管理是;1-2日龄给予24小时光照,以利于摄食,后逐渐转为恒定光照或自然光照。进入育成期后,采取以自然光照为主,有条件的可采取密封遮光的恒定光照8-12小时。18周龄至少给予13小时的光照剌激,以后每周或每两周增加15-30分钟至17小时为止。光照时间增加过快,会引起脱肛、啄肛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产蛋鸡舍的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10-20勒克斯,产蛋期不可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

  四、创造蛋鸡适宜的生活环境。要让产蛋鸡多产蛋,就必须想法尽量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和产蛋环境,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而采取相应的配套的饲养管理措施。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加强舍内通风,保持干燥的环境卫生,向鸡群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并适当增加青菜的饲喂量,以提高鸡的采食能力。进入冬季,要特别注意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和人工补充光照,舍内温度应维持在13℃以上,光照15-16小时,饮水适当提温,不饮冰冷水。

  五、饲养环节环环扣紧,注意节约饲料。养鸡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饲料,饲料的费用支出约占整个养鸡费用的70%以上。若饲养管理不当,必然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据笔者调查和养鸡生产实践,因饲料添加过多造成浪费的约占5%-6%,饲槽设计安装不科学浪费饲料的约占10%-12%,鼠、 雀和虫食约占7%,鸡采食流失约占5%左右。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是:其一,饲料槽的安装高度、深度、长度要根据产蛋鸡的不同周龄和笼养密度而进行调换,饲料饲喂添加量不能超过槽深的1/3,要少喂勤添,减少槽内剩食,以产蛋率确定饲料日喂量,一般产蛋率在50%-60%时,每只鸡每日饲喂量约95-100克,产蛋率60%-70%时,日喂量105-110克,产蛋率为70%时,鸡的日喂量为115-120克,产蛋率达到80%以上时,饲料不在限量,让鸡任意采食。其二,进行断喙。由于鸡有刨食的习性,因此,在7-9日龄应给雏鸡断喙。到15周龄左右,对断喙不良者需进行修喙。其三,及时淘汰不产蛋鸡或产蛋性能不佳的鸡。在育成结束转入产蛋舍时,应进行一次淘汰。凡发育不良、太小、太肥、有病、精神不振的均应淘汰。在产蛋过程中,应随时淘汰抱窝鸡、病鸡、伤残鸡、停产鸡。进入产蛋后期,主要淘汰停产鸡,凡冠髯、脸苍白,冠萎缩的母鸡应立即淘汰。发现过肥、过瘦的鸡也应立即淘汰。

  六、科学配制蛋鸡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饲料配方不科学,一是日粮营养不全面,导致有的营养成分过多而浪费,过少而营养不足,从而影响产蛋率。二是易;加大饲料配方成本,不能因地制宜随时调配当地饲料原料。三是不能满足不同产蛋季节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如夏季饲料配方的代射能要比冬季配方低,否则不仅浪费饲料,而且影响鸡的新陈代谢和采食率。因此,采取科学的日粮配方是提高饲料报酬的一条重要措施。

  七、注意做好鸡病预防工作。减少死鸡和杜绝疫情发生,这是养鸡成败的关键。要按照科学的控制鸡病发生的卫生防疫程序,根据不同鸡的日龄,分别注射各种疫苗,同时对鸡舍、用具采取定期药物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粪便,鸡舍周围要做好灭鼠,防止老鼠和麻雀进入舍内带进疫情。为了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出,不准陌生人进入鸡舍,谢绝参观,以确保鸡场安全经营。

  八、精打细算,注意节支。要充分利用鸡粪喂猪、喂鱼或发酵加工后再喂鸡,以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对舍内笼具、用具、容器要做好维修和养护,延长使用年限,降低养鸡成本费用,以获取较高的周期养鸡经济效益。

