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阅读答案>

采桑子重阳阅读题答案

凤梅分享

  《采桑子·重阳》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并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采桑子重阳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采桑子重阳》阅读原文

  采桑子·重阳①

  毛泽东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②黄花③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①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九”是阳数,两阳相重,故名。②战地:指战场。③黄花:指野菊花。《礼·脍》:“鞠有黄华。”鞠,古“菊”字。黄华,即黄花。后人称菊花为黄花。

  《采桑子重阳》阅读题目

  (1)词的上阕由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起笔,然后点明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并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所见之景→________、所嗅之气→________,表现了一种战斗者的________心情。

  (2)词的下阕先写秋风劲吹的秋天不似春风和煦的春天,然后一转,指出却“胜似春光”,原因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对打破旧世界的战场上的秋风进行了赞美,而实际上是赞美________。(结合当时背景及上阕“战地”回答)

  (3)“寥廓”一词在课文《沁园春·长沙》中是指________,在此处应解释为_________。

  (4)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易老”“难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采桑子重阳》阅读答案

  (1)重阳,战地,战地黄花,香,喜悦

  (2)蓬勃发展的工农革命战争

  (3)宇宙的广阔,高大广远

  (4)B
猜你喜欢:

1.不懂就要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2.纪鸮鸣阅读练习及答案

3.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带答案

4.凌鼎年《菊痴》阅读练习及答案

5.从后排坐起阅读练习及答案

    3815148