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职场>劳动法规>

大学生求职如何防范求职陷阱

文桦分享

  求职陷阱一般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人们求职心切而采用的手段,用于骗取求职人员的财物、个人信息或者低廉甚至免费的人工。

  犯罪分子利用求职者急切的求职心态,进行的一些诈骗方式,招聘会上的兼职推销,往往要附加诸如培训费等收费。根据最新调查,有五成求职者在求职包括兼职过程中遭遇过陷阱,招聘职位与实际职位不相符对那个。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是求职陷阱中的惯用伎俩,比如说风险押金、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

  对于即将迈出校门,投身各场招聘会,来往于各家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来说,有必要增强对用人单位的认识,提高对职场陷阱的辨别能力。如何找到一份满意工作而又不会掉入就业陷阱,我中心根据历届毕业生的经历,整理出十大就业陷阱,供各位同学参考。请务必在应聘时擦亮眼睛,慎而又慎: 尽管求职路上陷阱可遇,但并不至于“防不胜防”。

  今天小编就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大学生求职如何防范求职陷阱。

  当心“三无”黑职介

  市劳动监察总队执法人员发现,目前很多“黑职介”对求职者收取所谓“上岗费”,金额在300元至4000元不等,远远超出了物价部门所规定的中介费限额,而市物价部门关于中介费的规定中,根本没有“上岗费”一说。

  劳动监察部门提醒徘徊在这些“黑职介”周围的打工者,通过职介机构求职时,一定要看清楚职介机构是否有劳动部门核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尤其要注意经营证照的营业范围中包不包含职业中介业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时,要看单位是不是给办理相关证件、签订劳动合同,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当心“搜刮式试用期”

  有一家饭店,一次招聘了80名服务员、洗碗工和收银员,招聘时规定薄薪试用3个月,期满加薪。然而不到3个月,大部分人员就都被解雇了。随后,该饭店故技重演,再次使用“廉价劳动力”,试用期变成了企业对用工人员的“搜刮期”。

  而这些企业解雇人的理由大多来自其单方面的苛刻条件,如规定节假日不得休息、不得请假等等,至于劳动保险、医疗保险更无从谈起。

  当心口头协议兑现难

  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到的投诉中,对“口头协议”的投诉占大多数,它让求职者有苦难言。在最初求职时,有些求职者认为,反正试用期不过两三个月,口头协议就行了。但那些存心欺骗求职者的老板则利用这两三个月的试用期来让求职者“廉价劳动”,随后便以试用期表现不好等借口把求职者炒掉。至于这段时间的工资,由于仅仅是口头协议,很容易出现纠纷,给多少工资似乎全靠老板的“施舍”。为此,劳动部门提醒劳动者,只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才能有法可依。

  大胆投诉不必有顾虑

  据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介绍,近年来,在受理的举报投诉中,60%的人不敢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他们主要是怕用人单位打击报复。实际上,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对于劳动违法行为的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都有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都有权进行投诉和举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监察员有义务保护举报人,为举报人保密。

  如果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被骗,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拨打12333举报。


  求职陷阱类型主要有以下方面:

  骗取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有些不法分子以招聘为名收集简历骗取个人信息进行违法行为,因而求职者在填写简历时不要随便泄露家庭电话等,也要早做预防跟家里人交流过有利用家庭电话的诈骗行为。

  上岗前的非法体检

  上岗前的体检是常规的程序,即使是公司所指定的体检医院也必须是正规医院,如果是私人诊所、非正规医院就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在体检完之后向求职者收取超额的体检费。

  偏远、非常规的面试地点

  求职者须当心面试的地点,有一种陷阱就是诱骗求职者到偏远的地方“面试”,实施抢夺财物、威胁人身安全等犯罪行为。正规的公司面试地点应该是单位办公室之类的。

  强迫加入非法组织

  有些犯罪集团假借招聘之名诱骗求职者,强迫其加入非法组织,如传销、非法兼职等,侵犯其人身自由权。

  赚取廉价劳动力

  一些用人单位看准了求职者的求职心切,以试用期为名赚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满后立即解雇员工。有关人士提醒,诸如“本广告长期有效,长年招聘,且报名不受限制”的招聘广告,求职者一定要小心。

  剽窃求职者作品

  有些用人单位看似正儿八经地进行笔试面试等以考试之名要求职者完成一份作品,无偿侵占设计程序、广告文案等他人的劳动成果。这就是所谓的智力陷阱,求职者需倍加小心。

  合同圈套

  签合同时,要看企业是否有工商部门的登记和企业注册,还有劳动合同是否*,内容是否完备,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合同的责任等,而且还必须是书面合同。

  诱骗到外地上班

  在面试应聘等前的过程中,要留意确认上班的地点。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有欺瞒上班地点时应该立即拒绝。对于标榜高薪高待遇的公司,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和警惕,不可轻信许诺。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以免*受骗甚至是被贩卖。

  

    2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