  蛋鸡的挑选

  一、从鸡腿、嘴的颜色辨别(产蛋前黄腿、黄嘴)。高产鸡,褪色越重产蛋率越高,250~300日龄的仍然是黄腿、黄嘴的为低产鸡,甚至为不产蛋鸡。产白壳蛋的鸡,腿、嘴为正黄色;产粉色壳蛋的鸡,腿、嘴为棕黄色。

  二、从鸡冠上辨别。高产鸡的鸡冠红大、柔软、细腻有温度、倒向一侧、正常红色。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的鸡,鸡冠立起不倒、有白点或白霜、冠薄。如果患有马立克氏病,鸡冠萎缩、没有温度、冠凉;若有紫冠、黑冠的鸡要及时淘汰。

  三、从羽毛上辨别。高产鸡羽毛土色、蓬乱、不油亮、不光滑,颈部,背部、胸部有羽毛脱落或掉光的为高产鸡,如经常顺毛打扮,这样的鸡为低产鸡。

  四、从肛门上辨别。肛门阔约肌松弛,挤压阔约肌周围富有弹性,有湿润感,并立即收缩,流出粘性分泌物,这样的鸡为高产鸡。肛门缩紧、周围肌腹挤压没有弹性,没有湿润感的为低产鸡。

  五、从采食情况上辨别。饲喂时,高产鸡如饿虎扑食,狼吞虎咽、食欲旺盛,吃时不抬头、不挑食、迅速吃净。挑食不爱吃,甚至将饲料只啄不吃的鸡为低产鸡,甚至不产蛋。

  六、从粪便上辨别。高产鸡粪便成型,形状成小头带白色,夏季喝水多一些,也基本成型,颜色正常。低产鸡及不产蛋的母鸡,粪便细长,干粪便较多。

  七、从耻骨上辨别(摸裆)。高产鸡耻骨3~4指。低产鸡耻骨2指,甚至1指裆。

  八、从腹部上辨别。高产鸡腹部宽大。低产鸡腹部窄小、瘦弱、胸骨尖似刀刃。

  九、鸡贼的辨别。处理偷吃蛋的鸡:对于向上层笼啄蛋的鸡,可将其调到上层笼;对伸颈用喙勾蛋的鸡应予淘汰,或将其放入单笼。

  十、从鸡叫声上辨别。高产鸡叫声洪亮整齐均匀,说明蛋鸡健康。长期不产蛋的鸡不叫、放哨,发现异常动物和其它小动物到鸡场,立刻大叫造成大群惊吓,产软壳蛋。

  蛋鸡养殖不得不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不少地方习惯饲养尼克、京白等白羽蛋鸡,由于白羽蛋鸡生理性敏感,加上饲养管理的随意、粗放,使得该品种的死淘率(可以高达15%以上)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与饲养积极性。如何根据品种的特性,合理饲养管理鸡群显得尤为重要。

  1、低密度饲养。

  早期小鸡弱小竞争力低下,在采食位置不足时,体重较大的鸡只多采食颗粒状的豆粕、玉米等变得肥大;小鸡多采食剩下的粉状的氢钙、维生素变得瘦小,造成耻骨等发育不良。早期的发育不良,后期极难弥补,鸡群整齐度差,出现初产鸡脱肛、啄肛现象较为普遍。要求在0~7日龄每只鸡要有2.5厘米采食位置;8~14日龄3厘米;14日龄3.5厘米。要早分群,在14日龄分群到位,确保35日龄体重达350克以上,整齐度不低于80%。

  2、保证9周前越早越好的胫骨长度达标。

  胫骨长度代表全身骨骼的发育状态,胫骨长度越长表明鸡的骨架越大,耻骨发育愈完善,间隙愈大,脱肛、啄肛越少发生。要求8周胫骨要达到84~86毫米,最晚在9周胫骨长度达到上述标准。为了保证胫骨长度达标,就要改变看日龄养鸡的习惯,使用雏鸡预混料至胫骨长度达84~86毫米(雏鸡预混料磷酸氢钙等非植酸磷添加丰富,而青年鸡饲料中磷酸氢钙等有效磷相对较低,需要利用添加的植酸酶转化植酸磷为有效磷,过早更换青年鸡饲料,会因为鸡的生理不健全影响转化,进而影响骨骼发育)。

  据养殖观察:体重达标而胫长不达标的蛋鸡,外观多是肥胖,其产蛋体积小,开产时多易脱肛,高峰不高,高峰期维持时间短,全程死淘率高;体重不达标而胫长达标,这样的蛋鸡多是过瘦,开产变晚,但高峰期高度和持续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12周龄胫长与体重是同步的,则此鸡群其后的产蛋潜力是不差的。

  3、保证雏鸡、青年鸡营养均衡、全面。

  营养越差的饲料,鸡群竞争的压力越大,鸡群整齐度就越差。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特别是选雏鸡、青年鸡饲料时一定要质量第一,以5%预混料为例,即使预混料贵800元/吨,全价饲料才贵0.04元/公斤,到胫骨长度达标每只鸡采食3公斤左右,每只多花费不到0.12元,而恰恰是这种理性投入,确保了鸡群的健康发育。

  育雏阶段要求:0~35日龄饲料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9%,代谢能2900大卡/公斤,有效磷0.37%,钙0.9%,赖氨酸1.05%,蛋氨酸0.44%以上;35天到胫骨长度达标饲料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8%,代谢能2850大卡/公斤,有效磷0.37%,钙0.9%,赖氨酸1.0%,蛋氨酸0.42%以上。35天前建议添加优质大豆(4763,17.00,0.36%)油1%~1.5%,VC5~10克/50公斤全价饲料,35日龄体重达标撤油,撤VC,继续使用雏鸡预混料,直到胫骨长度达标。

  4、控制好光照。

  1>对于秋、冬雏要掌握体重达不到1400克以上不要人为增加光照,体重达标时每周加光不要超过15分钟;春季更不要人为加光,在产蛋达不到90%的时候,总光照时间尽量控制在14小时内;3>鸡舍窗户面积要控制在鸡舍面积的9%以内,南方要减少前面全开放鸡舍的使用,对于光照太强的鸡舍,要使用遮阳网。

  5、开产期豆粕的添加要循序渐进。

  为了防止蛋形过大引起的脱肛,在更换蛋鸡料后,粗蛋白暂不要添加,鸡每增长20%产蛋率酌情增加1%的豆粕等直到高峰期日粮。

  6、保证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供给。

  不可单纯通过人为减少豆粕等蛋白质原料添加的方式控制蛋重,减少脱肛等的发生。每个配方是大配方原料中的氨基酸等营养与使用的预混料中其它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的产物,不少养殖户由于害怕蛋大啄肛,普遍采用较低粗蛋白配方,这样就会因为日粮中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等的不足而出现更严重的啄肛现象。为确保蛋氨酸等供应,对于豆粕添加低于18%的,每吨饲料要添加500-1000克蛋氨酸,特别是夏季。

  7、分群饲养。

  相对于鸡的体重大小而言,均匀度差更加可怕,解决的方法只有大小分开饲养,小的要在笼具上面单独调配饲料饲养,体重不达标就不要增加石粉等钙质,并添加1%左右优质植物油。

  8、注意蛋白能量的平衡。

  开产后保证饲料代谢能不低于2700大卡/公斤,蛋白能量比在14.3~14.6兆焦/克左右(粗蛋白16%~16.5%左右),要添加优质植物油0.5%~1%,保证产蛋鸡动能充沛。严禁使用低蛋白,低能量,蛋白能量比值过高的饲料配方。
看过“蛋鸡的挑选”的人还看了:

1.蛋鸡养殖技术大全

2.蛋鸡的饲养方法

3.蛋鸡的饲养成本和利润有多少

4.蛋鸡饲养技术大全

5.蛋鸡产蛋的高峰期饲养方法

    170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